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你問故我在

在中國影響最大的一套少兒科普讀物,最初是由一個女兒纏著媽媽提問“問出來”的。參加編寫這套書的一位作者,從北大化學系的本科生,最終成了著名的科普作家。這套書的“文革版”雖然是“政治掛帥”,卻也幫助了一些人參加高考。50年後的今天,它在籌備出版第6版的時候,正在通過網絡向全國的孩子們徵集問題

物理學博士萬維鋼一邊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工作,一邊在中文博客上發表科普文章,網名“同人於野”於是成了他的另一個身份。11月3日,萬維鋼收到一封電子郵件,邀請他為正在籌備中的《十萬個為什麼》第6版撰稿,郵件是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少兒社”)編輯孫正凡發給他的。遠在大洋彼岸的萬維鋼對於這個邀請感到非常興奮,他沒想到自己能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這套曾經讓他著迷的書伴隨過他的少年時代,那時候他一直感到好奇的是:編寫這本書的,究竟是一群怎樣了不起的人,他們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有趣的知識?

葉永烈就是那群“了不起的人”之一,作為這套書的主要作者,他當年參加《十萬個為什麼》編寫的過程,和萬維鋼眼下的經歷有些類似:1960年5月的一天,在北大化學系讀本科的葉永烈收到少兒社編輯曹燕芳寄來的一封信,信中羅列了一些化學方面的問題,請他用通俗有趣的語言來回答。從此,這個當年北大理科生裏的“文青”,不僅加入了《十萬個為什麼》的編寫工作,而且最終成為知名的科普作家。

自1961年少兒社首次出版以來,《十萬個為什麼》已經誕生了5個版本,共發行1000多萬套,累計超過1億冊。它不僅是國內第一套普及版的百科全書,也是國內影響最大、最暢銷的科普讀物。

一套有50年歷史的“老書”正等待著新的問題:

“為什麼有人向食物里加三聚氰胺?”

“為什麼電腦鍵盤26個字母的排列是打亂的?”

“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嗎?”

目前,《十萬個為什麼》第6版的編纂工作正在籌備中,通過網絡等形式面向全國的問題徵集活動預計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問題”成了最大的問題

“‘地球是由幾大板塊構成的’,像這樣的問題,不能再出現在新版《十萬個為什麼》裏。我們提出來的問題,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生動、有趣!” 在新版《十萬個為什麼》動物分冊的作者討論會上,該分冊副主編、上海科技館原副館長金杏寶手舉著某一版的《十萬個為什麼》說道。

一位作者當即提出,“有的知識很重要,我們必須要講,又沒有特別好的方式來提出問題,這確實很難。”

“各位手上有一份問題單子,是我們今年5月份向上海一些中小學生徵集的問題匯總。小朋友們提的有關動物的問題最多,經過整理,把重複的去掉之後,還有5000多個。以此作為基礎,希望可以激發大家的靈感。”少兒社副總編洪星範介紹說。

“問題”本身成了當天討論會的問題。一問一答,是《十萬個為什麼》開創的一種科普形式。“提出一個好問題,甚至要比答案還重要。”這是《十萬個為什麼》第1版至3版的編輯、少兒社原副總編洪祖年傳授給洪星範的經驗。

向小朋友們徵集問題,正是第1版《十萬個為什麼》的做法,但起初,洪祖年和他的同事們卻走了彎路。

1958年,曹燕芳30歲出頭,是少兒社三編室6位年輕編輯中少數成家的一個。她的小女兒成天纏著她問“為什麼”:“媽媽,為什麼會下雪?”“為什麼星星會眨眼?”“為什麼鴨子會游泳而雞不會?”……孩子看見什麼,就問她什麼,還常常打破砂鍋問到底。

此時,作為新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專門針對少年兒童的出版社,少兒社已經出版了一些兒童科普讀物,反響不錯,但比較淺顯,大多是只有一兩萬字的小冊子。在當時,隨著中共發起“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崇尚科學成為社會的潮流。在這個形勢下,三編室的編輯們已不滿足於一些小打小鬧的圖書。曹燕芳和同事們一起商量:乾脆出一本能夠回答孩子們所有問題的“百科”式的科普書!

曹燕芳的女兒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那些“隨便瞎問”的問題,最終能夠促成一套在中國影響最大的科普讀物。

主意定了,書名又成了問題。辦公室裏有一塊小黑板,每天大家想起來什麼名字,就寫在黑板上,不好就擦去。什麼“你知道嗎”“知識的海洋”……每想出一個名字,就有人說:“勿靈!勿靈!”(上海話,意為“不行”)

最終某一天,有人想起來,蘇聯作家伊林有一本科普書,名字叫做《十萬個為什麼》。大家都覺得,還是這個名字最好,於是決定借用。

洪祖年解釋說,實際上,伊林這本書的原名叫《屋子裏的科學》,由於書的扉頁上印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一首小詩:“七千個在哪里,五千個怎麼辦,十萬個為什麼”,國內出版社在1930年代引進這本書時,就借用了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將書名改作《十萬個為什麼》。

