中小企是時候到橫琴嘗頭啖湯

劉紹滿

本澳中小企業一直關注本澳一水相依的橫琴島, 有意到橫琴新開發區開拓天地亦是眾多中小企業的期望,但受於法律、政策及制度因素的不同,一直以來內地政府尋求及研究更多適合本澳企業到橫琴發展的優惠政策。經過多方的努力,終於不負眾望,粵澳兩地政府日前公佈橫琴將實行比經濟特區更特殊的優惠政策,使得本澳的中小企業參與橫琴的建設及發展,相信會充滿信心,並且得到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及鼓勵。如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表示,特區政府將完善法規與機制建設,積極推進框架協議和橫琴創新政策的落實,有關支持澳門中小企業參與橫琴發展的相關政策亦正加快制訂之中。因此,有意到橫琴發展及開拓市場的中小企業,相信在內地政府及本澳特區政府的支持之下,在優惠的政策配合之下,企業們現時是天時、地利及人和的最好時機,並完全有條件到橫琴嘗頭啖湯。

眾所周知,橫琴的開發“開局良好、前景廣闊”,並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橫琴開發是中央重大決策、是“一國兩制”的最新實踐和具體探索、是珠澳發展的共同歷史性機遇。 橫琴的開發形式、特別是與澳門有關的開發形式,充分體現“一國兩制”的優越性,祇有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如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中醫藥產業園等的合作或開發的模式才能實現。中央除了於橫琴劃出一點○九平方公里予澳門大學建設校區,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可按澳門法律管轄澳大橫琴校區,這是兩地合作的一大突破;今年起動的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由粵澳兩地共同開發,但由澳方主導,這亦是其中一個合作新模式。同樣,橫琴開發始於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二○○九年一月專門到澳門考察,並正式宣佈中央決定開發橫琴島;同年底,國家主席胡錦濤到橫琴參加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奠基時明確指出:開發橫琴島是中央重大的決策。同年中央正式批准橫琴總體規劃,明確開發橫琴島的要求,包括定位、體制及支持政策等;中央早前另批准了橫琴新區實行比經濟特區更特殊的優惠政策,包括實行分線管理等,體現中央對橫琴開發的重視。

但涉及到本澳中小企參與橫琴開發的問題,廣東省政府亦正與澳門特區政府探討採取新形式,為本澳中小企參與橫琴創造更好的條件。正如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霖日前透露珠海方面正與澳門特區政府探討採取新形式,為澳門中小企參與橫琴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以及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的定位及要求下,祇要有利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有利增強珠海發展優勢,以及有利橫琴開發對珠澳兩地良好發展的促進作用,甚麼形式均可探索,特別是在推進社會多方面力量參與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

對於中小企業參與橫琴的發展的問題,政府方面一直是持支持及態度,行政長官多次在公開場合都表示支持中小企業到橫琴參與其中的開發。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指出,特區政府將全力從法規完善、機制建設、資源投入等方面,積極推進框架協議和橫琴創新政策的落實,有關支持本澳中小企業參與橫琴發展的相關政策正加快制訂之中。為了配合中小企業到橫琴發展,內地政府亦提出相應的政策及措施。《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全面覆蓋社會、經濟、文化等合作領域,既明確了粵澳新形勢下粵澳合作的定位、原則和目標,也確定了合作開發橫琴、產業協同發展、基礎設施與便利通關、社會公共服務、區域合作規劃等五大重點合作領域,並提出了工作落實的具體政策,既明確了按照“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原則實施分線管理的通關制度,對進出橫琴的相關貨物給予特殊的稅收優惠,同時大力支持粵澳合作產業園發展,標誌著粵澳合作邁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橫琴作為粵澳合作的試驗田,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和無可比擬的優勢,現時正是粵澳合作的千載良機。兩地宜把握機遇,做好年度重點工作的落實,確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在重點合作區域建設方面,應加快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建設,逐步推進文化創意、旅遊培訓等新合作項目;在宣傳上要加強政策的宣傳解讀,制訂工作指引,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引導兩地企業參與合作,形成合作的強大動力。兩地要積極創新合作機制,完善粵澳高層會晤機制,強化聯席會議機制功能,建立策略發展研究小組等,啟動民間合作互動。同時需要探索建立實施框架協議督查考核機制,加強對橫琴協議實施效果的評估,積極引入兩地社會業界參與互動,增強工作成效。

