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實現多元化需要新經濟形式

——與澳大學者“澳門學”專家郝雨凡對話

在澳門生活已經五年的郝雨凡對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已有深入研究,他對記者說,澳門面對最大的挑戰仍然是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要解決這一問題,最重要是出現一個能均衡博彩業,及能同時提供高收入保證、高品質生活的經濟形式。要達到這一目標澳門必須挖掘自身優勢,積極融入區域合作,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尋找澳門持續發展的動力。

社會缺乏多元化發展緊迫感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僅是中央對澳門的期望,也是特區的普遍共識。但這概念提出多年,實際進展如何?郝雨凡說,以他在澳門生活五年多時間來看,澳門多元發展並不顯著,甚至可說只停留在口頭上。澳門持續發展最大的挑戰仍是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

多元發展遲遲未見實效原因何在,郝雨凡分析,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一元獨大的博彩業。“現在澳門博彩業不僅獨大而且還‘欣欣向榮’,開一家火一家,博彩業帶來的巨大收益讓人沉浸在驚喜中”,大家缺乏多元發展的緊逼感。

郝雨凡比喻,澳門現在的娛樂場24小時運作,財源滾滾來,但如果所有賭停止運作幾小時,澳門人就須考慮吃飯的問題。假如再遇到類似“非典”的危機,或者中央收緊“自由行”,澳門對經濟多元化發展的熱情和期望即使不用中央和特區政府推動也必將高漲。

多元化需要新經濟形式

雖然現在澳門對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緊迫感不足,但也不可否認博彩一元獨大的弊端已顯露,郝雨凡認為,澳門過去發展博彩業是“舉全社會之力”,無論是資源還是政策都盡向博彩業傾斜。但在博彩業大發展背後,卻要受益不是最大的一般澳門市民承受衍生的負面影響。“這也正是溫家寶總理在澳門考察期間特別關注澳門發展成果分配的原因”。

澳門已有人關注這些問題,對博彩業獨大,不斷發聲和抨擊。但郝雨凡說,抨擊僅圍繞問題邊緣,並未觸及問題核心。他認為,要解決資源、政策傾斜帶來的社會問題,以及促進經濟多元發展,需要出現新的經濟形式,這種經濟形式能均衡博彩業,同時能為澳門提供高收入職位,保證居民高品質的生活。要實現目標,郝雨凡強調不能依靠發展傳統產業,因為由於客觀條件限制,澳門很多方面根本不具備優勢,貿然行動,失敗的可能遠遠大於成功的機率。所以澳門應該深入挖掘自身優勢,做大做強自己獨特的地方。比如:澳門獨具特色的中西交融文化可大加利用,甚至博彩業也可以作為娛樂產業的一個因素,但需要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擴充和增加新元素,打造出澳門的“city of fun”。

應充分理解“澳門式思維”

郝雨凡認為,最近三五年澳門面對的發展機遇很多,無論是中央政府的規劃、定位,還是廣東省出臺的計畫,以至橫琴開發的項目,都希望澳門能更好融入區域發展中,促進澳門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但澳門抓住機遇的動作太慢,積極不高。這除了缺乏緊逼感外,亦與澳門人甚至澳門社會競爭意識不強有關。郝雨凡稱,談到這裡,他不能不提特區政府對本地人的保護措施,“這方面特區政府確實做的很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本地人“大風大浪”的與外來者競爭。他相信在中央的支持和特區政府努力下,在可預見的未來5至10年內,澳門經濟不會有太大波折,澳門人只滿足於在澳門工作和生活,不願到更廣闊的地方參與競爭也可得到保障。郝雨凡強調,“這並不是說不願意競爭就不好,而是要充分理解澳門人的澳門式思維”,“因為澳門畢竟是從一個小城急速發展成國際性都市,期間肯定有不適應和懷念過往平靜的生活”。

郝雨凡說,即使如此理解“澳門式思維”,但澳門必須有危機意識,應該未雨綢繆,為澳門長遠穩定發展做好準備。澳門因自身條件限制,發展後勁應從外部尋找,比如從珠海甚至更廣遠範圍,所以應該盡早部署,與周邊地區發展關係。澳門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首先考量人力資源,澳門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性都市,或者說中性城市,人口需要增加,城市設施配套也需要更進一步完善。若這兩方面不早做準備,恐怕將來會對澳門持續發展造成障礙。

“澳門學”極具現實意義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澳門學者提出了建設“澳門學”的設想,並就“澳門學”的概念、內容、方法和意義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希望以文獻檔案、文化遺產為基礎,以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探討“澳門模式”與“澳門精神”。雖然郝雨凡並非在澳門出生和成長,但憑藉其學識和不斷研究,已經成為“澳門學”研究中極具代表性的專家。

他強調,“澳門學”不僅是一個具有學識意義和範式意義的研究性學科,也極具現實意義。對澳門來說,“澳門學”研究的開展和深入,將挖掘出澳門深厚而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增加澳門城市的文化沉積和歷史厚重感,這對改變澳門“賭城”形象大有意義,而且對澳門正在大力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澳門學”的研究也有助儘早把握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靈魂所在。更進一步是,由於澳門獨特的歷史沿革,研究澳門學還可為國家處理邊疆民族關係,以及中國走向世界過程中與不同國家和地區文明交往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