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為何能夠被迅速動員起來

「紅衛兵一代」大致可定為在「文革」開始的1966年進入中學,到這一年尚未畢業離校的大學生,也就是說,大致是從1944年生人到1954年生人。一般認為,紅衛兵真正佔據時代舞臺,起到某種引入注目的作用甚至一度叱 風雲的,主要是在「文革」的頭兩年,後面其實就只是-些餘波了。

當年,「紅衛兵一代」為什麼能夠被迅速動員起來?動員之後為什麼有那樣的行為?其實脫離不了他們所生活社會環境的基本特點。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的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在「文革」前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他們從小一直在階級鬥爭的氣氛中成長,在崇尚(或者至少絕不畏懼)使用暴力的環境中長大;「紅」是最受崇尚的顏色,是革命的顏色,也是鮮血的顏色。後來在一首紅衛兵寫的理想主義長詩中,主人公渴望並堅信將徹底埋葬舊世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紅衛兵們征戰歐美,最後將紅旗插上白宮。

而從紅衛兵自身來說,或許可以看到四個鮮明的特點。第一個特點自然是造反,1966年5月29日,誕生於清華附中的紅衛兵寫了三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其中寫到:「革命就是造反,毛澤東思想的靈魂就是造反。」「現在不反,更待何時?」一時間,在最高領袖的支持下,幾乎所有學校的原先領導和組織都靠邊站了,而紅衛兵也從學校走向了社會,從本地走向了外地。「文革」頭一兩年,全國經歷了一個類似於半無政府狀態的「天下大亂」時期。那也是紅衛兵最為紅火的時期。

然而,這種造反其實仍是一種「受命」或「受控」的造反。因為紅衛兵的第二個鮮明特點即是忠誠。所謂紅色的「衛兵」也就是要「誓死捍衛毛主席」,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受命造反」、「奉旨造反」,而後來也一直是在「受控」過程中的造反,到最後結束也是「被命停止」。

即便客觀上「受控」,在一段時間裏,當時的紅衛兵甚至有一種自己可以「無所不為」甚至「無所不能」的感覺。這就涉及到紅衛兵的第三個鮮明特點:那就是青春的生命力的洋溢和釋放。青少年時期的生命力洋溢,這段時間的反叛傾向可能是一種天性的沖動,對周圍一切壓制他們的東西會本能地反感,以致激烈反抗。當年的紅衛兵造反,盡管事後看是一種「受控的造反」,但身處其中卻並不自知,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也的確表現出許多年輕人的熱情、勇敢和智慧。

但正是這些美麗的少男少女捲入了暴力,這種青春熱力被引向破壞,而且是暴力的破壞。這就要談到「紅衛兵」運動的第四個鮮明特點:即暴力的傾向。年輕人似乎要通過對他人的暴力來証明自己的成年、勇敢和堅定。平時溫和的人們也變得兇狠起來。武鬥開始還主要是動手,後來就動槍了,起初遇難者還被抬棺遊行,爭論誰先開的第一槍,後來就無所謂了。紅衛兵們喜歡提著手槍,一邊一個站在汽車駕駛室的兩側踏板上飛馳而過。中學生似乎比大學生更不顧惜自己的生命,也不顧借他人的生命,他們不怕流自己的血,也不惜流對方的血。

1968年7月27日,毛澤東派出了工宣隊員進駐清華園去結束那裏的兩派武鬥。從清華附中發瑞的紅衛兵運動,也就結束於清華大學。不久,北京的這些紅衛兵及其領袖都被分配到了基層。至於紅衛兵群眾,在1968年就開始被裹挾到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不下鄉的也到了工廠或部隊的基層,到1980年的時候已經有1700萬人下鄉。

(柯懷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