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在全社會推廣閱讀觀念

子悠

配合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到來,第十一屆的“澳門圖書館周”上周開幕,未來一個月內各政府部門轄下圖書館、社區以至大專院校、中學圖書館,相繼圍繞“讀出生活趣味”的主題展開活動,引領不同階層尤其少年參與閱讀,喜愛閱讀,得以滋養心靈,提升素養。於此同時,春季書香文化節大型書展,同於“世界讀書日”前夕舉行,更好配合推廣閱讀之主題。

關於閱讀的好處,從古至今有很多的至理名言,也是廣泛為社會所認可。筆者不多做贅言。溫家寶總理曾經深刻的概括說:“書籍本身不可能改變世界,但是讀書可以改變人生,人可以改變世界。讀書關係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素質,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言簡意賅的將閱讀對自身、對社會的影響表達出來。其一,閱讀對自身修養和思想狀態有說明,在現在這個充斥著浮躁、急功近利觀念的社會,閱讀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純潔的精神世界;其二,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斷充實學識的同時,眼界得以開闊、智慧得到啟迪;其三,對整個社會而言,全面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會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公民,更能提高一地區整體的競爭力。

真因為如此,早在30多年前國際社會上就提出了“全面閱讀”的口號。德國1988年就成立了促進閱讀基金會,歷任名譽會長都由總統擔任;美國政府1997年和2001年分別提出了“閱讀挑戰計畫”和“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俄羅斯於2006年發佈了《國家支持與發展閱讀綱要》。在我國,“全民閱讀”活動,作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自2006年活動開展以來,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部門的共同宣導下,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充實,方式不斷創新,影響日益擴大。官方希望能夠藉此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輿論氛圍和文明風尚,更好地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

反觀本澳,雖然不斷有人,尤其是教育界人士呼籲關注閱讀的問題。而且在澳門回歸後特區政府也曾明確提出“在本澳推廣閱讀,培養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之後又曾開展“學校閱讀優化計畫”;書香文化節等活動亦是年年舉辦;澳門中央圖書館更是推出周邊地區首創的“全民網上閱讀平臺”,讓全澳市民上網免費閱讀內地出版的1100餘種最受歡迎雜誌、海內外超過700家出版社提供的圖書、國際重量級新聞出版物的文章、健康資訊,迎合現代人的閱讀模式;政府亦正有序將舊南灣法院大樓改建成新中央圖書館,租用沙梨頭、紅街市舊建築打造成社區圖書館,旨為居民提供適切圖書館服務。相關的措施是否真正起到應有的效果,難以下定論。但是,三年一次的“學生國際評估計畫(即PISA)”最近一次的評估顯示,在參與硏究計畫的六十五個國家或經濟體系中,澳門學生的閱讀素養,顯著地低於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値,排名介乎二十七至三十,在硏究計畫中被界定為“低表現”。證明本澳學生面臨“閱讀危機”。當時這一結果在本澳曾引起一番的關注和討論,曾經有評論特別指出:“評估結果顯示,上海、韓國、香港、新加坡、日本、臺北等地的學生的表現,均顯著地高於澳門學生。面對這些本澳未來或潛在的競爭對手,本澳學生的閱讀危機,若得不到改善,將演變成為澳門社會的‘競爭危機’。”

另外,也有研究認為,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不良思潮和“即食文化”的盛行,本澳市民的閱讀風氣反而是大不不如以前。所以在全社會推廣閱讀的觀念和習慣仍是不可放鬆的工作。

有推廣和培養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必不可少。在推進新中央圖書館建設工作的同時,本澳各區圖書館應該得到更好使用。構建起方便市民閱讀的網路。同時因應時代的發展,對網上閱讀平臺也應該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吸引更多市民的使用。同時,對青少年無心閱讀和成年人無暇閱讀的問題研究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比如開展鼓勵閱讀的活動,或者提倡親子閱讀、社區閱讀多種形式的閱讀方式。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導市民學會更好閱讀。這不單是市民自身閱讀習慣和方式的問題。更應從“讀什麼”這一基層入手,通過推薦優秀作品等方式,讓市民選擇有益的讀物,能夠切實在閱讀中有所得,進而形成自覺主動閱讀的良好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