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未能妥善處理連江之爭或將引爆內訌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日前透露已於十月初辦理恢復國民黨黨籍的手續,這被人們解讀是他按照馬英九的授意,為在二零一四年底「七合一」選舉中,代表國民黨參選臺北市長預作準備。實際上,台灣政壇上就一直盛傳,馬英九對在經歷及個人特質方面都與自己頗為相近的江宜樺,十分欣賞,因而將他視為自己的接班人,而著意提拔培養。在今年初「總統」大選後進行「內閣」調整時,將當時還是無黨籍的江宜樺委任為「行政院」副院長,就是這樣的舖排。而江宜樺也一反「學者出仕」的傳統習慣,不是以向學校申請「借調」續期方式出任「行政院」副院長(也可能是借調期滿,不能再續期),而是以正式辭去許多學人趨之若鶩而不可得的台灣大學教職的方式從政,或就已下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誠然,以人品來說,江宜樺確是一個形象清新,可以得到高分的好人。最難得的是,雖然他是無黨籍,也雖然曾經說過「對國民黨無感情」、「不會加入國民黨」,但卻不折不扣地履行國民黨的政治理念。尤其是他在接任「內政部長」不久,在處理熱比婭申請入台簽證時,就頂住了民進黨和台聯黨「立委」施加的強大壓力,以熱比婭是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而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則與東突恐怖組織有密切關聯,及其秘書長多裏坤‧艾莎是國際刑警組織發令通緝的國際恐怖組織人物,很多國家高度提防並禁止其入境等為由,作出禁止熱比婭入境的決定。既維護了台灣的社會及政治安定,又維繫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這是值得世人欽佩的。

但馬英九將江宜樺視為自己的接班人,更強化了馬英九在用人方面的弱點,就是只樂於使用人格特質與自己相似,或是自己小圈子的人。實際上,從各方面看,江宜樺都與馬英九極為相似,都是家庭背景單純,都是名校出身,都是學者從政,都是熱心公益,都是形象清新;也都曾任過「研考會」主委和部會首長。十足就是馬英九的「拷貝」。而據黨內人士透露,馬英九公開或私下場合不只一次稱讚過江宜樺,指他內外兼備、思路清晰,符合清廉從政標準。因而被人們視為「小馬英九」。因此,他獲得馬英九的欣賞及著力培養,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其實,江宜樺過去與馬英九的互動並不多,也未曾在「馬市長」領導的臺北市政府內任過職,因而並非是「馬家軍」成員。但他在馬英九於二零零八年首次競逐「總統」大位時,為馬英九撰寫《民主政策白皮書》,並彙整《教育政策白皮書》,讓馬英九以「伯樂」心態發現及啟用了這匹「千里馬」,在當選後即委任他為「研考會」主委,讓他重走自己出任政務官之路,並為自己的治國理政撰擬論述。「八八風災」後,「內閣」改組,馬英九又讓他出任負有災區重建重任的「內政部長」,讓他在行政第一線展現才幹並積累政績。今年初又讓他高升「行政院」副院長,著意讓他走自己曾走過的從政之路的用心,已是路人皆知了。

但事實已經證明,「馬英九之路」雖然曾經走得通,卻並非是最佳之路。實際上,「馬英九神話」的形成,固然是得益於其本人的清新形象,及在「法務部長」任內時,頂住了李登輝的幹預,堅決偵查賄選等犯行,與當時國民黨官僚的迂腐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那些在民進黨「反黑金貪腐」壓力面前倍感焦慮的國民黨支持者,看到了希望。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因其英俊健康的「小馬哥」形象,而受到年青女記者的追捧渲染,有著頗大的關聯。正因為如此,他在憤嘆「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而辭職後,申請政治大學教職時,負責甄審教師資格的委員們,就有點「敢冒違規之大不韙」的精神,將在學術上「還差一點」的馬英九聘為副教授。也正因為如此,施政滿意度高達八成以上的陳水扁爭取連任臺北市長,要挑戰他就成為「不可能任務」,因而使得國民黨內普遍存在畏戰情緒,一群基層黨員進行連署,要求黨中央徵召馬英九出戰之時,又是校方以「敢冒違規之大不韙」的精神,批准出任教職只有幾個月的馬英九辭職參選。盡管這確實做確是存在著教育行政瑕疵,但人們並不計較。

然而,平情地說,在八年臺北市長任內,馬英九的表現確實是不如陳水扁。而在「總統」任內,雖然他在政治上正確,包括妥善地處理兩岸關係和台美關係,使得台灣民眾可以免除恐懼,過上平安日子,並在世界金融危機襲擊之下,仍能保持經濟正增長,但就行政才幹來說,恐怕並非是優秀人選。最近他的民調更是跌到百分之二十以下,比陳水扁還不如,因而被人嘲笑為「保一總隊隊長」。這就折射出,人品與能力並不一定會呈現正比。何況,在人品方面,馬英九也不是完美無瑕,他的用人之道不善於「五湖四海」,就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也是目前黨內意見最大的原因之一。未來國民黨內倘發生內訌分裂,可能也將會是因此而引起。

這個危機,就將折射到重用江宜樺之上。一方面,正因為江宜樺是「小馬英九」,他的人品與能力也不是正比。當前臺灣經濟低迷,雖然他無需負上主要責任,但作為「副揆」,也不能置身於度外,「側側膊,唔多覺」。更重要的是,倘若馬英九確實是要循「研考會主委——臺北市長--總統」的路徑培養江宜樺,恐怕又將墜入「馬英九泥淖」。

另一方面,更令人感到懮慮的是,倘若馬英九堅持己見要讓江宜樺參選臺北市長,可能會引起黨內元老派的強烈反彈,甚至不惜內訌分裂。實際上,國民黨內老一輩的影響力依然很強,其中不少人對馬英九未能全面準確地落實執行「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就頗有意見。尤其是在兩場「總統」選舉中,國民黨拼了老命輔選,而馬英九、金溥聰卻認以為這是「自己打出來的」,沒有感恩之意。而在「五都」選舉中,連勝文捱了這一槍,讓原本選情緊急的郝龍斌一夕翻盤,但馬英九卻十分冷酷,盡管連戰本人敦厚,顧全大局,沒有公開表達怨言,但他的老臣們卻不以為然。

因此,儘管連家人猶豫不決,但他們要推出連勝文出戰臺北市長選舉,就是出於「要還連勝文一個公道」的心理,當然也是為了平衡黨內新舊勢力,不然馬英九「全盤捧走」,並以此來表達對馬英九不滿。倘若屆時真的發生黨主席心意與黨意並不一致,各自堅持要推出自己所屬意的江宜樺、連勝文參選,恐怕就將會促發分裂,並重演當年讓陳水扁「漁翁得利」的一幕。倘再延伸下去,倘馬英九在二零一六年堅持要提名江宜樺參選「總統」,早就有此意願的吳敦義、朱立倫等,也可能會心中不爽。

或許是國民黨中央已看到此苗頭,因而放出風聲,一是尚未部署臺北市長人選,馬英九也說是「沒有口袋人選」,二是聲稱江宜樺是國民黨的「靈活棋子」,未必是參選臺北市長,或會是接任「行政院長」,或會是參選新北市長或台中市長,就是希望能緩和黨內這股強烈的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