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報考指南

有人說,體驗一個地方的文化氣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了解她的大學。大學是教書育人之地,直接展示著當地的文明,也孕育著未來的力量和希望。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佈的《2011亞洲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國臺灣這座小小的島嶼多達11所高校躋身前百名。在臺灣讀大學,生活費和學雜費,一般來說,比到香港讀大學的費用要低一半,因而,赴台就讀,或許是性價比頗高的一種選擇。

申請步驟

1、臺灣院校招收大陸學生一律實行網絡報。報考者需要登錄“陸生聯招會”的官網(網址http://rusen.stut.edu.tw /)報名。

2、網上報名完成後,還要將個人的報名材料(紙質)繳寄“陸生聯招會”。

3、考生完成網上報名後,需要在報名系統下載並打印報名表,連同居民身份證複印件、報名費的繳費收據和財產證明一同寄出。

注意:申請攻讀研究生的考生還要提供學歷證明文件,由大陸的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認證本科期間成績單,非應屆畢業生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書也要進行認證。

錄取原則

今年,臺灣高校按照大陸學生的高考成績選拔錄取,每名大陸學生都可申請5個志願,碩博士班一所學校只能申請一個志願,但大學部(相當於本科學士班)可以一校多志願。高考成績公佈後,“陸生聯招會”依據各校系招生名額、審查結果及申請人的校系志願順序進行統一分發,“陸生聯招會”也特別強調各校系可不足額錄取,不進行調劑。

各省市的高考試題和分數線不一樣。“陸生聯招會”將各省的“一批線”、“二批線”提供給學校參考,一般臺灣地區教育部門希望將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定在“二批線”以上。另外,也會參照考生在本省的百分比排名,將這些綜合考慮進行排序,確保錄取公平。

由於考生可同時參加大陸高考志願填報,因此“陸生聯招會”網站公佈結果後,如果考生獲得錄取,要在辦理網絡報到,否則將取消錄取資格。如果考生獲得臺灣高校錄取後想放棄的,要在規定時間內到“陸生聯招會”網站辦理網絡放棄錄取。

考生獲得錄取後,將遞交申請材料由錄取學校代辦申請入境,包括入出境許可申請書、委託書和健康檢查合格證明等。在繳費方面,考生可通過上網刷卡、境外電匯美元、或委託臺灣親友代繳等方式繳納報名費。

求學費用

臺灣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大約4.9萬元新臺幣,私立大學一年約9.6萬元新臺幣。

按目前臺灣地區教育部門的規定,大陸學生入讀臺灣高校本科至少要按照私立大學的學費標準收取,也就是說在臺灣讀本科平均學雜費約為每學期5萬元新臺幣(約合1.08萬元人民幣)。另外還要加上計算機實習費、網絡使用費、水電費、書籍費等。

此外,生活費和住宿費也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住宿方面,臺灣各校收費標準不一。一般來說,臺北市的大學住宿費貴一些,南部的便宜一些。住宿費大約每學期在6000元到10000元新臺幣之間。而生活費則視個人開銷而定,基本上每月2000元人民幣應該已經足夠日常所需花費。此外,旅遊及醫療保險需大陸學生自行在大陸投保,來回機票等交通費用也需由學生自付。

因此粗略計算,赴台就學一年,大概需要至少5萬元人民幣。

資格認定

學歷:大陸學生赴台學習受一系列條件限制,大陸學生來臺灣讀碩士、博士班,必須具有臺灣承認的41所大陸高校的本科學歷,其他學校的本科畢業生並不能申請到臺灣攻讀碩士和博士。不過,大陸學生來臺灣讀學士班,不受學歷限制,大陸高中畢業生皆可申請報名。

地區:目前臺灣高校只面向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6省市的高中應屆畢業生(不包括複讀生)。

財力:報考學生還必須提供由銀行開立的10萬元人民幣存款的財力證明,因為根據臺灣地區教育部門制定的“三限六不”招生政策中的“六不”,其中便有“不編列獎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留臺灣就業”,所以必須有足夠的財力保證。

高校選擇

在今年參與招生的134所臺灣高校中,公立院校48所,私立院校86所。一般來說,臺灣公立大學實力強于私立大學。按照規定,臺灣公立大學只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私立大學和離島的金門大學和澎湖科大可招大學部學生(學士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臺灣地區教育部門希望明年臺灣公立大學也從大陸招收一定數量的學士本科生。

2011學年臺灣公立學校招收大陸學生477名,私立學校招收1523名。其中,本科班、碩士班、博士班的招生數量分別為1361名、557名和82名。除此之外,以專案申請招生的金門大學和澎湖科技大學,分別招收大陸學生73名和68名。(以上數據包括後來放棄赴台求學的學生,筆者注)

以下便是臺灣一些比較著名大學的基本特色:

臺灣大學:“每天深思三小時”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發佈的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臺灣大學與大陸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名。這座一流的大學是有志進軍學術領域者攻讀世界名校的跳板。在臺灣,台大的NO.1幾乎婦孺皆知。

