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歐債危機再引發“金融風暴”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時值歲末,不少歐洲國家在歡度聖誕節之時頗感囊中羞澀。儘管歐洲中央銀行在節前向歐元區銀行送來一份“大禮”,提供一筆三年期、利率僅為1%、總計4890億歐元的“超優惠”貸款,但這劑“猛藥”恰恰凸顯了歐洲金融形勢之嚴峻,新一輪金融風暴會否強勁來襲值得警惕。

歐洲金融體系的“病情”到底有多重?這從近來接二連三的降級決定可見一斑。時近年終,歐洲再次成為降級重災區。在三大評級巨頭掀起的最新一波降級風潮中,歐元區國家和歐洲銀行上演“接力賽”,輪番成為降級的“靶子”。

一次次降級讓人們開始擔心,美國雷曼兄弟倒臺的一幕會在歐洲重演。歐洲央行最新發佈的金融穩定評估報告顯示,未來兩年歐元區兩家以上大型銀行違約的概率已從2007年年初的零升至目前的約25%,歐元區系統性風險指數已升至2007年開始計算該指標以來的最高水準。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歐洲金融業隱現的危機正與持續蔓延的債務危機和疲弱的經濟增長相互交織,形成危險的惡性循環。

歐債危機爆發後,希臘等歐元區重債國國債就好比當年擊垮雷曼兄弟的次級債,持續危害歐洲金融業的健康。對於持有大量問題國債的歐洲銀行來說,曾經最安全的投資如今卻變成了不斷擴大的風險敞口。不僅如此,今年下半年希臘最終走向債務違約並打破了歐元區不談“分家”的禁忌,危機進一步向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蔓延。

在此過程中,歐元區問題國債這顆“毒瘤”不斷膨脹,毒性不斷增強。由於不知道誰會在危機中倒下,歐洲銀行人人自危,信貸緊縮局面驟然加劇。為了減損,歐洲銀行竭力拋售問題國債,這更加重了重債國的困境,而信貸緊縮則有損實體經濟的復蘇。

與此同時,歐洲經濟形勢惡化反過來又導致金融機構的盈利前景不樂觀,從而進一步加劇歐洲金融體系的風險。目前普遍預測,由於歐債危機久拖不決,歐元區經濟將在2012年重陷衰退。面對慘澹的經濟環境,歐美金融機構近來大幅裁員。據估計,2011年全球銀行業將裁減22萬個職位,甚至大於金融危機爆發後2009年的裁員規模。

隨著國際通用銀行風險控制標準《巴塞爾協議III》執行期限的臨近和歐盟新資本充足率要求的提出,遭遇信貸緊縮的歐洲金融業苦於“找錢難”,不少歐洲銀行近期開始變賣“家當”,靠出售部分資產來充實資本金。明年上半年將迎來歐元區國家和歐洲銀行發債的“雙高峰”,歐洲金融市場將在融資高峰期陷入融資難的尷尬境地。

更為堪憂的是,歐債危機的外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迫於資金面壓力,歐洲金融機構近來紛紛從外部市場撤資,給亞洲等其他地區造成了顯著衝擊。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哈丘斯警告,歐洲銀行若像2008年金融危機時一樣大幅收緊信貸,將導致美國經濟增長下滑0.4個百分點;而外資出逃已造成印度、南非和俄羅斯等國貨幣大幅貶值,令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經濟形勢更加複雜。

對於由歐債危機可能掀起的新一輪金融風暴,人們絕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