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台灣老兵返鄉內幕

蔣經國晚年在表面高呼「反共」、堅持「三不」政策,背後卻一直堅持反對台獨,並致力於與大陸的溝通、和解和商談等事宜。尤其是1987年前後,一場由台灣老兵發起而愈演愈烈的「返鄉探親運動」,徹底驚醒了以「榮民大家長」標榜的蔣經國。加之,來自大陸與台灣島內社會各界乃至國際上的挑戰因素等,最終撼動了國民黨當局的戒嚴政策,促使蔣經國在病逝前夕毅然決然調整大陸政策,作出大快人心的兩岸開禁決定。

大信封裡的小信封

1949年,大約200萬國民黨軍政人員和民眾,隨著蔣介石從大陸敗退到台灣。此後的38年裏,淺淺的一道台灣海峽,使兩岸骨肉分離、親情隔絕。正如香港作家巴桐在報告文學《海峽探親潮紀實》中所描寫的:「多少高堂明鏡悲白發,多少妻子長年守空幃,多少兒女不知父生死,多少異鄉客夜夜夢神州。」

然而,一切違背人情的政策,都註定無法長久,19 7 9年元旦,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希望早日結束海峽兩岸同胞飽受分裂之苦的局面。1月3 0日,應邀訪美的鄧小平發表演說,明確不再用「解放台灣」這個提法,「尊重台灣的現實」但一定要使台灣回歸祖國。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發表了對台工作九條建議,即「葉九條」,其中一條「願回祖國大陸定居者,保証妥善安排,不受歧視,來去自由」。從《告台灣同胞書》到「葉九條」的發表,兩岸關系漸趨緩和。台灣民眾爭取返回大陸探親的社會運動,也一浪高過一浪。1981年12月,台灣「黨外」議員候選人康水木在政見發表會上,首度公開要求政府准許老兵回鄉探親。

1986年,台灣著名話劇導演賴聲川的經典作品《暗戀桃花源》在臺北上演。這部直接反映「外省人」飄零故事的舞臺劇作品,立即引起了轟動,經久不衰。同年5月3目,台灣「華航」波音74 7貨機幾長王錫爵,為回家探望父母,駕機由泰國曼谷飛往香港途中,突然改道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震驚了海內外。

其時,台灣大陸籍民眾的懷鄉思親之情愈益強烈,人們的眷念之情由文字轉為行動。不少人經由美國、日本、香港等地想方設法輾轉遠赴大陸省親、祭祖,這種行動最後竟然不可遏止地演變成了公開的秘密。

據披露,當年,老兵們為聯系大陸的親人,常常托人在路過香港或美國、日本時,把信丟進郵筒。許多人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跟家人取得了聯系。「大信封裏的小信封」,成了島內「外省人」的共同記憶。

比起間接轉信,姜思章是更積極的「行動派」。據台灣《新新聞》雜志報道,姜思章不滿14歲時就被抓去當兵,最後輾轉到了台灣。等了30多年後,怎麼都無法打消想家的念頭。為了「回家」,薑思章想盡一切辦法,曾通過同學太太在香港的阿姨幫他轉信,卻害得人家遭到警告。後來還通過一位上海老太太,認了一個和自己母親同姓的老先生做舅舅,再申請到香港探親。1982年,姜思章不顧國民黨當局的禁令,到香港辦簽証,坐火車進大陸,再取道上海,回到寧波,終於見到了70多歲的老媽媽。見面的那一刻,母子在碼頭抱在一起,泣不成聲。之後,姜思章又偷偷跑回老家好幾趟。每一次「回家」,除了散居各地的親朋會來和他見面、聊天外,很多老鄉也會不辭辛苦地趕去,希望姜思章能幫忙聯絡他們在台灣的親友。然而,當年僅舟山群島被抓去當兵的年輕人就超過兩萬,人海茫茫,從何找起?看著老鄉們一臉遺憾地離去,薑思章決心站出來,為老兵們爭取權益。

就在這個時候,當時島內著名雜志《前進》的總編輯張富忠,在疾呼民主改革中,注意到老兵有家歸不得的辛酸。因此,他決定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一在雜志上刊登廣告,協助老兵轉信。

張富忠後來回憶說,這些信函或許因分離得太久,不知道該從何寫起,也不知道家裏人到底還在不在,不曉得該從何問候起,大多只有薄薄的一張信紙,裏頭幾乎都是交代自己的小名,寫下當初離家的過程,簡單說說現在的生活。

或許因為聽過太多悲傷的故事,後來,當有老兵找到《前進》雜志,想將當時已如火如荼的運動與老兵返鄉的訴求合二為一時,張富忠立刻答應了。

l 9 8 7年,台灣島內老兵的思鄉情終於「總爆發」。「雁陣兒飛來飛去白雲裏,經過那萬裏可曾看仔細?雁兒呀!我想問你,我的母親可有消息?秋風啊吹得楓葉亂飄蕩,噓寒呀問暖缺少那親娘。母親呀!我要問你,天涯茫茫你在何方……」這年夏天,這首《母親您在何方?》,讓思鄉情濃的老兵哭成一片,人人都能感受到他們的淒苦。這一年,國民黨離開大陸已近40年。那批隨著國民黨赴台的「百萬大軍」,也離家將近40年。將近40年沒有家裏的任何消息,不知道故鄉的老父母是否安在,甚至不曾見過離家時還在腹中的兒女。近40年後的這些台灣老兵,幾乎都在花甲之年,即使父母安在,也大多年過八旬。別說這些老兵可能見不到生養自己的父母,就連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故鄉向父母磕個頭,都要打個問號。

