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記者團首訪臺灣的台前幕後

黃浦江畔舉行世博盛會,吸引了眾多臺灣媒體來上海駐點採訪。那是世博會閉幕後的一個細雨淅瀝的夜晚,海峽兩岸的資深“無冕之王”完成了報道重任難得輕鬆相聚,目睹眼下兩岸新聞交流的盛況把盞言歡,感慨萬千,談吐之間紛紛將話題聚焦於18年前18個大陸記者首訪臺灣的歷史一幕。

歷史性的突破

兩岸同胞永遠難忘這一個非同尋常的重要時刻:1992年9月5日12時15分,來自《人民日報》、中國記者協會、新華社等17家大陸新聞單位的18名記者,第一次將腳踏實地踩在臺灣的土地上。這歷史性的一步走得好長好長呀,竟整整花費了43年。眾所周知,北京至臺北的航程原本只需約2個小時,可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大陸記者團無法直航。從北京途經深圳,再從香港起飛才抵臺北,這條扭曲的航線來回折騰,竟整整耗時53個小時。可所幸的是,從43年的“兩岸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到53小時的間接航程,其時間、空間的距離畢竟縮短了不知多少,兩岸新聞界雙向交流由此跨出了這歷史性的第一步。臺灣媒體對此欣喜若狂,紛紛第一時間搶著發表評論,認為其劃時代的意義,“決不亞於地球人登上了月球”。

為了捕捉這歷史性的一瞬間,臺灣所有新聞媒體的“超級記者”“傾巢”出動。當大陸記者團搭機首抵臺北桃園機場時,中央電視臺的景春寒手持攝影機捷足先登,第一個從機艙內沖出來,佔據好了有利地形,嗒嗒嗒地開機搶拍到了大陸記者安抵臺北的熱烈場面。最有趣的是,大陸記者肩負歷史重任,一下飛機就想爭分奪秒地採訪臺灣新聞界,可臺灣記者不僅不回答任何問題,反而爆出一連串的問話:“您首抵臺灣有何感覺?”“此次臺灣之旅最想採訪何人?”雙方盡搶著提問,閃光燈此起彼落。記者採訪記者既有趣,又實為罕見,而大陸記者毫不相讓,搶新聞的拼勁,也著實叫臺灣記者大為吃驚:“想不到北京記者工作起來也真玩命。”而台島記者留給大陸同行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真年輕,好像一群娃娃兵”。

面對面的拼搶

想不到兩岸記者首日相逢,即打了一場硬仗。下午3時,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舉行歡迎會,雙方友好相處,卻各不相讓,各自拿出看家本領,全力以赴,極力拼搶。

當大陸記者團團長翟象乾向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贈送禮物時,臺灣記者超水平地發揮平時練就的擠、鑽、擋、壓的絕招。說時遲、那時快,58歲的大陸記者團副團長端木來娣急中生智,毫不猶豫地脫下鞋子,站上椅子,居高臨下地爭搶鏡頭。事後“女團長鶴立雞群”成了次日臺灣一大新聞。端木本人則笑著說,自己在大陸跑了幾十年新聞,還從未跑到椅子上,但當地記者的“鑽功”、“擠功”令人望而生畏,搶新聞要緊,其他一切都無關緊要。即使是在激烈的競爭之際,兩岸記者友好的鏡頭仍不時掠過。一位大陸記者正在抓拍鏡頭,臺灣同行好心地趨前向她指出:“你的鏡頭蓋忘了取下來。”頓時,惹來四鄰一陣善意的笑聲。

夜幕降臨,海基會在臺北來來飯店設宴款待18位大陸記者,席開3桌,請吃浙江菜。席間,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感慨地說:十幾年前,臺灣要看《人民日報》須跑到美國圖書館,可現在,在我們的辦公室就可看到當天的《人民日報》。你看,距離一下子縮短了多少,時間又快捷了多少!

參訪大飽眼福

臺灣接待方心細,想大陸客人所想,安排記者團到景色秀美的臺北外雙溪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謂了卻了客人的一大心願。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以最高禮遇接待了大陸記者。他首先向客人表示抱歉:臺北故宮現藏文物64.3萬件,其中有20多萬件精品是從大陸運來的。可惜今天是星期日,無法參觀庫藏,只能觀看館中展出的一部分文物。因許多瑰寶今次無緣得見,使記者團中不少“文物迷”不免有些遺憾。可抱歉之際,故宮方面破例網開一面,特許他們攜帶相機與攝錄機進入各個展覽場所,這叫老記們高興之極。機不可失,每個記者事先準備了充足的“子彈”,幾乎都將手中的膠捲拍完了才肯歇手。

臺灣以外銷自行車而聞名於世,大陸記者對赴著名的自行車生產企業——巨大機械公司參觀頗感興趣。巨大公司以生產高科技的碳纖維自行車而聞名,這一向被列為公司商業機密而從不對外人開放。可被視為“自家人”的大陸記者卻享有特殊待遇。他們在公司董事長劉金標的帶領下,有幸參觀了商業機密重地——碳纖維生產工作室。大夥兒親眼目睹纖維原料如何變成硬度高、重量輕的車架的全過程,嘖嘖稱奇。一些記者單手“輕而易舉”地舉起了自行車,紛紛拍照留念。乍一看,似乎人人都變成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力士,叫不明真相的人好不羡慕。