台大不僅是臺灣地區的最高學府,也是臺灣地區建校時間最長,占地面積最大的高校“巨無霸”,據說,它佔據臺灣土地面積的近1%。暫且不說台大的育人理念和學術功能,僅僅她的校園設計,便可稱得上自然景觀與人文氣息完美相融的生態旅遊勝地。

如果你知道全球80%的筆記本電腦都出自臺灣企業,那麼,台大的電機資訊專業引領世界筆記本潮流就不令人驚歎了。

另外,台大的“法律”系也是非常出名的,陳水扁和蔡英文都從這裏畢業。而馬英九則畢業於台大的政治系。2008年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香港媒體稱:台大政治系終於打敗了台大“法律”系。

台大每年投入的教育和科研資金高達110億元新臺幣左右(約合23億元人民幣),現在每年又得到30億元新臺幣的額外撥款,如今的台大,衝擊“世界名校百強”的未來似乎不是夢。

去過台大的人,經常說在台大到處都可以聞到自由、活潑的味道:學生們圍圈席地而坐,交流心得體會;老師聲情並茂給學生傳授思想。如果你特別看重校園交流想法以碰出思想火花的學習氛圍,那麼,台大或許就是你的首選。

“我們每天需要深思3小時。”這就是台大在無形中給學生薰陶出來的理念和精神。

成功大學:畢業生受企業“厚愛”

在臺灣,向來就有“北台大,南成功”之說。成功大學取名“成功”並非在該校畢業的學生都會成功之意,而是為了紀念中華民族英雄——鄭成功。

成功大學也就坐落于台南市、鄭成功當年的府城赤嵌樓不遠處。因紀念一位英雄而建立高等學府,其宗旨、辦校理念和育人精神已經不言而喻。成大有3個校區,分別是新潮的自強校區,西洋式成功校區,古樸式光復校區,僅從名字看,就可知道不同校區體現著不同的時代氣息。

成大是臺灣一所頂尖研究型大學,作為臺灣東區高等教育界的後起之秀,是臺灣“企業界的最愛”。現任校長、被稱為“冠狀病毒研究之父”的賴明詔曾自豪地說,成功大學,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成功”,因為她培育了難以計數的成功者:“超導之父”朱經武、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統一集團創辦人之一林蒼生……

正是這樣的特殊淵源,成大的畢業生一向深受企業厚愛,在臺灣高校的就業率排名中,也一直引領風騷。

臺灣“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

臺灣“清華大學”,舊稱“清華學堂”,于1956年成立。成立後的“清大”設立原子科學研究所,首先招收研究生,1957年才正式招收本科生。第一任校長是也擔任過北京清華大學的校長的梅貽琦。如今臺灣的“清華大學”也已發展成與北京清華大學相同的理工科、文科綜合性名牌大學。

臺灣“清華大學”的校訓,與北京的清華大學一樣,也一直沿用著民國三年梁啟超在原清華大學演講時所用之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迄今為止,臺灣“清華大學”共創辦了95家公司,有8家進入新竹科技園區,並且全部成功上市。“清大”畢業生頗受新竹科技園區青睞,只要你是“清大”畢業生,薪水一般都會得到“額外的照顧”。曾有一位在台積電工作的“清大”畢業生,第2年便拿到百萬年薪。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清大”還先後培養了包括李政道在內的3位諾獎得主。

臺灣“交通大學”建於1958年,如果稍微瞭解一下“交通大學”的校史,就會發現,她有著“國立”清華大學類似的命運:她的前身都是大陸的同名高校,臺灣“交通大學”的前身便是上海交通大學。

1958年,臺灣地區政府建立“公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1964年設立大學部。1967年正名為“公立交通大學工學院”;1979年7月,恢復為“公立交通大學”。“交通大學”目前有3大校區,新竹市大學路光復校區是最主要的校區。

臺灣“交通大學”無處不體現出濃郁的中華文化氣息。53年過去了,即使島內風雲突變,她孕育和釋放的依然是同根同源的中華文明。這一切,都體現了“交通大學”一直傳承著的人文精神——飲水思源。

臺灣政治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我最牛

以“親愛精誠”為校訓的臺灣政治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學科著稱的學府,首任校長是蔣介石。政大注重專業教育、人格、創意的培養,在法商、傳播、國際事務、外語等領域尤其突出,被稱為“政府機關公務員的搖籃”。

曾有大陸教授做過一個比喻,說台大就像臺灣的北大,政大更像臺灣的人民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與大陸的中國人民大學的合作也比較緊密)。由於其國民黨黨校的歷史淵源,政法等強項學系的特殊性,政大與臺灣政界的聯繫非常緊密,老師中有很多是前任官員、學術成果多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甚至有的教授在任教中途被借調到有關部門任職。

政治大學,雖然名為“政治”,卻一直全面地傳承著人文社會科學的優良傳統,發揚了追求宇宙真善美之大學精神。因而政大的學生,都比較偏向于務實、實幹和低調。他們能夠在這裏通過學習、交流或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