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中美擁有共同利益肩負更重要共同責任

【綜合中新社昨日報道】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3日抵達華盛頓,對美國展開正式訪問。他在機場發表的書面講話中強調,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複雜深刻變化,中美兩國擁有更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更重要的共同責任。

習近平表示,很高興應美國副總統拜登邀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此訪是為落實2011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同奧巴馬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推進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建設而來。

他指出,40年前,以尼克森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發表為標誌,中美交往大門重新打開。自此儘管經歷風風雨雨,但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產生積極深遠影響。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複雜、深刻變化,中美兩國擁有更加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更加重要的共同責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雙方能否抓住機遇,化解挑戰,建設好中美合作夥伴關係,事關兩國和世界的未來。”習近平說。

他表示,期待通過此次訪問,與美方就此作出積極、務實的探索,共同推動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也期待同美國各界人士廣泛接觸,對話交流,共議合作,厚植友誼。

習近平:相信美各界都不希望因大選給中美關係留後遺症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3日在會見美國前政要時就如何建設好中美合作夥伴關係談了四點看法。他特別指出,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相信美國各界有識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選因素給中美關係發展留下令人遺憾的“後遺症”。

習近平當天會見的美國前政要包括前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賴特,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布熱津斯基、伯傑,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等,這是習近平抵達美國後的第一場正式活動。

習近平高度評價這些中美關係發展當中的“老朋友”在不同時期為兩國關係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他們當中有開啟中美關係大門的促進者,也有一些中美建交時的參與者,還有為中美關係發展耕種努力者,特別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離任之後還能繼續關心和支援兩國關係。

習近平還就如何建設好中美合作夥伴關係談了四點看法。

第一條就是要鏡鑒歷史。習近平說,40年來中美關係發展有4條歷史經驗:雙方共同利益是內生動力;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制度保障;相互瞭解和戰略信任是重要前提;與時俱進的開創精神是前進推力。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繼續遵循。

第二要登高望遠。中美建設合作夥伴關係是當今世界大國關係的一次偉大嘗試,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運。“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相信美國各界有識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選因素給中美關係發展留下令人遺憾的‘後遺症’。”他說。

第三要互尊互信。中方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發展對美關係的意願是坦蕩的、真誠的,也是一以貫之的。希望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採取有助於增進互信的實際行動對待中國,特別是慎重妥善處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

第四要互利共贏。去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4400多億美元,這反映了兩國經貿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本質特徵。對於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也要本著互利雙贏的精神,用積極和建設性的方法處理分歧和摩擦。

習近平還表示,他希望通過此訪為增進中美戰略互信、拓展務實合作、加深人民友誼多做一些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基辛格說,在不久前北京舉行的尼克森訪華40周年紀念招待會上,他聽了習近平副主席的致辭,今天也讀到了《華盛頓郵報》關於習近平副主席的一個書面採訪,習近平副主席的這些見解對於中美關係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習近平抵達華盛頓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3日下午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

當地時間13日下午2:30分左右,習近平乘坐的專機抵達位於華盛頓郊區的美軍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在出席美方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之後轉往下榻酒店。當天下午晚些時候他的首場正式活動將是會見基辛格等美國前政要並餐敘,當晚他還將會見中國駐美使館工作人員、中資機構、華人華僑及留學生代表。

在此次為期五天的訪問中,習近平將出席20多場活動,行程安排十分密集,而且每一站皆有不同主題,充分體現了兩國關係的全面性以及內涵的豐富性。

在華盛頓的活動將側重政治與安全對話、戰略互信以及國際和地區問題。習近平在華盛頓期間將分別與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以及國會參眾兩院領導層會晤,幾乎涵蓋了美國政府所有高層領導。

15日,習近平將轉往艾奧瓦州,美國農業部部長維爾薩克和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將陪同訪問,此站將側重農業議題以及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最受關注的亮點是他將與27年前訪問該州時接待他的老朋友茶敘。此外,艾奧瓦州長布蘭斯塔德也已準備了650多人出席的豪華“州宴”。

洛杉磯的行程主要體現兩國經貿、文化方面的合作。期間,習近平將出席一場中美經貿投資論壇開幕式,並就中美經貿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這是中國國家副主席時隔近10年再次訪美。此訪正值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上海公報發表40周年之際,被認為是一次恰逢其時並且可能影響中美關係未來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