琢磨書名的同時,組稿也在進行著。一開始,大家本以為組稿很簡單,直接找了一批師範學校的7名教師來撰寫。誰知寫稿竟用了一年時間,再等看到稿子,就更愁了:所有的問題都是按照教科書上的知識點提的,內容也不過是教科書的延伸,就連寫作的語言也是教科書式的。

“這樣的稿子肯定不能用”,編輯們看到稿子後意識到。雖然組稿不夠成功,但大家心裏對於這套書的想法,卻更加明晰了。

當時,按少兒社要求,圖書編輯不能只坐在辦公室裏悶頭編稿子,要與少年兒童們保持接觸。洪祖年就在分別位於市區和郊區的兩所小學擔任校外輔導員,每個月都要去學校上幾節課。和小朋友們混在一起,可以瞭解他們的喜好與想法,就比較容易策劃出版一些孩子們真正愛看的圖書。

洪祖年和一些同事因此想到,向孩子們徵集問題。1960年下半年,三編室油印了1萬份問卷,16開大小,打著橫線,上面印著一句話:請你提一些你想知道的“為什麼”。

利用各自的聯繫渠道,6位編輯發動起上海市幾十所中小學、少年宮、少年科技指導站的孩子們來提問題。兩三個月後,收回的六七千份問卷就堆滿了兩個大抽屜。

直到今天,洪祖年還記得孩子們提得最多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變的?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這些問題是孩子們永恆的疑問”,洪星範說,在正在進行的第6版問題徵集中,他們發現,還是有很多孩子問了相似的問題。但是現在的孩子,視角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提的問題依然給予編者們很大的啟發。比如,有的孩子問,“為什麼哺乳動物的眼睛都長在前面?”這讓動物學家一時都難以回答上來。

洪星範說,“我女兒和我一起看電視的動物節目時,就忽然問我,‘爸爸,為什麼老虎總是單獨行動,而獅子的出現總是一群一群的?’我當時就覺得,現在孩子提問的路數,已經和過去問‘為什麼餃子熟了會浮起來’不大一樣了。”

在少兒社的檔案室裏還保存著李四光、竺可楨、束家鑫等著名科學家為《十萬個為什麼》撰寫的原稿。 圖/ 受訪者提供。

從葉永烈到科學松鼠會

“在實際編書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怎樣寫,也並不比提問題更容易。”少兒社自然科學讀物編輯室主任岑建平感歎地說。

為增強第6版《十萬個為什麼》的影響力,少兒社找來百余位院士參與編撰,並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院士任總主編,18個分冊每一分冊的主編、副主編,都由院士或該領域數一數二的專家領銜。主要作者陣容裏,也有不少有名望的科學家。

這也是借鑒了老版的做法。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茅以升、錢崇澍、蘇步青……這些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界最富盛譽的名字,幾乎可以在第二版《十萬個為什麼》的審稿人名單中全部找到,其中竺可楨、茅以升等還親自撰寫了某些條目。

在第6版籌備出版的過程中,許多著名科學家一接到邀請就很痛快地答應下來。韓啟德對“領銜”重新編撰這套書就充滿了熱情。他1968年被分配到陝西農村工作時,就在農民家裏看到過這套書。

但是,在3月31日的一次科學家座談會上,也有人坦承,他們可以為內容的科學性把關,但親自動筆寫科普,恐怕還是有一定困難。“知道好的科普文章是什麼樣,並不等於就會寫。”

在實際工作中,果然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有的科學家仍是按照教科書的套路來寫,岑建平只好發一些範文給對方,反復交流,“態度上很委婉,但對寫作風格和文字,我們一定要做頑強的溝通”。

岑建平心裏或許會羡慕曹燕芳那一代人。在編撰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時,曹燕芳想起來,她曾編過一本書叫《碳的一家》,作者是北京大學化學系一名大二學生。那本小書文字活潑,風格清新。這個年輕人,是不是可以為《十萬個為什麼》寫稿?

曹燕芳想到的這個作者,就是葉永烈。葉從小就是個“文學青年”,小學時就在報紙上發表過詩作。高考時,他聽說北大新聞系不容易考上,就報了化學系。在大學期間,他結合所學專業,開始嘗試寫科普文章,“結果比詩和小說更容易發表,投稿一投一個准”。

按照曹燕芳給的問題單,葉永烈挨個寫了一遍,寫完後,他覺得意猶未盡,還加了幾個自己覺得應該列出來的問題。樣稿發出去後,葉永烈收到的回信,是更多的問題。於是,就這樣,葉永烈一口氣寫了化學分冊173個問題裏的163個,後來,又寫了天文、地理、生物等其他分冊的一些題目。這樣算起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最早出的5本中,有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由葉永烈一個人完成的。

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在全國引起了轟動。1962年,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發給參加全國團幹部代表大會的代表每人一套《十萬個為什麼》,要求“每個人要從中學點知識”。

三編室收到了好幾千封讀者來信。有人提出了新的問題,有人對書裏的解答提出疑問。葉永烈還記得,有人來信告訴他,在“重水是什麼”這一節裏,有關“重水在水裏面的含量”這一數據不對。為核實這個問題,葉永烈還專門請教了北大化學系的老教授,一問才得知,原來世界各地的水,所含的重水比例是略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