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國會過半案由遊錫提出頗具諷刺意味

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已經很久沒有「發聲」,連在「倒閣案」、「保釣」等議題上都未見置予一喙的民進黨中常委游錫,昨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提案「二零一六國會過半三年計劃」,指出為爭取「國會」過半,中央黨部應該針對下一屆「立委」選舉提出計畫,至少選定十七個選區投入資源、深耕基層、尋找人才,期許二零一六年民進黨能在「立法院」拼過半。可能是此一提案符合其他中常委的意願,也或許遊錫在提出該提案之前,已與其他中常委進行了溝通,因而這個提案獲得中常會一致通過,將責成中央黨部研擬相關計畫,再行提交中常會討論。

在中常會結束後,游錫向在場等候的媒體說明瞭該提案的主要內容及考慮。他表示,目前在「立法院」內,泛綠「立委」共有四十三席(其中民進黨籍區域「立委」二十七席、不分區「立委」十三席,台聯黨三席)。下屆「立委」選舉,民進黨如果能在區域「立委」方面增加十七席,泛綠陣營就將能以六十席的席次在「國會」穩定過半。只要能實現「國會」穩定過半,「總統」勝選就將是自然水到渠成。屆時可以配合黨籍「總統」推動「國家」建設、精進人民生活,促進台灣「國家」正常化;即使「總統」未能順利當選,黨仍可透過立法權及預算權的行使,阻止他黨傾中,有效捍衛台灣「國家主權」及推動「國家」正常化。

他認為,民進黨面對「二零一六」雖然還有三年,希望中央黨部能夠擬定一個「「國會過半三年計劃」」,投入資源、栽培人才、發展組織、積極經營、深耕基層。希望三年的努力,讓黨集中目標,當成黨的施政重點,這樣三年後就能實現「國會」過半。

遊錫的這一「鳴」,之所以說是」「驚人」,不但是因為他向民進黨提出了一個極為艱钜且還將有可能是「不可能的任務」,區域「立委」的當選席位要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大幅增長,而且在碰壁且也被事實證明是「不可行」之後,遊錫卻仍然不死心,再次提出「台灣國家正常化」的議題,不怕人們勾起對「民進黨仍然是『台獨黨』」的夢魘,使得蘇貞昌、蔡英文正在為爭取獲得「二零一六」出線權,而分別為「縮短最後一裏路」已作出的努力付諸東流,從而再現五年前遊錫在客觀上「破壞」民進黨勝選大計的一幕。

理論上,遊錫提此計劃不是沒有可能。這是因為,現在「立委」選舉是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每個選區只有一個應選名額,只要提名合理,輔選策略得當,黨提名的候選人只要贏其對手一票,就可當選(當然,由於計票結果的差距太小,可能會引發當選無效的訴訟或要求重新點核選票的紛爭)。而在過去幾次地方性補選,大多是民進黨的候選人獲勝,甚至是在國民黨傳統票倉的選區也是如此。而在「五都」選舉中,民進黨的總得票數還超過國民黨。在今年初的「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區域「立委」和「政黨票」的得票數,還多於黨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國民黨的距離已進一步拉近。因此,只要選戰策略對頭,不但可以繼續拉高政黨票的得票率,而且還有可能會在區域「立委」的得票率超越國民黨。再在此基礎上,還有機會以「小雞帶大雞」的態勢,使得「總統」候選人的得票率水漲船高,扳倒國民黨籍的候選人,從而再次實現「藍天變綠地」,扳回政權。

實際上,從今年一月的「立委」選舉看,民進黨區域「立委」得票率高於國民黨的,有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台東縣;其中台南市、宜蘭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等,還是連政黨票得票率都高於國民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縣市中,國民黨無論是區域「立委」票還是政黨票,即使是加上親民黨所獲票數,也「鬥不過」民進黨。如再考慮到台聯黨的實績,在中南部縣市,泛綠票房已經大於泛藍票房。如果民進黨和台聯黨能夠放下本黨私利,事前進行協調,避免互相廝殺,泛綠「立委」席位要「拼過半」,不是沒有可能。

但台灣地區的選舉有一個特點,就是除了政黨認同和組織奧援之外,候選人的選區服務表現和實績,更為重要。因此,「空降」的候選人即使是名氣再大,倘若沒有在當地選區服務的實績作墊底,難有贏的機會。民進黨在失去「中央」執政權後,一大票曾經出現政務官者「政治失業」,但仍想繼續活躍於政治舞臺,就只能是籍著參與「立委」選舉來達成自己的目標,因而以「空降」形式參選。由於缺乏選民服務的經驗和實績,難以取勝。尤其是藍大綠小結構仍未被完全打破,這就勢必會令遊錫的「拼國會過半」計劃再次碰壁。

這不是沒有教訓。民進黨即使是在掌握「中央」執政權的有利條件下,並也由曾在「立委」選舉中,推出「立委過半數,安心大進步」的誘人口號,且宣傳攻勢十分淩厲,「再怎麼野蠻」的系列廣告也使人留下頗為深刻的印象,但無論如何努力,民進黨的議席仍是未能過半。

而且令人感到訝異的是,昨日提出「拼國會過半」提案的,竟然會是遊錫,因使得這個本來是大可振奮黨內人心的構想,頗具諷刺意味,信心度也無法提升。因為直到現在,民進黨內不少人尤其是謝長廷及「新潮流系」成員,仍然認為民進黨在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中之所以大敗,除了是大氣候所致和受陳水扁貪腐案的嚴重影響之外,也與遊錫在擔任黨主席時,在「立委」候選人初選中推出「排藍民調」,造成黨意與民意的差距甚大,並將一些極有機會獲勝的參選人排除於選戰戰場,及不顧已獲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謝長廷的強烈反對,堅持要通過被稱為「台獨決議文」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有著密切關係。

實際上,《正常國家決議文》不但是完全背離謝長廷的「一中憲法」,而且在堅持「台獨」理念方面,比《台灣前途決議文》還要走得遠。--畢竟,《台灣前途決議文》還承認了「中華民國」的「國號」,是以「中華民國」的「瓶」來裝「台獨」的「酒」,而《正常國家決議文》就更是乾脆撕下「中華民國」的畫皮,直接訴求於「台灣」,並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其「獨」性比《台灣前途決議文》更甚。這就迫得謝長廷不得不背離自己原先的」一中憲法」立場,提出迎合由陳水扁提出的折中版《正常國家決議文》的違心理論,根本就無法與高舉「九二共識」旗號的馬英九對拼,因而輸得一敗塗地。對此,黨內不少人尤其是「謝系」人士和「新潮流系」,都仍在記憶猶新。

盡管如此,正在陷入低潮苦苦掙紮的國民黨,不能不對此有所警覺。畢竟只有保住國民黨「立委」佔三分之一的優勢,並控制議事主導權,才能讓人民安心。倘國民黨繼續執政,掌握多數「國會」議席才能為政府的法律草案「保駕護航」;即使是國民黨在野,只要能夠掌握「立法院」的多數議席,就可作為反制民進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