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事務在穩健前進中或將有適度變革 澳門事務在穩健前進中或將有適度變革

如同中共「十八大」後,中國政治生活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人們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著憧憬那樣,在澳門特區踏入第十四個年頭之際,澳門特區的政治生活可能也將會發生某些變化,亦即在穩健發展中求變。其中,既有屬於澳門特區高度自治範疇的特區政府的一些政策調整,也有屬於體現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管轄權的某些人事調整。

在澳門特區政府政策調整方面,特首崔世安昨日在澳門特區成立十三周年慶祝酒會上的講話中,就有所披露。盡管這個講話中所談到的特區政策將會在新的一年裡實施的政策措施,大多是屬於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例行詞組語句,但其中還有一些內容,是與以往有所不同的。 

其一、是崔世安提到,「我們將藉著明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舉行十週年的契機,進一步支持本地企業向內地和葡語系國家提供優質的中介服務。」這顯示澳門特區政府將會籍著澳門與葡語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有著密切聯繫的優勢,積極配合中央政府號召大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中介內地國有及民營企業到葡語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投資。實際上,今年八月底,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分別會見香港中國商會訪京團時,就勉勵香港中國商會秉承「服務國家,繁榮香港,惠及全球」的辦會宗旨,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特殊地位和資源優勢,積極配合國家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當時本欄就曾連發三文,評議認為澳門特區的企業家也應當充分發揮澳門與葡語系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的關係密切的優勢,利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平臺橋樑,為協助和推動內地企業「走出去」,前往葡語系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投資發展,積極配合國家的「走出去」發展戰略,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以反哺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支持。實際上,由於香港的貿易夥伴大多是英語國家或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市場,因而也就忽略了其他語種國家和市場,而澳門則正好是可以填補這個空缺。而澳門與葡語系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的關係密切,澳門特區也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秘書處的所在地及會議地點,就正好是發揮這一優勢的有利條件,澳門特區確實是應當在這方面承擔著更大的責任,作出積極的貢獻。

其二、是「我們將深化研究並逐步處理部門職能重疊的問題,開展施政績效評估。」這就顯示,崔世安在競選特首時,對部分特首選委會委員提出的行政法務司和社會文化司所承擔的政務較多較複雜,為了提高這兩個司的行政效率和品質,應分別將其分拆為兩個司級單位的建議,在經過三年來的管治,已經走上正軌並逐步積累治澳經驗之後,將會作出正面回應,並付諸實施。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的「十幅墓地」訴訟,按照官民各方輿論的矛頭直指,可能會涉及到行政法務司司長的據位人陳麗敏。倘在法院審理未有結果之前進行調整,將會引發許多負面效應,各種揣測都將紛至遝來,甚至是「掩護陳麗敏逃脫責任」。因此,必須待到完成整個司法程序之後,才能進行。這樣也好,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去籌謀,並從中吸取教訓經驗,將之延伸到其他領域。在甄選官員時,必須既要重才,專業對口,更要重德。

其三、崔世安在講話中,有「瞭解民情民意,提高政策諮詢水平」,及「團結包容,自強不息」之言。崔世安上任之後,其管治權威遇到不少挑戰,尤其是「反對派」的杯葛,在二零一零年的「五一」遊行,還發生了激烈的警民衝突。但在此後,崔世安調整策略,與「反對派」展開對話,並對激烈工運團體的合理要求,包括惠澤老人的活動給予資助,結果取得料想不到的較佳效果。一方面,其實就是透過他們來推動政府的關注弱勢群體政策,使得政府的民生政策,得到更廣泛更全面的落實,除了是直接及透過傳統愛國社團實施的之外,也透過新興工運團體進行,而基本上消除了遺漏及空白現象。另一方面,也爭取到「反對派」團體的合作,至少是「政治噪音」減少,尤其是新興工運團體的遊行活動,由「武」轉「文」,較為有序和平。應當說,這是崔世安管治的一大政績。當然,也有「悖論」現象出現,那就是有幾名本來是以「文」為主軸的學界人士,為了在即將到來的立法會選舉中與「民主派」作出區隔,以爭取急進選民的選票,就效仿香港「擲蕉派」議員的競選手法,採取了極為激烈的手段,包括到一些團體或其所舉辦的活動「踢館」,這就形成了與新興工運團體由「武」轉「文」相反的變化,由「文 」轉「武」。不過,人們對此是以「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態度而拭目觀之。

曾有傳說,崔世安在當選特首之後,有鑑於相對於其前任何厚鏵,自己是「弱勢特首」,故而要順利施政,就必須爭取到中央的支持,這就必須尊重中央的領導。因此,從崔世安講話中的字裡行間,就可以看到他落實貫徹中央政府相關政策措施的態度,是頗有誠意的,包括「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臺』為經濟發展主軸,支持會展、文創等產業的成長,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等。但問題是,下面的一些官員,在這方面的政治慜感度就相對弱些。比如,在如何執行崔特首所強調的「非博彩元素」方面,各位主要官員往往口徑未能完全統一,甚至是以自己所主管的政務領域來作解讀。因此,本欄曾提出建立政務會議機制,以統一協調各位主要官員的施政方針及口徑。

至於在體現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管轄權的某些人事調整方面,從昨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赴京述職的崔世安的「陣容」中,就可見端倪。其一、「首席陪同」是張德江,使得先前政媒兩界流傳的在明年三月「兩會」後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成員調整,將由張德江出任組長之說,間接得到證實。由於張德江在出任廣東省委書記時,積極推動「九加二泛珠三角合作」,日後此一議題可能又將會大力推動,向港澳提供更大的「後方」支持。但也有香港媒體認為,張德江主粵期間,也正是廣東與香港爭當「龍頭」之時,擔心粵港澳關係將不若主張粵港澳合作的「汪洋時期」。這似是杞人憂天,因為「爭當龍頭」是「地方行為」,而張德江現在位於中央最高領導層,所謂「屁股指揮腦袋」,必會從全局出發。

其二,其他的陪同官員,如劉延東、李源潮、廖暉等,有可能就是明年三月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調整後的副組長陣容。由此,出於對海外及台港澳統戰的需要,廖暉還將會繼續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而不會受其年齡限制。這就如同當年廖承志逝世後,必須借助廖家對海外的號召力及人脈關係,因而破格連跳幾級提升廖暉接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一樣。

其三、在昨日的「區慶」酒會上,是剛抵澳履新的李剛副主任代表中聯辦上臺祝酒,而未見白志健主任,因而就有電子媒體以「卻罕有不見中聯辦主任白志健身影」作表達。而昨日習近平的會見則已「揭盅」,白志健是提前上京為崔世安赴京述職作準備,並向中央領導匯報情況。何況,這樣的安排也正好為剛到澳門履新的李剛及其未來的「轉正」安排「造勢」,這確是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