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市民仍需應付通脹的壓力

劉紹滿

廣大居民在近年來面對最大的壓力還是如同洪水猛獸般的通脹,受國際金融經濟環境的變化、澳門幣不斷貶值及內地亦通脹不斷加劇等外外圍因素的影響之下,特別令到弱勢普遍市民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對於本澳整體市民生活環境來看,普遍市民的收入與實際生活的支出,就有很多市民遠遠跟不上通脹的步伐,何談“幸福”之言呢。據統計局日前公佈,代表通脹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八月突破6%大關,按年攀升至6.15%,創卅二個月新高,有學者預期,未來數月通脹在高位徘徊,個別月份甚至再衝新高。就此而言,未來廣大市民仍然需要面對很大通脹的壓力。

面對通脹的問題,幸好政府當局十分重視。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亦表示,特區政府持續關注通脹情況,並非只注視每月的統計數字。他由4月立法會答問會至今,政府每個階段都有一系列措施應對通脹,尤其關心和不希望通脹影響弱勢社群的生活素質。特區政府會確保供澳貨源安全和擴闊貨源管道。崔世安並強調,特區政府對通脹問題絕不會掉以輕心,將持續拓寬食品貨源,以及支持公共事業不調升收費等,希望減少對市民造成壓力、尤其是確保弱勢社群生活質量不受影響。崔世安並指出目前通脹是國際性問題,根據各項經濟預測和數據,反映通脹在稍後時間或能穩定或回落。

作為主管經濟領域的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日前亦表示,澳門通脹上升趨勢會延續一段時間。不過,內地先後推出措施遏抑通脹,一段時間後通脹壓力不會再上升,澳門通脹情況跟隨外圍走勢,到後期通脹壓力或會緩和。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都受到通脹影響,通脹壓力已是影響經濟的最大因素之一。澳門情況較其他地區好,因就業情況較外圍理想,但與外圍一樣續受通脹壓力。綜合考慮外圍經濟形勢,通脹壓力仍然存在,尤其是內地,但內地為調控通脹壓力已推出多項措施,未來通脹升勢未必會持續。八月份通脹按年比較“破六”,但如果按月比較,八月消費物價升幅比七月稍微下調,社會也可留意按月變化是否有下調趨勢。

對於通脹的問題,廣大普遍市民面對經濟上的壓力,若政府推出的政策可以使市民有安居樂業的話,筆者在此不能反問一下,為什在今年的五一當日會有超過千多名市民走出街頭參與“五一大遊行”呢?其實當日筆者亦到場去睇下“熱鬧”,親身體驗及感受下,市民真正的需求及訴求。參與遊行的市民他們大多數都是生活在最為基層的生活圈子裏,他們參與遊行是逼於無耐,他們的訴求地很簡單的,就是希望在本澳的生活能安居樂業。而今的通脹更為劇烈,相信是廣大市民相對最為大的問題之一。

筆者並不是講政府沒有為全澳市民做事,其實特區政府都相對努力,例如特區政府高度關注通脹對居民生活構成的影響,動用有數十億元推出新一輪涉及多個範疇的應對措施,減緩居民、特別是弱勢群體的通脹壓力。政府推出的惠民政策,相信會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的,但是僅只是這一些夠了嗎?特別對於今時今日的社會經濟環境,政府所推出的惠民措施及政策,可能只能講只是安慰下個別市民的心而以,距離全體市民都能安居樂業的需求還遠著呢。就本澳特區政府目前的財政年收入及積累來講,“富到漏油”的特區政府未來一年只花得區區的這幾十億澳門元惠民措施或政策,若通脹繼續加劇,還是屬於“蜻蜓點水”,可是普遍市民的薪水並沒加得多少,仍然追不上通脹的速度。雖然講特區政府已派出2011年度的現金分享,區區只有四千元及二千四百元,市民擁有這少少的錢又可以維護得多久呢? 其實,筆者並不贊同及支持特區政府全資將全體市民養起來,關鍵給予市民的,還需授予“魚”不如給予“漁”的做法。