對於本澳企業到橫琴發展,本澳各界都十分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澳門廠商聯合會會長賀一誠對澳門和橫琴日後的發展感樂觀。他指出,近年本地商界踴躍投資全國各地的項目,證明商界立足點不止澳門,營商態度和視野亦不保守,加上中央宣佈開發橫琴後,商界亦經常到橫琴視察,顯示澳商對橫琴很感興趣。賀一誠認為,若澳商自行到橫琴發展,相信因不熟識內地市場運作而難與人競爭,故兩地合作定可共建商貿關係。內地正處宏觀調控,大部分企業較難融資,澳商的加入可讓內地企業通過合作,解決融資問題,同時可聘請更多人才,拓展商機。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高開賢認為,開發橫琴的政策特別、創新,可帶動商界走出澳門市場,在橫琴這個面積較大的地區擴充中小企業務;而稅項、通關及貨物流通等都是優惠本地商界的政策措施,非常吸引商界或中小企投資。政策措施和具體執行情況方面,他相信兩地會監察發展進程,執行過程若有問題定會檢討、改善,為商界提供便利。出入口商會理事長徐偉坤亦認為,橫琴開發是澳門企業發展的延伸,到橫琴發展有助本地中小企擴大經營版圖,增加發展空間。他更著重關注特區政府如何助中小企到橫琴發展,政府既已在橫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就不能讓中小企單獨進入橫琴,希望政府到時大力支持,助中小企平穩到橫琴營商。

對於澳門企業如何能進入產業園區,貿促局已組織了專責小組,準備向澳門企業進行粵澳合作產業園區的項目招商和徵集工作,特區政府會設立評審委員會,按有關程式和準則評審所收集到的投資計劃,選出符合橫琴開發產業發展方向、具實力和規模能帶動澳門中小企業共同參與的項目。特區政府在資訊、融資、研發等方面,讓澳門的中小企業參與粵澳產業園區的發展項目,同時按有關規劃,園區內會有旅遊、文創、服務業等大型項目,澳門特區有關部門將與廣東、珠海及橫琴方面加強聯繫,通過相互轉介和配對等工作,開展各地企業間的相互合作。同時,在稅務安排方面,澳門政府與內地主管財稅的機構會緊密合作,促進有效落實兩地所得稅,避免雙重課稅,以及進行一些工作,促進兩地企業與個人經濟往來及經濟發展。

有關在橫琴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繳納的所得稅率為百分之十五的問題,其條件是指企業須符合產業發展方向,以及符合產業准入優惠目錄的要求,企業首先要符合已清楚界定的七個產業發展方向,之後還要符合企業規模、產品結構等准入條件,才可以享受所得稅稅務優惠。中央政府的“批覆”明確橫琴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享受此優惠政策,為旅遊休閒、商務服務、金融、文創等產業奠定良好基礎。與內地其他保稅區一樣,橫琴企業間交易貨物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橫琴產業範圍比現有的保稅區大幅擴展,營商環境將更完善。橫琴商機擺在眼前,鼓勵開發的種種優惠政策越來越具體,接下來要看的是企業和個人如何活化這些政策,真正讓橫琴發展起來。

可是,本澳多數中小企目前仍持觀望態度,原因很清楚,首要是能力有限,亦有待市場成熟和商機浮現。但本澳中小企業應有積極參與橫琴發展的信心,相信將會有助為促進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共建世界級的新經濟區域和優質生活圈,尤其為澳門特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步伐、實現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為廣大澳門居民的就業、學習和生活,並為本澳中小企業的提升發展,創造新機遇,拓展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