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間金融改革“先鋒隊”:“改革不容易!”

【中新社杭州4月19日電】 “改革不容易!” 時隔多年, 方培林、楊嘉興等這些在中國民間金融領域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談起往事也不禁唏噓。

方培林,中國第一家私人錢莊創辦者;楊嘉興,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信用社創辦者,談起剛剛啟動的溫州金融改革,他們激情四溢。作為中國金融改革的“先鋒隊”,他們的身上彙聚著溫州商人的特有品質。

4月11日,國務院批准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溫州這個民間資本之都,由此正式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先行區。

“溫州能夠成為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幾十年來幾代人溫州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如是說。

的確,在改革開放初期,民間金融是中國的敏感領域。

1984年9月25日,溫州人方培林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取得當時錢庫區委支持並領取鎮工商所臨時執照後,成立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家私人錢莊——“方興錢莊”。2000年,國家出臺《擔保法》後,方培林又成立了第一家擔保公司。

1986年11月1日,楊嘉興等8人集資31.萬元人民幣,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股份制合作信用社——溫州鹿城城市信用社。該信用社被視為中國首家股份合作制“民間銀行”,在當時幫助許多溫州中小企業解決了創業期的融資難題。同時,楊嘉興還公開增資擴股,發行了總額50萬元的信用社股票,因此也成為新中國建立以來最早、最規範的股票。

“改革不應限制小貸公司的發展,有能力、有實力就放開來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再聚首,楊嘉興、方培林等人紛紛為此次金融改革出謀劃策。方培林認為,從2008年開始,國家大力提倡發展小額貸款公司,但時至今日,小貸公司的步伐走得並不太快,溫州也僅幾十家。

“小貸公司應該由審批制改為註冊制,大力發展,不應做大做強,而應面廣。”方培林認為,多發展小貸公司,最終有一天能夠讓小貸公司的錢貸不出去,中國農村的金融改革也就成功了。

楊嘉興還建議,可以在溫州再辦民間股份制金融機構,從國家銀行到錢莊,讓不同層次的金融機構為不同層次的企業服務,“如果利率再有不同層次的體現,那就能真正地盤活金融市場。”

說到動情處,楊嘉興的聲音陡然提高,“到那個時候,也就是我們這批人真正進駐金融市場的時間到了。圓我們這批人金融夢的時間也到了。”畢竟,當年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在金融創新之路上並沒有走多久。

多年前曾擔任浙江省改革發展研究所所長的顏春友也表示,(上世紀)80年代闖出的路子,放在今天依舊有借鑒價值。

溫州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開放城市、浙江省的經濟中心之一,向以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充裕、民間金融活躍著稱,但長期以來也同時存在“民間資金多但投資難、中小企業多但融資難”等發展瓶頸。尤其是近年來,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負債出走現象,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應機而生的金融綜合改革,官方冀望切實解決溫州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民間融資規範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