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近平的開拓創新遇上馬英九的因循守舊

中共「十八大」將於今日上午九時開幕。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會,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於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由於對台工作在中共的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因而中共「十八大」也必然會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一主題,緊緊抓住爭取台灣民心這條主線,排除幹擾,克難前行,不斷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繼續開創對台工作新局面,為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積累更有利的條件。因此,中共「十八大」也受到台灣政壇和輿論的高度關注。連日來,從舉辦研討會到一些政壇人士及專家學者都紛紛發表談話,在在展示了中共「十八大」在台灣地區的政治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昨日,中共「十八大」新聞發言人蔡名照在「十八大」新聞發布會上,回顧了「十七大」以來尤其是二零零八年五月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之後指出,實踐證明,中央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是正確、行之有效的。大陸方面將保持對臺方針政策的連續性,繼續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張,以持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以廣泛團結台灣同胞為主線,鞏固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築牢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繼續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進程。蔡名照又表示,大陸方面將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兩岸協商進程。當前協商的重點仍然是經濟合作,特別是要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後續協商,爭取早日取得成果。同時雙方還可以就兩岸的文化、教育、科技、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進行協商,作出安排。蔡名照強調,至於兩岸間的政治議題,這是客觀存在的,遲早要面對。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為今後共同破解政治難題不斷創造條件,積累共識。

以中共發言人作風的嚴謹及注重口徑統一的做法,及「十八大」報告已於日前提交中共十七屆七中全會審議,因而蔡名照的上述這段談話內容,就將會是胡錦濤今日向「十八大」所作報告中有關台灣工作的基調,即使是蔡名照未能全部闡述,也已是「八九不離十」。

從蔡名照透露的內容看,中共中央雖然仍將兩岸協商的重點擺放在經濟合作範疇,但也希望能尋求突破,擴大戰果,擴展到文化、教育、科技、環保等領域,並呼應馬英九曾經提出的「先經後政」次序,推動進行兩岸政治協商。這端的要看客觀環境條件,尤其是馬英九的態度,因為急是急不來的。但也不能因此而陷於被動,還是應當創造條件,促使馬政府的態度發生轉化。因此,蔡名照的「不斷創造條件」,就飽含了唯物辯證的道理。

對此,曾任「陸委會」主委和「國安會」秘書長,因而對北京的戰略意圖及思維定勢頗有研究心得的蘇起,在前日的一個論壇就指出,大陸對美關係、對台關係都已到瓶頸,對台方面,習近平接班後不會「胡規習隨」,一定會有新思維,會主動出擊,不會再配合台灣作為,對美關係將是一大挑戰。蘇起又指出,臺灣現在面對大陸新局面,政治與政策準備都不夠;臺灣朝野到現在還在吵吵鬧鬧、原地踏步、漫,政治層面準備完全沒有;對於習近平上任後的作為研判與因應,也準備不夠,他期待馬政府能儘快啟動二軌的對話,不要再拖。

由於蘇起是一位對大陸情勢頗為用心進行研究的專才,也是「九二共識」這個概念的提煉者和提出者,因而他的這個觀察,應當是符合習近平接班後在對台工作方面的思維及作為的。一句話,習近平的對台思維,將會是在傳承胡錦濤「和平發展」的思路的同時,必會有所創新開拓,隨時尋求新的突破。

開拓創新、尋求突破,這正是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傳留給他的寶貴政治遺產。這就像《紅燈記》的唱詞那樣,「爹爹留下無價寶」。實際上,習仲勳當年獲得平反後的首個職務是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他在進行調查研究之後,響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號召,向中央提交要求批准創辦經濟特區的報告。這在「左」毒尚未來得及完全消除的當時,是多麼地需要有膽色。而鄧小平對該報告的一句「殺出一條血路」的批語,更是顯出這項「前無來人」事業的開創性及艱钜性。。

幾年後,習近平被調到也是經濟特區的廈門市任副市長,正式傳承其父親所開創的事業,並為之附加了更深一層的涵義。——當時大陸的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是面向香港,珠海是面向澳門,汕頭是面向華僑眾多的東南亞,廈門就是面向台灣。此後,習近平就與對台工作結瞭解不開的緣分,這就如同蘇起所說的那樣,「習近平過去在福建待了十七年,浙江待了五年,上海半年,全是台商最多的地方,因而他比大陸任何一位領導人都知台,一定一有套系統的想法;未來十年大陸對台工作不可能一直維持現狀。」也就是說,必會有新的作為。

蘇起上述這番話的精髓,是在於「不會再配合台灣作為」。這就點出了問題所在。但在台灣,無論是內部經濟作為還是大陸事務作為都正處於「瓶頸」狀態的馬英九,卻仍在「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就在蘇起發表上述談話的同一日,馬英九也出席了一個論壇,他在陳長文詢問其對「國統綱領」三階段進程的看法時,竟然顧左右而言他,絲毫不提「國統綱領」,只是強調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兩岸以對等、互信、尊嚴的方式交流。而馬政府在兩岸工作要做的三件事,就是「深化擴大兩岸交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全面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且,他還強調,若他到大陸訪問,就只有「中華民國總統」一個身份,「不可能是馬教授或馬主席」。

好一個因循守舊本性的大暴露,馬英九不但還是停留在那「三個重點」,及「不統、不獨、不武」,而且也以「中華民國總統」製造障礙,不再尋求突破。因此,除了「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是「新賣點」之外,與過去四年來已經進行的兩岸事務工作相比,沒有什麼新意,甚至是是比過去四年還要低格。馬英九即使是對「政治協商」有所顧忌,也應該在其他領域有新突破吧?何況,兩岸應進行「文化ECFA」談判,還是他的老友兼心腹劉兆玄提出來的。

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馬英九前幾天在談及「九二共識」時,還在大談他有份參與研擬的「國統綱領」及「國統會」的「關於『一個中國』涵義」;但當前天陳長文詢問他,會否按照「國統綱領」所定下的進程,進行兩岸政府磋商及統一談判時,卻又拒絕作答了。這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以至是「功利主義」的作風。當對自己有利的就拿出來大談一番,當看到不利自己的就不提不說。「國統綱領」本是向前看、有前瞻的政治文件,根據台海之間的政治現實設計了兩岸交流以至統一的三個階段。現在第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就應進入第二階段,趁著中共「十八大」可能會提出新思維的機會,搶先提出台方的因應措施,以搶占制高點,爭取主動權。否則,在習近平推出新思維之後,自己才匆忙回應,就將陷於被動,反而失去先機,處於下風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