受通脹的影響,廣大市民面對最大的就是物價貴的問題,一件貨物一天一個價錢,例如以前普遍四元五角一支的普通飲料就賣到七元,可想而知,物價的問題就是市民生活最大的問題。同時,也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以安全為先。隨著國際金融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人民幣的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本澳的通脹率不斷上升,特別在近兩年來的物價飆升超快,“菜籃子”問題特顯,普遍市民所賺的錢基本上跟不上通脹的步伐,並且日日需要熬貴貨及“食貴野”,物價飆升及通脹加劇令不少基層市民不知所措。但是,例如,在前段時間令世人感到不幸的是日本發生大地震以及出現核輻射的事件,並且至今還沒有了結,遠至我國有多個地方的空氣及海水都受到輕微的影響,廣大市民都擔心情況會嚴重或惡化,更擔心的是自身的健康問題。因此,政府當局在抗通脹穩物價之時不要忘了安全之詞。

物價通脹是廣大市民最為頭痛的事情,相信也是特區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普遍市民的收入在並沒有提升之下,物價每日就有不同的價錢,而令到他們苦不堪言,與“幸福指數”相離得太遠,社會民生就是一個問題。面對高通脹率,真是苦了一般家庭的市民,特別是處於最基層的弱勢群體,他們微薄的收入在一般情況下,只能僅僅過得生活到,再加上這麼快的通脹,真是不知他們如何應付得到來形勢如猛虎般的通脹。如果特區政府再不“出手”或做守財奴的話,不知普遍市民的日子怎樣過才好,幸好政府能急時作出反應及推出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筆者亦發現一個問題,近來往來珠海與本澳之間買菜的市民多了起來,不知是否是與通脹有關,或是與本澳的物價飆升有關,他們寧可天天不怕勞苦跑到珠海拱北市場或商場買菜。早前筆者亦提及過,本澳的“菜籃子”的問題,與珠海或內地其他城市相比較,本澳菜的售價確實高了很多,即使人民幣再升值,珠海那邊的“菜籃子”的生活用品售價還是便宜過本澳的價錢。其實本澳原材料的入貨價還是很低,或許當中是存在中間商或鋪租貴等原因,造成物價偏高,甚至一些如肉類品或青菜的售價遠遠高過內地的好幾倍。坊間亦是十分關注本澳物價貴的問題,不時都有團體會以合法方式促請政府制訂措施降低或穩定物價。對於某些行業來講,或許不能不承認還存在壟斷的情況,當局應以開放的態度,將有需要及適合實際的市場打開,讓更多的市民能夠受惠。同時,政府當局在穩定物價方面,亦應加強與業界溝通並以公開、透明的形式進行。

受人民幣的影響及國際金融環境的影響,穩定本澳物價是有很必要之舉,並且更需要是推出相應、急時的抗通脹惠民措施,減輕普遍市民的生活壓力。同時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將是一個新的課題,當局應繼續只允許安全健康的食品上市及承擔執法責任,同時,製造商、分銷商、進口商和其他企業必須遵守法規,否則將受處罰,當局的監管程式需要透明化,便於公眾瞭解。筆者亦不能不提及一下,最近內地發現有“瘦肉精”生豬肉及地渠油等事件,這也是本澳關注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應繼續嚴格執法,不斷揪檢市面的物品,並對供澳的供應商簽訂相應的誠信合約,如發現有違法就取消合約或罰款等形式進行監管。另外還需要加強監管來自日本的物品,特別供給日本餐廳的原材料物品,以安全為重任,以本澳的形象為主。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政府當局應繼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準,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作為食品安全的監管政府部門,更是需要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能,保證食品品質的安全,現時特別還是需要儘快完成《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工作。

因此,面對通脹的壓力還關鍵是穩定本地區的物價,同時,除了需要繼續保障生活用品的安全穩健供應之外,特區政府還需要不斷從政策上去調控物價及惠民政策打擊通脹,以面對未來的通脹壓力,同樣廣大市民當然不應調以輕心,以及更需要的是謹慎及細心地應付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