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發射前準備就緒 女航太員正在訓練有望飛天

【本報綜合】“天宮一號”發射前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發射進入倒計時。而中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太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有望不久飛天。

完成火箭推進劑加注

中新社酒泉9月28日電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8日最新消息,當天下午,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完成推進劑加注。這標誌著“天宮一號”發射前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發射進入倒計時。

當日上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進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加注量計算、加注系統信號聯調等。北京時間下午13時起,相繼實施燃燒劑和氧化劑加注,至18時,450余噸推進劑全部加注完畢。到晚上21時,載人航太發射場將完成加注設備撤收、火箭垂直度調整等工作。

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發射場系統有關負責人介紹,火箭推進劑加注是“天宮一號”發射前的最後一項重要工作,加注完成後即進入待發射狀態。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8日說,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已于當天下午開始加注推進劑,將於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擇機發射。目前,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航太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28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武平向中外媒體介紹任務相關情況時作上述表示。她說,“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包括: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製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太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武平表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是建設載人空間站的基礎和前提,對於實現中國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推進載人航太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女航太員正進行訓練

中新社酒泉9月28日電,“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中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太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中國首位女航太員太空飛行的英姿。”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28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首位女新聞發言人武平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了上述資訊。

她介紹說,神舟八號飛船是在前期神舟飛船基礎上改進研製的載人飛船,由於飛船和發射飛船的運載火箭均進行了較大技術改進,出於安全考慮,神舟八號為不載人飛行。其主要任務是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首次交會對接試驗,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停靠技術、組合體控制與管理技術,最重要的一點,進一步考核飛船改進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武平表示,按照工程交會對接階段的任務規劃,神舟九號會不會載人,要等到“神八”之後對任務全面評估才能決定。神舟十號目前計劃是載人飛行。目前,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太員乘組已完成初步選拔,航太員正在按計劃開展任務訓練,訓練的重點是手控交會對接技術。

據悉,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系統由中國航太員科研訓練中心承擔,該中心成立於1968年4月,40多年來,已培養出以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為代表的中國首批航太員,現正在抓緊培養由5名男航太員、2名女航太員組成的第二批航太員隊伍。

空間對接有四大難點

中新社酒泉9月28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8日指出,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具有技術要求高、採用新技術多、驗證難度大、組織實施更複雜等四方面難點。同時,為應對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的高風險挑戰,對“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分別制訂200多種故障預案,並加強故障處置演練。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28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武平回答中外媒體相關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她說,與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前期任務相比,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有三方面難點:一是技術要求高,發射飛船的運載火箭入軌精度指標、目標飛行器在軌壽命要求均大幅提高;二是採用了很多新技術,包括首次採用火箭的迭代制導技術以及組合體控制與管理技術等;三是驗證難度大,由於受地面環境和試驗條件限制,部分新研設備在空間環境下的功能性能指標無法得到全面真實的驗證,還需要通過飛行試驗來考核;四是任務的組織實施更為複雜,此次任務持續時間長、發射次數多,任務的時效性、整體性和關聯性很高,交會對接過程關鍵事件多、決策點多,對任務組織指揮、各系統協同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位女發言人稱,航太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科技活動。據統計,1990年以來,世界航太發射1600多次的成功率約93.7%,其中,中國航太近130次發射成功率約94.4%。近期,國際上航太發射活動相繼出現一些挫折,這些都說明航太發射活動具有較高風險性。“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是航太領域公認的技術難關,在國際上已經進行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包括近期國際空間站的一些對接任務,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同樣面臨著高風險的挑戰,為此採取多項措施:對飛行產品研製、生產和測試進行嚴格品質把關;對交會對接方案進行充分的地面倣真與試驗驗證;針對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分別對“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制訂200多種故障預案,並加強故障處置演練。特別是“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後,中國調整了“天宮一號”發射計劃,針對失利火箭的故障原因對“長征二號F”火箭採取改進措施,並在工程全系統開展全面品質復查。

概括講,空間交會對接主要作用有三:用於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運行和維修;用於為長期在軌運行的空間設施提供物資補給、人員運輸和空間救援;用於登月和深空探索等航太任務。武平說,與美、俄早期交會對接試驗不同,中國專門研製“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技術、經濟等方面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