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藉保釣話題復聲顯示與眾不同

馬政府在內有藍綠「保釣」的高昂民意可用,外有大陸海監漁政船和「千帆並舉」「保釣」的安全保障作後盾,再加上還有意圖以「保釣」來轉移政績欠佳及雖然挫敗了「倒閣案」但政治危機仍未能有效擺脫的視線的實際需要,「硬」起來了,昨日上午演出了一幕「海巡署」艦艇為百艘台灣「保釣」漁船「保駕護航」的盛事,並一度衝進距離釣魚島只有二點一海裏--中國的領海,日本的「禁區」,與日本海上保安廳艦艇互射水炮。這既是有史以來台灣官民規模最大的「保釣」壯舉,也是台灣公務船闖進釣魚島領海範圍、距離釣魚島第三近的公權力機關宣示主權的壯舉。雖然日本艦艇在數量上比「海巡署」艦艇擁有優勢,但與百艘漁船相比又變成了劣勢,其要驅趕漁船隻能是顧此失彼,眼睜睜地看著其他的漁船闖到與釣魚島最近的距離,但又不能動武,以免造成人命意外,釀成觸犯國際公法的大事。「海巡署」在尚未需要出動海空軍的情況下,就完成對「保釣」漁船的「護航」任務,間接促成了公務船闖進釣魚島領海範圍內宣示主權,也形成了公務船以「非軍事狀態」宣示主權的特案,符合馬英九避免戰爭的訴求。

馬政府昨日所展示的這一鬥爭藝術和成果,獲得島內朝野贊賞。近日來就釣魚島議題頻頻向馬英九發炮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目瞪口呆之下只能是收聲了。幾只整日價既是嘲諷馬英九「軟骨頭」,又是挑撥馬英九「抗議」大陸對釣魚島劃定領海基線的名嘴烏鴉也閉咀了。而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卻於昨晚在主持廣播節目時卻表示,政府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釣魚台主權屬於「中華民國」,那就應保護領土。保護領土不是「統派」專利,不用怕被貼標籤。

謝長廷此語,在民進黨人一片聒噪聲中,頗有「眾人皆醉,唯我獨醒」之態。這可看出,謝長廷在「保釣」議題上,與其「憲法一中」理念一樣,都是懷有高度的「憲法」意識的。他既不同於蘇貞昌、蔡英文等民進黨高層的「釣魚台是屬於台灣的」的「一邊一國論」,更不附和李登輝的「釣魚台是屬於日本的」的漢奸謬論,而是「釣魚台是屬於中華民國的」,亦即是「屬於中國」的。如果說,倘若是一般民進黨人有此意識,已屬「出污泥而不染」的話,作為其高等教育是在日本接受的「親日派」謝長廷,就更是難能可貴了。--雖知,李登輝也曾在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再加上他自稱「二十二歲之前是個日本人」,因而對日本屈膝哈腰,竟然胡說什麼「釣魚台是日本的」。而謝長廷同是在日本留學,不但是認為釣魚島並非屬日本所有,而且還超越民進黨的藩籬,主張釣魚島是屬於「中華民國」的,民族和國土意識十分清晰正確。

當然,謝長廷也點出了馬英九的「軟肋」--「有時怕太強勢得罪親日派,和中國合作又怕被貼上『統派』標籤,又怕被批評太軟弱。」在「保釣」問題上,曾處於進退兩難的窘境。作為「老保釣」,如果強硬,擔心會引起美國的疑慮。實際上,在兩岸談判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之後,馬英九已經轉求與美國傾談「FITA」及免簽入境,還有「TPP」及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以及迎美國「重返東亞」戰略轉變,避免「第一島嶼」被突破的問題;也擔心會被民進黨扣上「傾中賣台」的紅帽子。因此,謝長廷鼓勵馬英九要「硬起來」實質上已是並不認同民進黨人對「統派」的負面認知與評價。

