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公報》語言模式破解兩岸難題

昨日,二月二十八日,既是「二‧二八事件」六十五周年紀念日,也是《上海公報》亦即第一個《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日。前者,是台灣人民為反抗當時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和腐敗政治的全灣性武裝起義反抗鬥爭,是席捲全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運動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國民黨統治台灣逾半個世紀中規模最大、株連人數最多,在人們心靈中造成的創痕最嚴重的一次政治事件,至今仍不時激盪著台灣政局,而「台獨」分裂勢力則將之視為「台獨」政治活動的濫觴。後者,是中美關係的重大轉折點,為兩國關係以後的正常化進程打開了大門,也是國際舞臺實力較量與內在關係邏輯運作的結果。中美兩國領導人根據當時國際形勢和各自的國家利益作出的重大抉擇,不但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而且對當時的國際政治和安全格局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美兩國的和解大大增加了對付前蘇聯擴張主義的力量,從而標誌著中美蘇大三角關係的形成。《上海公報》的發表也對當時的國際關係發生了重大的影響,國際社會出現了與中國建交及交往的熱潮。在廣泛的接觸與交往中,中國政府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和對外擴張的鮮明立場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理解和欽佩,中國日益增長的反霸力量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當然,由於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的關鍵一環,故而《上海公報》也必然會在台灣問題上濃重潑墨。為此,中美雙方在《上海公報》中以「各自表述」的方式,分別闡述了各自的立場。《上海公報》指出:「雙方回顧了中美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嚴重爭端。中國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場: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台灣獨立』和鼓吹『台灣地位未定』的活動。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台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由此可見,《上海公報》折射了美國政府的立場與中國政府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實際上,據中美雙方當事人的一些回憶錄憶述,在喬冠華與基辛格逐字逐句推敲《上海公報》的每一句話中,台灣問題是最棘手、最困難的問題,雙方花費的時間最多。盡管《上海公報》的框架在基辛格上一年十月訪華時就已同周恩來總理大體商定,有爭議問題的措辭也在那次會談中意見趨於一致,但是台灣問題卻沒有定酌。

當時,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重要分歧,除了是雙方在《上海公報》中以「各自表述」的方式闡述對台灣問題的定位之外,中國要求美國聲明,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是美國的「希望」,而美國卻堅持聲明這是美國的「關心」,而且堅持要使用「重申」的字眼,表示這是具有一項連續性的義務。中國方面要求美國無條件答應從台灣撤走全部美軍;美國只肯把撤軍說成是一個目標,即使這樣,美國還堅持,要把撤軍跟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與緩和整個亞洲的緊張局勢聯繫起來。為此,喬冠華與基辛格兩人旁徵博引,針鋒相對,展開不失學者風度的激烈爭論,甚至爭吵,以證明自己更有道理,讓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

尤其是在「一個中國」的表述上,後來被稱為「基辛格語言藝術」的「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方面在用詞上僅是「認識到」(按:也有人翻譯為「認知到」)而不是「承認」,並使用「不提出異議」而不是「贊成」,表現了尼克松在對台政策上的模棱兩可。據基辛格回憶,上述提法出自五十代後美國國務院為一次中美談判準備的文件,尼克松之所以堅持使用這樣的語言,是希望在台灣問題上留有餘地。另外,尼克松還堅持將美軍撤出台灣與「該地區緊張局勢的緩解」聯在一起,從而間接地將美國期待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聯繫起來。

但應當看到,美國政府在第一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打交道的正式文件上就正式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在當時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它等於正式承諾今後將不再進行製造「兩個中國」的活動,也不可能再明目張膽地鼓勵和支持台灣搞「獨立」。

《上海公報》的語言藝術,堪稱國際外交史上的典範,也直接影響到兩岸關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海峽兩會一九九二年在「香港會談」期間及續後的函電往來過程中,雙方確定的「九二共識」,就隱隱有著「基辛格語言藝術」的影子。當然,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並有著強烈的「中國特色」。

這使人受到啟發,為了擴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台灣人民,進一步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徹底孤立一小撮頑固的「台獨」分裂勢力,必然要與部分民進黨人打交道,將「做台灣人民的工作」深入到民進黨人中去。然而,民進黨堅持「台獨黨綱」,這是一道繞不過的「坎」。在此情況下,如何嚴格區分在「台獨」問題上抱持不同立場的民進黨人?如何正確區隔「台獨意識」與「台灣意識」的分野?也就需要認真思考。即使是在面對民進黨有可能會提出進行「共民兩黨交流」的訴求時,是否也可採用《上海公報》和「九二共識」那樣的語言藝術?也就值得探討研究。

其實,「各自表述」或「分別表述」的方式,早已有之。比如,在對「一個中國」內涵的解釋方面,在外交層次,是「舊三段論」,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法政府」;而在兩岸關係層面,則是「新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又如,在蕭萬長出席「博鰲論壇」時,臺北與北京都各自提出了「十六字訣」,蕭萬長代表馬英九提出的是「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而胡錦濤則提出「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北京國台辦主任王毅去年曾在美國放話,願在「一中」基礎上與民進黨達新共識,這顯示北京將對民進黨作出讓步,但「一中」不在讓步之列,不過在「一中」框架之下,可以有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空間。因此,《上海公報》和「九二共識」的藝術語言,可以為促進民進黨的轉化「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