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英九仍要繼續打「宇昌案」?

在上週五晚的首場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上,馬英九雖然回到了主打「九二共識」和兩岸關係發展的正面戰場,但仍然不忘在「宇昌案」上再敲打修理蔡英文一番。對於已經因劉憶如「植錯日期」而由主動轉為被動的「宇昌案」,為何馬英九仍要窮追不捨?這是一個令人感到興趣的問題。

實際上,「宇昌案」本來是馬團隊精心籌劃的「重拳頭」,計劃在選前關鍵時刻拋出,發揮對蔡英文「一刀斃命」的奇效。但因馬英九選情危急,馬團隊被迫提前使用,冀望能達到對馬英九選情「雪中送碳」的作用。但詎料因劉憶如忙中出錯,在公佈文件日期時擺了個大烏龍,而讓蔡團隊抓住了把柄,反噬回頭,反而傷害了馬英九的選情,不但未能起到「雪中送碳」作用,反而是「雪上加霜」,使馬團隊選情一夕生變。對馬團隊更為不利的是,本來科技界基本上是親藍的,他們手中的選票本應是馬英九的囊中之物。但此事件傷害了台灣及海外台僑幾位頂尖科技界人士的心,從而引發「蝴蝶效應」,可能會令馬英九流失大量科技界選民的選票。而特偵組又插了一手,提走了有關「宇昌案」的文件,就將會令此事件陷入更為尷尬的處境。特偵組如果追查下去,任何對蔡英文不利的舉動,必會引發「政治迫害」、「司法介入選舉」的聯想,等於是為蔡英文「助選」;如果特偵組不處理,也將使藍綠雙方都不耐煩,引發口水大戰,嚴重傷害檢調機關的威信,從而削弱特偵組對查緝「扁案」的公信力。總之,國民黨是打壞了一張可能好牌,並被民進黨反將了一軍。

由此,對於「宇昌案」,已處於「信者恆信的,不信者恆不信」的境地。也就是說,藍綠兩陣營的支持者都已經全面歸隊,基本盤也已底定,不管今後是否再出現「宇昌案」或「富邦案」,都是如此。現在馬、蔡兩團隊要做的,就是爭取那為數約十多個百分點的中間選民。

馬英九繼續打「宇昌案」,從好處看,是讓中間選民識穿蔡英文所謂「清廉」的外表;但從弊處看,則可能會令中間選民反感負面選舉的抹黑手法。因此,馬英九仍要繼續打「宇昌案」,總是有其認為值得打下去的某種原因。

其一、可能是馬團隊認為,盡管在打「宇昌案」的過程中發生了劉憶如「誤植日期」的情事,但仍未能動搖蔡英文在「宇昌案」中所存在的問題,蔡英文仍有許多應當檢驗之處。而蔡英文一方面色厲內荏,另一方面卻打迷糊仗,就更是反證了蔡英文在「宇昌案」中的角色並不光彩,因而必須繼續打下去。因此,馬英九才繼續揭出許多問題,而劉憶如也敢於繼續發問,而且還是將原本是一次過發問,改成「每日一問」,似是要打延長戰,一直問到投票日的前一天。但奇怪的是,既然蔡英文認定自己在「宇昌案」中沒有違法情事,就應該「竹筒倒豆子」地說清楚講明白,一一予以反駁,但她卻是寧願打迷糊仗,也不願就馬英九和劉憶如的質問作出澄清說明。

或許,蔡英文是企圖以「誘敵深入」的手法,引導敵營繼續犯錯。因而沉住氣,直到選前一兩天才來一個總反攻,讓還在自鳴得意的馬團隊措手不及,要組織反擊已是來不及了;也或許,在「宇昌案」的過程中,蔡英文確實是有「辮子」被人抓住,因而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而就只能是模糊以對。

實際上,從陸續揭露的情況看,即使是發生了劉憶如「誤植日期」的情事,蔡英文在「宇昌案」中的做法,仍是難以自清的。至少是沒有利益迴避,還有為何蔡氏家族出資比例較小,卻可讓蔡英文當上董事長的不合理之處。這些,未必能對蔡英文「一刀斃命」,仍將能證明,蔡英文的人格並不是外界所認知,尤其是民進黨起勁地宣揚的「清流」。

當然,不排除蔡英文是要等待到法庭開審時,才按照「誰主張,誰舉行」的原則,將有利於自己的證據一一列舉出來,為自己辯護。但問題是,法院即使是受理蔡英文的提告並開庭審理,那也已是一月十四日的投票日之後的事,即使審理結果證明蔡英文「清白」,也於事無補。就像當年高雄市長選舉,謝長廷以一盒所謂吳敦義與女記者「調情」的電話錄音帶,嚴重打擊吳敦義的選情,使其由前一屆狂勝民進黨張俊雄十一萬一千六百多票當選高雄市長,到僅以四千五百多票些微之差落選。待到後來美國某權威司法檢驗機構經過嚴格的科學查驗,證明這盒錄音帶是變造的,但吳敦義已經落選,謝長廷也已宣誓就職,並已超逾提起「當選無效」或「選舉無效」之訴的期限,只能是徒呼呵呵一樣。

由此,似乎馬團隊是寄望「宇昌案」也能發揮「興票案」那樣的作用,但馬團隊似乎已忽略了一點,就是「興票案」相對簡單,民眾一看就知道其「弊」在哪裡,因而能將宋楚瑜的民意支持度大幅下拉。而「宇昌案」的情況則較為複雜,一般群眾不容易看得清楚,因而曾有馬團隊一些人擔心未能取得顯著效果,反而會令群眾認為是「奧步」、「負面選舉手法」,而引發反效果,甚至連吳敦義也主張撤出「宇昌案」戰場,回到主打政績的正路上來。因此,即使是沒有發生「誤植事件」,「宇昌案」對馬團隊能發揮的作用不大,馬英九將此視為決定勝負一仗,可能是戰略失誤。

其二、馬團隊要以繼續打「宇昌案」,來掩蓋「誤植日期」的失誤,尤其是打該案的戰略失誤。馬團隊開打「宇昌案」後,尤其是發生了「誤植日期」後,暴露出其對於「宇昌案」的前期操作欠佳,組織協作和時機選擇都較混亂。在出手時機上,也沒有按照原定等到最後關頭才出重手,大為壓縮對手應對空間和時間的設計安排,再加上不少科技界為蔡英文說好話,因而釀成馬英九戰略失誤的形象。

但馬英九仍要繼續打下去,顯然是有著金溥聰不認輸性格的影子。這其中既可能有不甘心「宇昌案」這件原本寄以重望的「殺手」就此失效,仍要用盡其已經削減的功能的心理,也有可能是收效不大,也必須頂住。否則,就是馬英九人格的崩潰,而如再繼續預住,盡管沒有加分,也不至於會坐證馬團隊的失誤,因而也就只能是「錯有錯著」,甚至是「輸打贏要」了。對比之下,繼續打「宇昌案」所招致的損害,比停打等於是「認錯」,要小得多。在兩害取其輕之下,只好繼續打「宇昌案」了。

其三、這也折射了馬英九選情告急,必須依靠抹黑來「Hold住」選情。實際上,盡管立場及感情上傾向於馬英九和國民黨的媒體如《中國時報》、「TVBS」等所公佈的民調,是馬英九拉開了與蔡英文的差距,但一向預測奇準的「未來事件交易所」所宣佈的民調,卻是蔡英文險勝馬英九。在此選情告急之下,馬團隊就只能是寄望於打「宇昌案」,來對選情有所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