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滬舉行 兩岸學者“尋根”清明文化

去年3月19日,由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與台灣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聯合舉辦、祥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上海西郊賓館舉行。此次論壇的主旨是“弘揚清明文化優秀傳統,促進兩岸社會和諧共生”。來自兩岸的120餘位專家學者、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清明文化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和研討。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出席論壇並講話。中國國民党榮譽主席吳伯雄向論壇發來視頻致辭。中國國民党副主席蔣孝嚴向論壇發來賀信。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楊曉渡在會前會見了出席論壇的台灣嘉賓。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高小玫出席論壇。

論壇上,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祥鐸,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胡守鈞,台灣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會長湯紹成,江西師範大學博導鄭曉江,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前臺灣民意代表、台灣著名學者朱高正,中國民協節慶研究會主任李漢秋,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士良8位專家學者發表了專題演講。

來自兩岸的著名專家學者吳歡、淩峰、駱玉明、傅應川、於茂生、丁仁方、潘順玉、萬伯翱等也在會上作了即興發言。

兩岸高層肯定論壇意義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在發言中說,首屆清明文化論壇的成功召開,為兩岸又搭建了一座文化的橋梁,這是兩岸學者的創舉。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的舉辦,有利於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為發揚清明文化乃至中華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啟迪和思路。

中國國民党榮譽主席吳伯雄以視頻的方式祝賀論壇勝利召開,並闡發了清明文化的深刻內涵。吳伯雄在視頻致辭中說,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中,最重要的是清明掃墓。在上海舉辦第一屆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他雖然不能夠在現場表示意見,但是他肯定這個論壇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他相信清明節的文化,可以讓所有的人認同兩岸的人民都是同文同種,都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都是炎黃子孫。這種認知對兩岸的和平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深具博大精神的清明文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傳頌最廣的這首杜牧的名作,短短二十幾個字,便把古代過清明節的景象,寫得如此動人,讓人從小到大都難以忘懷。

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祥鐸在《清明節的由來與意義》的演講中說,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到了清明,民間人士都隆重祭祖掃墓,南北各地,都遵守這一風俗習慣。一個節日能延續千年並受到人們的長期遵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所蘊含的意義,尤其重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中國文化體系中,中國人有極為尊敬祖先的傳統。多少年來,所有中國人在清明祭祖的時候,一定會受到特別的鼓舞,會懷著更為虔誠的心情去祭祖,會使中華民族的內聚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使中國人有更大的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去創造美好的未來,這不僅是中國人之福,同時也是全人類之福。

復旦大學著名社會學教授胡守鈞發表了《弘揚清明文化,促進和諧共生》的演講.他認為,文化是民族的靈魂,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必須弘揚清明文化優秀傳統,促進社會和諧共生。他說,兩千餘年經久不衰的清明節匯集儒、道、墨、釋諸家的一些思想精髓,儲存祖祖輩輩的經驗教訓,化為民眾的生存智慧。他還說,清明文化博大精深,能為人提供精神支持,具有潛移默化、規範行為的社會功能,是社會共生的重要的約束條件。當今在生活中,弘揚清明文化,可以有效優化約束條件,協調社會關系,疏導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清明文化可融合對中華文化認同

蘊含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理念的清明節又將來臨,兩岸思想界、文化界共同呼籲兩岸交流從“手系手”的經濟合作逐步深入到“心連心”的文化交流,讓傳統文化瑰寶成為夯實兩岸文化認同的基石。

台灣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會長湯紹成發表了《清明文化與兩岸融合》的演講。他認為,在眾多與廣泛的文化議題當中,清明文化自然也是一個極佳的課題,值得我們兩岸人士相互切磋,進而成為雙方交流的平臺,以促進兩岸的理解與融合。接著,他回顧國共兩黨共祭黃陵時說,國共兩黨第一次共祭黃陵,是在1937年4月5日清明節。當時國共在經歷十年內戰後,首次相聚一堂,以表達停止內戰,團結一致的決心。時下,馬英九在2009年清明節,親率文武百官遙祭黃帝陵,意義更是重大,這不僅是60年來台灣最高領導人親自主祭的首例,更為了兩岸共同的文化傳統給予加持,為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他深情地說,在兩岸清明文化的發展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自2005年以來國共兩黨恢復共祭黃帝陵儀式,已為兩岸的和解做好准備。清明文化確實可以強化兩岸官方與人民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拉近雙方的距離,展現兩岸同文同種與同根同源的本質。

