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組文獻看中共八大的會風

為紀念黨的八大召開50周年,本期刊發的這組文獻,記錄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籌備和主持召開八大會議過程中對一些重要問題所作的思考和倡導,其中有關這次黨代會會風的內容,很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毛澤東在八大籌備期間的歷次講話,定下了八大會風的基本特點。毛澤東在主持七屆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時的講話,是這樣開始的:“這次全會的任務就是為八大做準備,大概有三大工程:文件、選舉、發言。”乾淨利索的幾個字,將會議的目的、內容清楚地交待出來。講到“發言”,毛澤東提出:“原則是不要太長,內容要精彩一點。”“還可以有一部分書面發言。”“組織一些小稿子,五分鐘。”“小稿子,幾百字,很經濟。”毛澤東要的是“比較生動”的“小稿子”,而不是長篇大論。毛澤東本人的講話,就體現了這種“生動”和“經濟”。

毛澤東在講話中提到需要與會者審查修改五個重要文件:政治報告、黨章草案、修改黨章的報告、“二五”計劃的建議、關於“二五”計劃建議的報告。這樣的文件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必須集中全黨的智慧。他代表中央領導層謙遜而誠懇地請求大家:“現在就靠你們大家了,請你們提出修改意見。”毛澤東所求的意見,並不是“唱讚歌”的那一套,而是請大家提出包含著批評的意見。作為党的主要領導人,坦誠地請求大家提出“豐富的批評”。這種民主的作風,自然地帶出了民主的會風。

領導人親自主持和修改八大的重要報告。為起草中央提交大會討論的五大主要文件,當時中央成立了政治報告起草委員會和修改黨章報告及党的章程起草委員會。前者有劉少奇、陳雲、鄧小平等人,後者有鄧小平、譚震林、劉瀾濤、楊尚昆等人。周恩來則親自組織國家計委的人員起草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建議報告。

這些報告、文件,經過起草小組和中央領導層多次討論和修改後,有的還組織各省、市、自治區及軍隊、中央和國家機關各方面人員在較大的範圍內討論,徵求意見。前後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準備,於1956年8月中旬基本拿出來,提交黨的七屆七中全會進一步討論。就在8月22日召開的七屆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上,毛澤東等領導人認為,八大最重要的一個文件即政治報告寫了9萬多字,太長。毛澤東表示:要砍掉三分之一,打亂重分。怎麼修改?毛澤東提出,主要從三個方面改:“一是大勢,二是細節,三是文字,凡有意見的都在這個本子上批。”劉少奇也提出:“其中有一些部分恐怕需要重寫,就是要推翻,打亂重分,重新再搞。”【毛澤東、劉少奇在七屆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插話(記錄稿),1956年8月22日。】

重寫政治報告,國際關係和外交政策部分就特別需要慎重處理。9月10日,周恩來細讀了由外交部同志起草的國際問題部分的修改稿後,給起草委員會的胡喬木寫了一封信,談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修改意見:“我以為這部分題目或者叫‘國際關係問題’,或者叫‘我們在國際關係中的政策’,而不宜叫‘加強國際團結’。內容先講形勢,後講任務。”關於怎麼講形勢和任務,他還提了一些明確的修改建議。經過大家共同努力,重寫後的政治報告,砍掉的不止三分之一,而是二分之一。國際關係部分,基本框架接受了周恩來的修改意見。

允許黨內黨外有不同意見的討論、辯論。八大期間,劉少奇接見了應邀來參加會議的比利時共產黨代表團。比利時客人對一件事很好奇:在中共黨內,為什麼中央決定了的事情,還允許再進行充分的討論?還說:“在我們那裏,不大喜歡在黨內再多討論已經決定的問題。”

劉少奇的表態非常明確:“有意見的分歧,黨內就有責任把這些不同的意見統一起來。”怎麼統一?“這就要經過討論。”經過討論後還有少數人不贊成怎麼辦?“心裏不服就可以保留,但他一定要執行多數同志的決定。”劉少奇認為,“保留意見有好處”,儘管黨內已經有決定了,但黨的思想問題不能簡單解決,也不能採取粗暴的辦法,更不能採取壓制的辦法解決,要展開充分的思想討論。在黨外怎麼辦?劉少奇認為,黨外人士可以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發表演說,寫文章,甚至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不好”、“說社會主義不好,資本主義好”、“說唯心論好”;而我們共產黨人可以自信地與他討論、辯論,“因為我們相信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真理一定能夠在辯論中間取得多數,能夠把錯誤意見駁掉”。總之,“工作作風應該實事求是,要嚴肅。每一個國家要根據自己情況來決定辦法,情況變了,辦法也要變”。

在選舉問題上合理、公平,體現出黨的成熟。本期刊發的這組文獻中,陳雲和鄧小平的講話,都與八大中央委員會的選舉有關。選舉的總原則和方針,是毛澤東和中央政治局定的。而落實這些原則和方針,則是由選舉工作委員會的第一召集人陳雲和第二召集人鄧小平來組織完成的。

8月30日,在八大預備會議第一次會議上,鄧小平就八大的準備工作作了較詳細的說明。根據毛澤東的意見,鄧小平解釋了涉及的敏感問題和敏感人物:“所謂兩條路線的問題:一個是李立三同志的問題;一個是王明同志的問題。中央過去曾經多次考慮過這個問題,也跟很多同志談過這個問題,覺得前屆中央委員(包括兩條路線的兩位同志)全體選出較有利。”“真正能夠代表我們党的作風的,最能說服人的,是對待這兩條路線的態度問題。”就在預備會議之前,鄧小平代中共中央起草了給尚在蘇聯養病的王明的電報,請他如健康條件許可,出席這次大會。

陳雲在9月10日召開的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更詳細地說明了“第八屆中央委員會預選名單的擬訂經過,和擬訂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意見”。170人的候選名單的提出,“經過了三次醞釀過程”:前兩次“由下而上地提名單”,“第三次提出的名單,是在第一、第二兩次自下而上的基礎上,政治局跟各代表團正、副團長共同確定,又經過中央委員會通過的。這份名單照顧到了各個方面”。

對“沒有列入名單的人”怎麼看?陳雲認為:“沒有列入名單的人,他的工作,他的本領,有一些比列入的人好。將來發展的結果,也可能是這樣:多少年以後,這一次沒有列入的人中間,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比列入的人發展得更好一些。”

陳雲作出說明後,薄一波、李先念、譚震林等人也認為:這是一個團結的名單,把我們黨從七大以來成長起來的力量,把在政治上成熟的、可以在各方面獨當一面的各方面的工作同志吸收進來了;這個名單的提出,證明我們的黨是成熟的。

(楊明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