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致政「登陸破冰之旅」引熱議

3月14-17日,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及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前往雲南參加研討會。由於這是2008年蔡英文擔任党主席以來,民進黨內首次有党職身份人士公開「登陸」,再加之正值民進黨2012年「大選’微選檢討期,羅一行引發島內各界熱議.

「破冰之旅」引黨內探討

羅致政「破冰登陸」引發黨內熱烈討論。

一是主張彈性、務實與大陸交流。返台後,羅致政受訪表示,這次交流只是個案,並非模式,未來雙方要透過更務實互動,構建交流模式;他還建議民進黨應更積極、更有彈性主動接觸大陸訪台團體。發言人林俊憲指出,民進黨從不反對與大陸交流,雙方應在互動中增進彼此瞭解,「先透過互動、瞭解,自然就有模式出來」。「立委」陳其邁則強調,羅一行向大陸傳達台灣不同聲音,踏出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第一步,值得肯定。臺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指出,民進黨應正視大陸,以具體行動向大陸、台灣民眾與國際社會証明,民進黨並非「反中」,也絕非「鐵板一塊」不能溝通。

二是認為關鍵問題是調整兩岸政策。莊瑞雄認為,民進黨已有與大陸交流的共識,基於台灣發展需要,兩岸和平已是雙方共識,雖然民進黨提出兩岸政策無法一步到位,但必須調整,不應閉門造車,也不能與現實脫節,要勇敢走出去。前「立委」郭正亮刊文稱,民進黨若只會「扮黑臉」,不但將繼續被國民黨搞「選舉剝削」,還將繼續自外於兩岸事務主導權,自外於愈來愈多的兩岸經濟選民。在兩岸經貿迅猛發展的當前,「逢中必反」所造成的選民疏離,明顯不利綠營邁向執政。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指出,民進黨長期替國民黨扮演「兩岸黑臉」,讓國民黨在兩岸關系上占得先機,民進黨應主動面向大陸,搶占兩岸議題主導權。

三是對兩岸交往持謹慎提防立場。對於綠營掀起的「兩岸熱」,黨內也負面疑慮聲音。前「駐美代表」吳釗燮認為,民進黨身為在野黨,應替自己的「中國政策」設定議程,以監督執政黨;「否則執政黨說應與中國交流,民進黨就照單全收,這是反對黨的失職!」「台灣智庫」研究員劉世忠強調,羅致政登陸被外界解讀為「破冰之旅」是過於誇大,民進黨對於「中國政策討論嚴重不及格」,若因選舉結果就將不同層次的東西混在一起,進而懷疑民進黨最基本價值,這是相當荒謬的事。

輿淪熱議與解讀

島內輿論對綠營「破冰之旅」高度關注,紛紛給予解析。

第一,「羅致政登陸」為民進黨轉型帶來正面效應。

其一,傳達正面信息,有突破意義。台灣成功大學教授丁仁方認為,羅致政與會不完全是個案,因羅具有民進黨發言人身份,經黨內同意,這代表了民進黨的一個方向。羅致政登陸是民進黨對兩岸政策的新轉變,未來雖存在不確定性,但應是朝正面方向邁進。《中國時報》稱,雖然民進黨強調此次登陸僅屆個人行為,無關政策調整:但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重大訊息,意味著民進黨有意願調整對大陸的姿態,願意面對大陸的政治現實。其二,為民進黨探討兩岸議題創造良性氛圍。《聯合報》指出,羅登陸在黨內掀起一股「兩岸旋風」,黨內老中青多子以肯定,連「深綠」台聯亦現主張登陸聲音,綠營呈現前所未有的探討兩岸議題的熱烈氛圍。實際上,民進黨這股「大陸熱」壓抑已久,陳菊鳴槍起跑,眾人積極響應,這既為未來民進黨與大陸構建交流模式「測試水溫」,又為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探討空間。

第二,民進黨現多種聲音凸顯其矛盾糾結的政治心態。

羅致政登陸後,民進黨內要求調整兩岸政策的呼聲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近一周內,民進黨兩度討論所謂「中國稱謂」問題,要將過去提出的「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對此,島內輿論認為, 自敗選以來民進黨檢討聲浪此起彼伏,但其內部對兩岸政策調整尚未達成任何共識,近期兩岸議題引發的討論、爭議、疑慮正凸顯民進黨矛盾複雜的政治心態:一方面,基於近年來大開放、大交流、大合作,兩岸互動日益頻繁,利益交織更加深入,再加之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對島內發展的影響力、牽動力曰益增強,兩岸關系向前發展已然不可逆轉.作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無法忽視大陸的存在及其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力,尤其此次「大選」証明台灣主流民意希望兩岸持續交流、互利雙贏。民進黨認識到,兩岸關系正是蔡英文所說的「最後一哩路」,沒有處理兩岸關系的能力,就無法獲取經濟選民認同,繼而也無力重返執政;另一方面,過去20多年來,民進黨以「台獨」意識形態捆綁支持者,凝聚近四成五的綠營基本盤,但意識形態的轉變非一朝一夕之功,若大步伐調整路線,與國民黨漸趨同質,又恐失去傳統支持者,也無法凝聚足以讓其執政的選票。

第三,「民共交流」發展關鍵在民進黨「台獨黨綱」的處理。

其一,「台獨黨綱」是「民共交流」的最大障礙。輿論指出,民進黨擺出試與大陸「求同存異」姿態是一種積極信號,但「民共交流」的關鍵不在於模式與渠道,而在於民進黨如何處理「台獨黨綱」。國共之間「求同存異」的政治基石為「九二共識」,民進黨與大陸交往的核心障礙就是其「一邊一國」定位。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和現在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均是模糊化的「台獨論述」。雖近些年民進黨已從‘激進台獨」向「法理台獨」、「柔性台獨」發展,但這種轉變僅是策略調整而非路線的本質轉型。若民進黨不轉變其「一邊一國」思維,修正「台獨」黨綱,就無法與大陸取得「求同」交集點,「民共交流」難有實質進展,這場「破冰大秀」很快就會泡沫化。其二,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看法兩極。有輿論認為,「登陸破冰」到兩岸政策調整有實質性差距,民進黨兩岸政策已成選舉中的一張牌,現今系列動作只是借機向選民証明, 自己也具備與大陸打交道能力,若認為其借此調整兩岸政策,端出「新菜」,恐是過分樂觀,畢竟「台獨黨綱」是民進党存在與成長的「法理根據」,如何處理將關系其未來發展走向,涉及多方複雜因素,不可能輕易為之。另有輿論卻認為,民進黨老牌「台獨」分子與「天王」們將因年齡等因素淡出政治舞臺,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黨內阻力會日益減小;今後佔據黨內政治舞臺的會是一批「台獨」意識不強、不反對兩岸交流,但仍堅持「台灣主體論」的年青世代;若先從累積互信、增加交流、不排斥對方入手,「民共」或可找到共同的模糊與可操作空間。

(王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