母親節街頭哭訴「想家」

說起台灣老兵返鄉探親運動的源起,不得不提及首先站出來走上街頭抗議國民黨大陸政策的老兵何文德。何文德是湖北房縣人,1 7歲離家入伍,其後幾乎轉戰大半個中國。他說:當時社會戰亂,民生凋敝,當兵是貧瘠省份年輕人惟一的出路。1965年他從炮兵上尉一職退伍後,加分考入「中央大學」企管系。當時他的台籍妻子服務于中油公司,是他大學時代的同班同學。1965年何文德在大學就讀期問,曾托人從海外轉寄信回故鄉,而海外友人寄來他母親的回信與照片卻始終未曾收到。多次經驗使他判定家書是遭郵檢扣留,而他母親卻於第二年去世。為給老母墳上添一把土,他決心發起返鄉運動。

在街頭,何文德身著白襯衫,正面寫著「想家」,反面則寫著「媽媽,我好想念你喲」。鮮紅 的廣告顏料像在滴血。何文德在抗議的時候,最初用 「返鄉運動促進會」的名義,還用了「退伍軍人聯誼會」和「抗暴義士」的名義。何文德說:「其實最初就是我一個人,自己和自己聯誼,這些名稱是用來嚇唬國民黨的。」為喚起老兵的力量,何文德在一些支持、同情者的幫助下,經常出入老兵聚居的「榮民之家」、「榮民總醫院」,散發印有返鄉探親主張的傳單。為此,常常遭到便衣員警與「榮民之家」管理人員的毆打。在此情況下,何文德的妻女 勸何放棄上述做法。他為了不連累妻子兒女,決然與老伴「離婚」,又立下遺囑。其後走上街頭,為宣傳返鄉探親奔走呼號。

1987年四五月間,「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立,要求台當局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促進會一成立就以《前進》雜志為基地,印製傳單、發表文章、組織活動,隨後,4月下旬,在促進會的籌劃下,一群老兵在母親節走上街頭哭訴思鄉情,讓整個台灣社會為之動情;30萬份返鄉傳單《我們已沉默了40年》對外廣為散發,引起全社會不小的轟動。

這年5月10日母親節來臨之際,思鄉心切的老兵們再也忍不住了。以「想家」為訴求,老兵們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示威活動;一群老兵冒著被處分的危險,身穿寫著「想家」字樣的T恤,手舉「白發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骨肉隔絕四十年」等標語走上街頭,向他們效忠了一輩子的長官抗議,希望國民黨當局讓他們回家看看。一位路過的白發老翁,看到「抓我來當兵,送我回家去」幾個大字,忍不住當街嚎啕大哭。5月,當警衛人員在街上與請願的老兵發生肢體沖撞時,重病纏身的蔣經國自忖,無法再以任何理由緊鎖人們「回家」的大門。

6月28日,何文德等組織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在臺北主辦了「想回家,怎麼辦?一一打開海峽兩岸探親管道座談會」。到會者多達六七幹人,盛況空前。

老兵們一致要求當局盡快「打開兩岸探親管道」,以結束因政治分裂所帶來的「民族悲劇」,並希望國民黨當局「不要成為製造民族分裂的罪人」。這天,老兵組成的合唱團聲情並茂演唱了發自心底的歌曲《母親您在何方?》,臺上臺下哭成一片,場面蔚然壯觀,此情此景無不令人極其動容。

同年7月7日,六七百名國民党老兵聚集在臺北國民黨中央黨部大門前請願,情緒激昂,場面感人。

探親政策的出臺

雖然此時台灣當局仍「禁」字高懸,不許民眾赴大陸探親、祭祖,但在老兵的強烈呼籲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返鄉省親運動在台島展開,使兩岸探親問題成為台灣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台灣各界人士和民眾都認為,國民黨當局「近40年來的大陸政策一直未能改弦更張」,以致「實行至今,無論在情、理、法各方面均有其矛盾不合理之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也有人認為,台灣今日社會問題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能妥善處理與大陸的關系,「而這一問題的解決線索,首在改變‘三不政策’」。因此,台灣民眾強烈要求蔣經國正視現實,尋求兩岸關系的共同點,在兩岸關系上採取突破性的做法。島內輿論的巨大壓力,促使蔣經國提前將開放兩岸民眾探親問題擺到議事日程上來。

8月l7日,蔣經國宣佈台灣解除戒嚴。

期間,老兵們約幹餘人再次掀起了近些時日裏最大最激烈的一場返鄉示威活動。他們在行政院門前表示要埋鍋造飯,強烈要求這一次非要政府答應他們回大陸探親不可,若不答應,他們就要在行政院門前一直靜坐下去。

對於這場來勢洶洶的示威,蔣經國否定了幾位部下欲出警力解決的方法,力主親自帶病出面調停。面對老兵們諸如「誰家大陸沒有親人?我們盼了幾十年回大陸呀!」等撕心裂肺般的哭訴,病體虛弱、神色憔悴的蔣經國不時地向那些軍警人牆後面的老兵們頒首點頭,有時動情之處他會說:「政府也有政府的難處,但我有決心抓緊解決,力爭旱日使大家實現回鄉探親的願望!」當哭聲、叫喊聲和一張張激憤的臉沖擊著蔣經國的一切神經時,他從輪椅上掙紮著站起來,顫巍巍地舉起雙手並抱拳示意,聲音哽咽著勸說道:「諸位同胞、戰友,只要大家馬上撇出這廣場,一切都好商量!一切都可以商量!」……

對于台灣老兵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