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澳門發展更宜在國家層次建言謀策 關注澳門發展更宜在國家層次建言謀策

本欄日前關於「近年來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為澳門特區、特區居民的利益,為內地與澳門的合作交流、通關便利等,提交了不少好的提案,廣大澳門居民是不會忘記他們的辛勤工作及貢獻的;但與此同時,卻又折射了不足之處,就是可能是受到視野及所處區位等的限制,較少關注全國性的重大議題,這與其「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及要求,仍有一段距離。希望他們今後在繼續為澳門特區爭取中央支持的同時,也充分發揮其『全國級』的身份和職責,多為國家的發展建言謀策」的議論,有讀者朋友表示認同,並進一步指出,以公開報導的情況看,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在履行其職責時,為澳門特區及其居民爭取權益,為進一步促進內地尤其是廣東省與澳門特區的合作與交流,為促進便利通關等,確是做了許多工作,也得到中央各相部委的高度重視,並切實地解決了相關的問題,廣大澳門居民是衷心感謝他們的。但另一方面,或許是事實確是如此,也或許是鮮有公開報導,卻較少有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就屬於「全國性」、「全局性」的事務建言獻策的消息,而有關集納全國政協委員的優秀提案或質量較高的提案的《把握人民的脈博》一書,也鮮見有收錄由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提案。這就顯示,澳區全國委員在履行其全國政協委員中的「全國」層面上,似是仍有較大的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此評議卻是有其道理。實際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第二條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是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民主監督是對國家憲法、法律的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參政議政是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上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

從《政協章程》中對全國政協主要職能的表述看,就是以全國性的事務為主,這是與《政協章程》中所述的「地方」是相對應的。這是因為,全國政協的委員,除中共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委員,是屬於組織性的委員之外,無黨派人士、各少數民族及各界的代表,港澳臺同胞和歸僑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是以《政協章程》第二十一條所述的「個人」身份經全國政協常委會協商邀請參加的,但既然是全國政協的委員,就應如《政協章程》關於全國政協主要職能的表述那樣,主要是在「全國」的層次上履行職務。當然,由於《政協章程》又規定,政協參政議政的內容之一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而其方式之一也有「反映社情民意」,也應反映地方上的事務。但兩相比較,應是有主次之分,以全國性的事務為主,地方性的事務為次。

而中共中央二零零六年第五號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也指出,「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重要體現,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人民政協的參政議政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形式,也是黨政領導機關經常聽取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人民政協要選擇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綜合性、全國性、前瞻性的議題 ,深入調查研究,開展諮詢論證,提出意見和建議。要運用包容各界、聯繫廣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條件,瞭解和反映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願望和要求」。

按照《政協章程》和中央《決定》的精神,作為全國政協的委員,就應當將主要精力集中關注綜合性、全國性、前瞻性的議題,進行提案及調研。與此同時,也宜瞭解和反映基層民眾的願望和要求。這兩者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但仍有主次之分,「全國政協」中的「全國」,決定了其委員的「全國」層次。因此,作為全國政協的委員,如果只是關注地方事務,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全國性的事務上,那就是把自己的格局「做小了」。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發生著深刻變化,改革開放入攻堅階段,「戰略機遇期」與「矛盾集中凸顯期」並存,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開始顯現,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涉及的領域很寬。因此,作為全國政協的委員,在參政議政中只有選擇經濟社會生活中具有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問題,才能著眼中心,體現大局。只有在這些重大問題上集中精力,做足文章,才能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提出的意見建議才能與全國政協的地位、作用相對稱,才能引起執政黨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而為促進中央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作出貢獻。

就此而言,澳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具有雙重的身份。其中作為主體的是全國政協的委員,顧名思義應是站在「全國」的角度,將視野放寬,關注全國性的事務;但由於他們是來自澳門特區的委員,而且在全國政協中成為一個界別--「特邀澳門特區人士」,因而其又有地方的從屬身份,是澳門各個界別的精英,也負有向國家反映特區居民願望和要求的義務。

兩者比較,「全國」是重要的,是主體;「澳區」則是次要的,處於從屬性地位。因此,作為澳門全國政協委員,主要職能是參與全國性的參政議政工作,並充分發揮自己生活在澳門特區,因而視野廣闊,具有某些內地委員所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長處,為國家發展建言謀策。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填補內地委員在「兩制」方面的不足,使得中央的決策更加全面完備。

實際上,現在中央所關注的問題,其中一些是可以參考港澳兩特區以至海外的經驗,使得決策更為完美的,這就需要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積極作用。比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改善社會管理;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質量;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加快以旅遊業為重點的服務員發展,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重大疾病預防與控制;關注老齡事業,為老年人健康生活多辦實事;建立健全社會公示制度、聽證制度,讓人民群眾更廣泛地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以更靈活的方式做好台灣人民的工作,進一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都大有文章可做。

當然,作為澳區委員,也必須反映澳門居民的各種意願和意見。但不應佔主導地位和主要比例,更不應是向中央「伸手」要這要那。這看在內地委員的眼中, 可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是澳門委員怎麼眼光只盯著自己鼻尖的事情,忽略了更應履行的職責;二是澳門居民與內地居民相比,各方面的條件都較為優越,但老是伸手向中央和內地「要著數」,難免會感到「不平等」。這些,都是應當盡量予以避免的。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