江西師範大學博導鄭曉江發表了《清明節與中華民族之生命精神》的演講。他認為,清明節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精神集中體現的日子,因為它體現了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民族精神。清明節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意識到: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我們的血管裏流著相同的血,中華民族每一個組成者的生命都是貫通而為一的。鄭教授又指出,把清明節確定為公眾節假日,其意義不僅僅是恢復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讓芸芸百姓有時間去祭奠祖先人,更重要的是,應該借助于清明節一些祭祖儀式和活動的外殼來恢復中華民族祭祖精神的優秀內涵,傳承優秀的生命品德。

清明文化是中華文化瑰寶之一

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的不朽靈魂》。他認為,為什麼清明節能綿延幾千年而不絕,歷日曠久,充滿頑強的生命力?輾轉千年追其根源,清明節的不朽靈魂,就是“四句話,十六個字”:尋根追遠、敬祖盡孝、和家平心、傳承弘揚。這種精神促使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一代更比一代繁榮和昌盛。如今,兩岸中華兒女更應攜起手來,共同繁榮清明文化,澆灌這千年不謝之花,使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芬芳。

台灣著名學者朱高正作了《清明文化的省思》的演講,他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感情,就是從敬拜祖先牌位與清明掃墓開始的。時下,在兩岸及香港,清明節是唯一根據二十四節氣之一訂立的節假日。2006年,清明節更被列入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複興,清明祭祖掃墓的風俗更加盛行。據有關方面預測,今年上海將有超過770萬人次前往市郊及長三角地區掃墓,出行祭掃的車輛有望接近70萬輛。無可置疑,清明節是兩岸人民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如今,清明節終於不僅在台灣,也在大陸成為固定假日,這再一次証明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的精神紐帶。

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士良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在我國特大城市中的演變及未來發展》。他認為,中華民族文化因其特有的生命力而綿延至今,可以從清明節在上海這座大城市中由衰轉盛的演變中充分表現出來。然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清明文化究竟如何傳承?值得研討。作為我國的特大城市上海,現在的福壽園、濱海古園等44家公墓,在如何過清明節中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且享有盛名。但民間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必須“官民結合,上下聯動”,才有可能真正把綜合性的清明文化複興起來,盡快改變單一掃墓的狀態。

進一步發揚光大清明文化

與會兩岸學者一致認為,長久以來,兩岸擁有共同的清明習俗。與清明緊密相關的、慎終追遠的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兩岸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可以進一步發揚光大。

紀實小說《回家》一書的原型、菏澤旅台同鄉會會長、來自台灣老兵的特邀嘉賓高秉涵老先生作了《台灣老兵魂歸故里》的演講,其講述的內容,令與會者十分感動。高秉涵回憶說,清明節所牽動的兩岸共同記憶,還不止與祭祀黃帝有關。.上世紀80年代,兩岸恢復交流交往前夕,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的民間呼聲很高,這與台灣老兵對葉落歸根、魂歸故里的企盼有很大關聯。他認為,兩岸共同的清明文化,見証、推動了兩岸民間交流。幾年前曾經開通的兩岸清明包機,也是順應臺胞的實際祭掃需要。

國務院台辦、上海市委統戰部、上海市台辦、上海市僑辦、上海市精神文明辦、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團市委,以及台灣方面的中華文化教育學會、中華戰略學會、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中華孔子聖道會、台灣菏澤同鄉會等有關部門和有關方面領導應邀出席了本次論壇。

據悉,第二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將在台灣舉行。

(余呂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