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10月12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2日發佈《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稱,中國是亞太地區的主要增長引擎,中國經濟若發生硬著陸,將對亞太地區造成重大影響,但中國出現硬著陸的概率較低。
報告稱,在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情況下,亞洲國家也受到了影響。但即使如此,明年亞洲經濟的增長率依然比世界平均增長率高2%,而其中新興經濟體的增長率更要超過6%。以中國為代表的領軍國家還會達到8%以上,這說明亞洲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引擎。
世界經濟波動影響亞洲國家主要體現在對於歐洲的出口上。亞洲新興經濟體有三分之二的出口都與歐洲和美國需求有關。如果歐元區危機進一步惡化,或者美國遭受財政衝擊,從而導致全球增長率大幅下降,將會極大抑制亞洲多數開放型經濟體的增長。
而中國在亞太經濟起到領頭羊的角色,若中國的投資增長率降低1%,將導致與中國供應鏈關係最緊密的韓國、馬來西亞、臺灣等國或地區的GDP增長率降調0.5%。中國經濟若發生硬著陸,將對亞太地區造成重大影響。
報告認為,中國存在經濟下行風險,但目前的影響要因主要來自外部,尤其是歐洲經濟低迷導致的出口驟減。食品價格的上漲也是外部風險之一,但當前的價格漲幅已有所緩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的大米價格相對比較穩定,尚處於較合理水準。因此,中國出現經濟硬著陸的概率較低。
IMF亞太地區事務主管辛格12日表示,從目前的資料來看,中國仍然會處於高增長,明年的增長率有望再次超過8%。這一判斷的前提是歐洲危機有望逐步緩和,美國也可以避免“財政懸崖”;此外,中國的內部需求依然保持著強勁勢頭,從過去半年的資料來看,中國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零售和勞動力等行業依舊保持強勢增長。
IMF呼籲“合作和實踐”
【中新社東京10月12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12日在東京舉行全體會議。IMF總裁拉加德和世行行長金墉出席並致詞,188個成員國代表參會。
拉加德在致詞中強調了“合作”。她引用日本原首相池田勇人的名言呼籲,“一國之繁榮有賴於他國之繁榮”,在相互聯繫日益緊密的今天,對各國而言最關鍵的就是“合作。當下困境,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克服危機、創造未來。
為此,拉加德向與會各國代表團建言,當前最緊迫的是儘快擺脫危機,尤其要克服失業問題,這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對全球經濟進行再平衡;其次,各國需儘快推進金融改革,現在相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當下的金融體系依然潛藏新的隱患。
拉加德表示,經濟增長必須從不受約束的全球化增長轉向包容性增長,降低經濟發展中的不平等。市場要更透明、更完善,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機會。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則在致詞中強調了“實踐”。他決心將世行從“知識的銀行”進化成“解決方案的銀行”,並呼籲各成員國和世行共同攜手將歷史彩虹的弧線更傾向於發展,一起努力“終結貧窮”。
金墉聲稱,從事多年發展工作使他意識到,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最好方案往往存在於個人和團體應對挑戰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才是經濟決策者最好的老師,世銀也必須以這樣的視角來開展行動。
金墉表示,他的前任行長們,將世界銀行從原先的“重建的銀行”發展成“貸款的銀行”,進而演變成“知識的銀行”。但他希望世界銀行不僅僅是“知識的銀行”,而且必須是能夠提供非意識形態的銀行。他的任務是將之完善成“解決方案的銀行”。
中日將舉行新一輪釣魚島問題磋商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日雙方將於近期舉行新一輪副外長級釣魚島問題磋商,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羅照輝11日訪日正是為此輪磋商做準備。
羅照輝應邀於11日訪問日本,同日本外務省亞大局局長杉山晉輔就釣魚島爭端交換了意見。洪磊說,此次兩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在日本就釣魚島爭端交換意見,目的就是為兩國副外長新一輪磋商做準備。“我們希望日方拿出糾正錯誤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為磋商取得積極進展作出努力。”
他說,9月25日,中日雙方正式啟動兩國副外長級釣魚島問題磋商,中方在磋商中嚴正重申了對釣魚島的主權立場,要求日方承認錯誤、改弦更張。
洪磊說,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解決領土主權爭議問題。日方非法“購島”事件發生以來,中方採取一系列實際舉措有力維護了對釣魚島的領土主權,同時,我們一直敦促日方正視現實,承認爭議,糾正錯誤,回到談判解決爭議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