當然,謝長廷在肯定馬政府「保釣」作為的同時,也提出「保釣」應當在有理有利有節之下進行的建議,注意避免「擦槍走火」。這才是不分藍綠,共同保釣應有的誠意和善意,不是樂見對手出錯的邪意歪心。

其實,謝長廷昨晚籍著「保釣﹁壯舉來「恢復發聲」,真正的意圖是要藉著「保釣」話題,重新佔領民進黨輿論陣地的制高點。實際上,謝長廷巳經「消聲」了一個多月。其中有說是他已經「出國」的,也有說是他仍留在台灣,但卻選擇「收聲」的。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指向了一個焦點,那就是他極為不滿民進黨中央的最新決策,因而以「消聲」來作「抗議」。

實際上,曾記否?當蔡英文敗選,作出「輸在最後一裏路」亦即兩岸關係政策的檢討,而民進黨內也因而掀起一陣的「大陸熱」之時,謝長廷是其中最活躍的一個,他除了是重提「一中憲法」之外,還強烈主張民進黨應當調整兩岸關係政策,提出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主動請纓出任其主委。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吸取在參選過程中遭到「四打一」的教訓,為了團結和拉攏黨內各派系,不敢怠慢擁有黨內最大派系(謝系)實力的謝長廷,答應了他的要求。

但在馬英九再次暴露出其領導能力不足,政績乏善等「軟肋」,引發民間不滿,批判聲浪也四起之下,蘇貞昌認為對民進黨來說,調整兩岸關係政策已不再具迫切性,馬英九的「治國無能,執政無力」已是民進黨的「大紅利」,尤其是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政績都是滿堂紅,國民黨執政縣市的政績普遍欠佳之下,兩岸關係政策已並非是威脅民進黨的重要因素。何況,中共「十八大」尚未召開,民進黨也不急於進行兩岸政策調整。

蘇貞昌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謝長廷的「一中憲法」,並未能為民進黨上下所普遍接受。因此,如是由他來主持「中國政策大辯論」,必引發黨內大分裂。而且,還有一個隱懮,那就是擔心謝長廷籍著主持「中國政策大辯論」的機會,在協調鼎鼐黨內各派系不同觀點的過程中,成了各派系的「共主」,就會是「影子黨主席」。在蔡英文已經成立「小英基金會」,並由林全作執行長,而且將原中央黨部的幾名主要戰將盡收囊下,實力並不比「蘇記中央黨部」差弱,儼然是「地下黨中央」,而民進黨又向馬政府施加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壓力,陳水扁獲釋後又將變成另一個「影子黨主席」的情況下,這讓蘇貞昌不得不有所顧忌,擔心謝長廷將會喧賓奪主、反客為主,再與蔡英文合作,在二零一四年的第十五屆黨主席選舉中,奪了自己的主席大權。

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在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的策劃下,以「面對中國」系列研討會的形式,取代了「中國政策大辯論」。其中第一場「面對中國政治」第二場「面對中國社會」,第三場「面對中國經濟」,已分別於九月十一日、十八日和昨日舉行。而第四場「面對中國人權」,也將於十月二日舉行,屆時將由蘇貞昌親自主持,並由陳至潔、廖福特、王丹、林保華分別就「中國人權發展現況」,「中國人權問題探討」,「中國人權展望」,「香港的政治發展」進行主題發言。

顯然,謝長廷對此極為不滿,這可能是他「消聲」的原因。但按照台灣地區政治活動的法律,長期自我消聲就等於在政壇上自動消失,反而不利。因而,趁著馬政府「保釣」呈現強硬態度,而民進黨一下子轉不過彎來,謝長廷以與民進黨其他高層人士不同的態度出來表演,就是恢復「發聲」的極好契機。下一步,或許會就馬政府的人事調整問題,發表其獨特見解,而不會在跟隨民進黨人的口水。否則,又怎能顯出他那「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與眾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