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銀行”將提供多元服務符合實際需要

子悠

特區統計暨普查局21日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8月本澳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6.15%,創近32個月以來新高。升幅主要由外出用膳、汽油和金飾的價格上升所帶動。在日益高企的通脹壓力之下,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價格更是節節高升。據澳門消費者委員會公佈最新一次的調查反映,在被調查的260多個產品中,平均價格上調的產品有95個,主要集中在食用油及罐頭產品,當中以午餐肉升幅最高,升幅達三成;鮮活品方面,澳門的活牛批發價,加價後每斤牛肉零售價已漲至53至63澳門元,其它肉類也有不同程度的加價。所謂“民以食為天”,顯見在“食”這一基本必須的消費上居民正面對不斷增大的壓力,而一些社會低收入人群更是面臨“填不飽肚子”的可能,如何更好對低收入社群加以援助已經是本澳政府和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協助市民對抗通脹方面,特區政府今年來已經採取不少措施,從8月30日起,已經開始向澳門居民發放今年的第2次現金補助,總金額約17.89億澳門元,至此澳門每名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今年已分別獲得7000澳門元和4200澳門元的現金補助;較早前又進行回歸後的第六次最低維生指數調升,1人家團最低維生指數由2640元調升至3000元,升幅逾13%;而且不斷組織外出尋找貨源,期望拓寬供澳貨品來源,穩定物價,期間促成澳門業界與合肥洽商簽訂6份意向書,目前當地已有部分糧油食品開始供給澳門。而現時本澳CPI指數仍是錄得32個月來的新高,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本澳的通脹屬於輸入性通脹,非本澳內部所能解決。而且,雖然從行政長官到政府高層官員雖然一再做“信心喊話”,認為本澳通脹將有所放緩,但亦未放鬆警惕,仍是在督促各部門積極尋找對策。有經濟學者更是預計,本澳下半年通脹仍然會在本澳徘徊,“破六”亦“未見頂”,認為全年通脹超過5%幾乎是沒有懸念。足見本澳解決通脹問題的工作仍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在通脹壓力不斷增大的情形下,“食”應該是對居民有最直接影響的。尤其是對低收入者來說,若連這一生存下去最基本的需要都無法滿足的話,其他的一切紓解通脹措施都已經是沒有必要。不過值得慶倖是,根據政府社會工作局與澳門明愛所簽署的協議,短期食物補助計畫(即“食物銀行”服務)已經於週一起正式交由明愛“明糧坊”進行運作。政府兩年內預計投放一千萬,提供約6000人次的服務。期望以民間社團廣闊社會網路,有效發現社區內的隱形服務需求者,評估他們的實際需要,適時作出個案轉介。同時,新一期“食物銀行”的申請人的入息上限亦放寬至最低維生指數的一點五倍,即一人家庭收入上限為4500元,兩人家庭為7560元。正如社工局容光耀局長所預計一樣,“食物銀行”此次運作轉變後,申請將會有所增加。筆者亦認為“食物銀行”在協助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生活有困難,而又無法得到常規支持者對抗通脹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實,筆者在較早前就曾對“食物銀行”如何更好發揮作用進行過探討。一般來說,在西方國家“食物銀行”是源於減少生產過剩導致的浪費,它起源於美國,後經加拿大傳入歐洲。在歐美發達國家,浪費與饑餓是個並存的現象。一方面,由於物質的極大豐富,社會上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如各超市中那些即將過期、但又賣不出去的食品就需要花費不少的資金進行處理和銷毀;大量剩餘農產品的加工處理同樣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歐盟國家歷史上就出現過因農產品大量過剩,無法處理,而不得不將成噸的牛奶與黃油倒入大海的情況。與此相對照的是,由於種種社會問題與分配不公,喝不上牛奶、吃不到黃油的窮人也大有人在。在這種情況下,一批熱心于慈善事業的志願者便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所謂的“食品銀行”。因為在他們看來,與其將這些剩餘食品白白扔掉或是耗費資金處理掉,不如將它們收集起來,免費發放給那些忍饑挨餓的街頭窮人。這樣既減少了浪費,又幫助了窮人。從運作方式看,國外的“食物銀行”主要食品來源主要是團體及私人捐助,與本澳政府斥資主導的模式不盡相同。雖然在達到節約目的的效果上本澳運作方式可能不如國外。但是也有顯著的優勢,那就是政府出錢模式在食品的數量和安全供應上更有保障。當時筆者就曾建議“未來本澳可以考慮將兩種方式結合,首先鼓勵團體和個人慷慨捐助,然後根據收到的捐助情況,以政府資金補充不足,豐富食品的數量,讓需要者有更多的選擇。”值得高興的是,雖然在新一期的“食物銀行”運作中並未完全採用此種模式,但負責承辦的澳門明愛亦清楚表明,儘管政府的資金已經足夠,但是仍呼籲社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令到有關服務能提供多元化的支援“不僅令到受助者得到基本物質支持,更重要是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得到心靈的安慰和支持。”可以說,這已經不僅僅是運作模式的簡單改變,更是在深層次化解通脹所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的嘗試。因為無論何種運作方式都是為了説明有需要的人士,而如何更好向需要者提供説明才是最終的根本目的。

正如我們所提到的“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的生存的基本保障之一。如果吃飯問題都不能解決,人就會鋌而走險,違法犯罪的情況也隨之出現。一系列的家庭、社會問題將會隨之而來。所以在“食物銀行”所提供多元服務中,除了基本的物質援助外,亦應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心理的輔導,讓受支持者不僅生活得以保證,更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避免出現對社會的負面情緒而出現行為上的偏差。更進一步來講,“食物銀行”在運作過程中總歸是需要一定的人力資源。而這正是本澳一直所緊缺的,所以亦可以在引入義工服務的同時,鼓勵部分接受服務的人士成為工作人員,力所能及的再為其他有需要人士服務。這一方面可以起到“以工代賑”,鼓勵他們重拾信心的作用,又可以讓其他有需要的人士更容易接受“食物銀行”的援助。

其實,除了運營模式上的轉變並且提供多元服務之外。要想“食物銀行”更好、更多的協助有需要的人士對抗通脹。還需要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上多加注意。雖然社團的服務網路可以接觸到更多隱性的有需要人士,但是如何讓這些人士接受“食物銀行”的援助還是需要技巧的。不單是進行宣傳說明,讓他們瞭解“食物銀行”,在申請程式上簡化,方便他們申請。更需要注意的是整個過程中保護他們的尊嚴,讓他們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懷而非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