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中國元素

【新華社12月24日電】在山東濟南的大潤發超市裏,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對外漢語老師王彬正忙著選購送給學生的聖誕禮物,象徵著“平平安安”的蘋果,“心想事成”的橙子成為他的首選。

隨著中國社會文化多樣性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發展,聖誕節這個西方節日正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

“相對於巧克力、鮮花等其他聖誕禮物,這種蘋果不僅物美價廉,而且將中國的文化融入其中。”王彬說。

“以前學過‘平安’這個詞,但是不知道能和蘋果聯繫到一起。漢語的諧音真的很有意思。”王彬的學生、今年23歲的意大利小夥子魯斯蘭告訴記者,他也決定去去買一些有字的“平安果”,帶一些回去送給親人朋友,並告訴他們這有什么含義。

更有趣的是,正在山東大學研修學習的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孔子學院冬令營的澳洲學生們經過商討決定,在聖誕大餐的菜單中,他們一致同意用果木烤鴨代替火雞,彌補吃不到火雞的遺憾。

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讓更多的中國年輕人過起了聖誕節,而中西文化的交融更是讓這個原本專屬於西方國家的節日增添了從裝飾品到食物等一系列的中國元素。

在北京,聖誕節的氣氛非常濃重。各大商場和娛樂場所早早就搭起了聖誕樹,聖誕老人的畫像和Merry Christmas標語更是隨處可見。記者電話詢問了多家餐廳和KTV,均被告知“平安夜”的包間提前一週就已經被預定一空。

在西藏第一家國際性五星級酒店瑞吉酒店,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匯聚一堂,共度世界屋脊上的聖誕平安夜。烤得香氣四溢的火雞、裝飾得流光溢彩的聖誕樹、滿面笑容的聖誕老人……這些傳統的西方聖誕食物受到了藏族民眾的歡迎。

“這裡的食物非常美味,過聖誕節很開心。無論是西方的節日,還是中國的節日,都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西方的平安夜和西藏的轉經一樣,都在祈福平安健康。”藏族女孩曲英說,在聖誕節給所有朋友都發了平安夜的短信。

在珠海拱北、橫琴等各個口岸,出入境日均超過3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0%。港澳地區的聖誕氣氛吸引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前往親身體會,另外,澳門各商家為招徠旅客而推出的商品打折、優惠等促銷措施也使得內地居民趁機結伴出遊。

事實上,“聖誕購物狂歡”的過節形式正在逐步得到改觀。在網絡上,有人發起了“聖誕不花錢計劃”,呼籲人們在聖誕節回歸家庭。全家一起動手做飯,比比誰做的菜更好吃,全家人熄燈共同看一場溫情電影,重溫一下兒時的聖誕童話……濃濃的“親情元素”受到許多網友的追捧。

黑龍江大學學生刁超群說:“聖誕節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向家人和朋友表達感謝和問候的時刻,雖然身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我製作了電子聖誕賀卡發給他們,祝福不在形式,重在心意。”

“春節假期只有7天,基本上都用於陪家人、串親戚,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家住北京的徐瀟提前一週就和朋友約好,要在“平安夜”與大家聚餐、唱歌。“家裏老人不過這個節日,這一天自然就成為我們年輕人聚會的好藉口。”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友情在中國傳統中向來被看得很重,聖誕節在中國被定義為與朋友團聚日子,實際上是中國文化的最大融入。中國元素體現在聖誕節上不僅僅是外在的裝飾,更為重要的是從內在的習俗和意義上對其重新進行定義。

也有不少中國人將這一天定義為“愛情日”。“平安夜”的教堂,微明的燭光,渾厚的電風琴聲,哥特式的建築,與唱詩班如同陽光天籟般的歌聲交織成一幅唯美的畫面……年輕人自然不會錯過如此浪漫的約會時間和地點。

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馬曉樂說:“人們的膚色、種族有所不同,但是追求快樂和愛的感情是共通的,聖誕節就像春節一樣,提供了一個團聚、增進感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