《團結報》記者卜林龍抓緊時間採訪了臺灣平(京)劇藝術家胡少安。這位被臺灣民眾尊稱為藝術大師的胡先生是北京人,可與家鄉睽違已40多年。他一再詢問遠道來的老鄉:“您聽我的北京話變味兒沒有?”然後以急切的眼神等待著卜林龍的回答。“胡先生,您的北京話地道,一點兒都沒變味兒!”胡先生高興得差點跳起來,使勁握住卜林龍的手,激動地說:“那就好,那就好。”大陸記者都能操一口標準的北京話,臺灣同胞覺得很好聽,紛紛群起模仿,以會講帶京味的北京話為榮。這當中也時常鬧點兒小笑話,如有人想說“前邊兒”,卻說成了“前兒邊”,把“高高兒的”,說成“高兒高的”,令人捧腹大笑。

願回老家看看

此次臺灣之旅,大陸記者團最為高興的是能如願以償地採訪大陸民眾普遍關注的兩位政壇人物——前東北少帥張學良將軍和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

幽居半個世紀之久的“西安事變”主角張學良能在身體條件欠佳的情況下,在臺灣首次接受大陸記者採訪,這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從而瞬間在海峽兩岸引發轟動。臺灣同行分外眼紅,因為近年來,張學良只接受過兩次採訪,分別是日本NHK電視臺和中華電視臺各一次專訪。

位大陸記者9月10日下午2時半左右抵達張學良將軍的北投寓所。少帥身著一襲灰色長袖夏裝,與夫人趙一荻在書房前迎客。翟象乾團長首先向前握住了張學良的手,向他表示大陸民眾的深切惦念。面色紅潤的張學良頷首微笑,以示謝意。

採訪過程中,張學良夫婦神態輕鬆。少帥向翟象乾等人表示,自己的視力很模糊,聽得見大家說話,卻看不清是誰,斜眼還能看到一點。翟象乾聞言伸出五指,張學良說:我看到了三根手指頭。腿腳因生骨刺不便行動的張學良操著濃重的東北口音緩緩說道:“我很掛念家鄉,希望有機會回去看看。”據悉,張學良平日深居簡出,不愛出門,最喜愛的是在自家的庭院中悠然散步和觀賞花卉、金魚。即便眼睛老花,視力模糊,關切政壇變幻風雲的少帥仍訂閱了七八種報紙,每天要花相當長的時間看報。在與大陸記者話別前,張學良語重心長地表示:學良一生從不計較個人的事,但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我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訪問張學良的前一天,5位大陸記者在陽明山腳一座花園式住宅裏先採訪了陳立夫先生。身板硬朗的陳立夫說話中氣十足,走路步履穩健。大陸記者追根刨底他的養生之道,他幽默地透露自己的長壽秘訣很簡單,只需一分鐘就可講完,歸納起來只有八個字“養身在動,養心在靜”。具體做法是每天固定用溫水淋浴,水沖到哪里,就用手按摩到哪里,每處重複按摩100次,每次淋浴40分鐘即可。他一邊說,一邊用手做按摩狀,引得在場記者哈哈大笑。陳立夫表示,他沖浴按摩的習慣已持續了34年,從未間斷過。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9點入睡,起居頗有規律。至於“養心在靜”,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找麻煩,要知足,平素不發脾氣就是最好的養心方法。採訪中陳立夫一再強調:我們兩岸中國人要胸襟寬廣,不要在小問題上使良好的初衷碰僵、夭折。

太魯閣太美了

一周的臺灣之行,大陸記者都累得喘不過氣來。9月11日,正逢中秋佳節,海基會邀請18名大陸記者同游風光秀麗的太魯閣。“太魯閣”是臺灣少數民族太魯閣族語,即山巒綿亙之意,它以峽谷風光雄偉險峻而著稱。在臺灣同胞的眼中,人說寶島美,而太魯閣更是美上加美的風景勝地。請看首次登臨太魯閣後,老記們日記中的精彩片段:“沿途山嶺直入雲霄,峽谷深淵不見底,溪流蜿蜒如帶,飛瀑濺若銀珠”;“燕子口兩岸峭壁如削,石紋如繪,仰視雲天成一線,如同長江的三峽風光……”

太魯閣的西面有一處原當地山胞的世居之地,四面環山,中抱幽谷,這兒屹立著南宋愛國志士文天祥的塑像。塑像後面豎著的一塊大理石屏上鐫刻著世代傳頌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遊覽太魯閣,行色匆匆,不免走馬觀花。來到布洛灣,汽車一停,大家即刻下車觀景拍照小憩。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一位在此觀景的臺灣女士突然驚喜地尖著嗓子叫起來:“啊,大陸記者!大陸記者!”旁邊的男士一臉疑惑,驚奇地問道:“是嗎?是嗎?”那位女士十分肯定地點點頭,緊接著又語帶期盼地發問:“他們會跟我們說話嗎?”多好的臺胞啊!正在照相的大陸記者連忙放下相機,走上前去主動招呼:“太太,先生,您好!”那位先生和太太驚喜萬分,一路跑過來搶著和大陸記者握手,激動地大聲說道:“啊呀,真沒想到能在這兒  見到你們。看起來,你們跟我們一樣啊!”“本來都是中國人嘛。”一番發自肺腑的對話後,雙方都揚起脖子哈哈大笑起來。

中秋之夜,天清氣爽,一輪圓月高懸天空。短短一個星期的短暫相聚,使兩岸同行成了難捨難分的好朋友。晚會上,大陸記者合唱了一曲大陸民歌《思念》,娓娓道出“相見時難別亦難”的真情,而臺灣同仁則獻唱一曲《臺北的天空》。一些硬漢子唱著唱著,不禁淚濕衣襟,喉嚨哽塞。“此一別,何時再相會”,衷心祝願兩岸早日架起金橋,變人為天塹為坦途,彼此常來常往,親如一家人。

(周天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