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世界強國”的五大要件

中國正在加速補足世界強國所需的基本要件,並在經濟總量、貿易總量、資源能源生產總量、一般性的工業化能力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中國需要加緊在人均富裕程度、核心科技創新、前沿軍事技術等領域補齊“短板”,儘快實現中華崛起之夢。

成為“世界強國”的五大要件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這次大會在總結以往治國理政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人們有理由相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將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將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是中國未來的強國目標。

所謂“強國”,向來是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理論及實踐中屢被提及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重要的國際政治“術語”。例如,“一超多強”中的“多強”指的就是“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中美英蘇“四強”,也是指強國。

古往今來,雖然人們對於“強國”二字已頗多使用,但是從理論到實踐,很少有人能說清楚,究竟什麼是強國,其具體標準又是什麼。

所謂強國,亦是相對的概念,如沒有與其他國家的比較,那麼國家也就無所謂強弱。其實,正是因為這種相互比較的存在,人們可以藉此探尋,一個國家想要成為強國,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強國遍及古今中外

強國現象自古有之,有了“國家”的概念,就有了“強國”的概念,只要有“國家”,就一定會有強弱之分。

古希臘時代有數以百計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其中以雅典、斯巴達、科林斯等最為強大,它們是希臘城邦世界的強國,也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強國。後來從希臘北部山區崛起的馬其頓王國也是希臘世界的強國。在西亞地區,當時的波斯帝國是強國。在波斯帝國之前,西亞還出現過赫梯帝國、亞述帝國等強國。阿育王時期的印度、興建泰姬陵的莫臥爾帝國以及後來在西亞興起的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也都是世界歷史上的強國。

古希臘之後,地中海世界的主要強國有羅馬以及迦太基。至近代,歐洲相繼興起過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等強國,瑞典也一度成為歐洲強國。1815年,重劃拿破崙戰敗後歐洲政治版圖的維也納會議由英俄普奧主導,這四國在當時被稱為“歐洲四強”。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世界有“八強”,它們是歐洲的英法俄德意奧六國以及歐洲以外新加入強國行列的美國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奧匈帝國解體,“八強”變成“七強”,分別是英法蘇德意日美,戰爭結束時,“七強”被中美英蘇“四強”替代。

在古代,“大中國”這片土地上也有過數個強國。春秋戰國時期,在大大小小、數以百計的諸侯國中,“戰國七雄”是無可爭議的強國,“戰國七雄”中,又以秦國最強,最終,秦統一了中國。秦以後的中國歷代王朝,包括前後漢、三國、兩晉、隋、唐、宋、元、明以及康乾時期的大清,都是當時的世界性強國。

一個相對性很強的概念

雖然強國頻繁出現在世界歷史進程之中,也一直是國際關係研究者的寵兒,但是,在界定強國時,國際上普遍缺乏具體的規定性,這是因為,很難採用具體的、嚴格的量化指標。

一個國家是否為強國,不但取決於其自身的規模(如土地面積、人口數量等)、實力(如經濟總量、軍隊和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等),更取決於它與其他國家的比較值。因此,強國是個相對性極強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國與國之間沒有比較,就無所謂強弱。

古代希臘世界的雅典和斯巴達,其領域不過是一座小小的衛城加上城郊的一小片領地,總人口不過數萬人,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實力上,都無法與後來的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相比,然而,它們卻是希臘世界的強國,因為希臘世界的其他城邦國家比它們更小、更弱。

今天,希臘幾乎統一了古代希臘世界全境,其絕對規模、實力與能力要比古代雅典、斯巴達強大得多,但在當今的世界,希臘只能算是小國、弱國,因為它相對於歐洲的德英法及歐洲以外的美中日等,在國家規模、實力等方面,完全不在同一個量級。

判斷強弱的依據

儘管強國具有相對性,儘管界定強國難以採用固定的、絕對的量化標準,但通過對相關國家進行比較,也可以從中總結出成為世界強國所需的基本條件。

冷戰時期,國際理論界一度盛行用計算綜合國力的方式來界定強國的標準,並試圖以相關標準在世界100多個國家中篩選出強國,對其進行綜合國力排名。這些計算方式,包括美國人創立的“克萊因方程”、德國人創立的“富克斯國力方程”、日本綜合研究所的“德爾菲法調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課題組的“綜合國力評估方法”,等等。

這些計算方式雖然千差萬別,但都萬變不離其宗——不外乎器物層面分析和精神層面分析。從這兩個層面來看,一國是否可稱為世界強國,可依據五大要件來判斷。

其一,國家的規模,也就是“克萊因方程”中的“基礎實力”,主要包括國家人口總量和國土面積等指標。

一國人口多、國土面積大不一定天然就是世界強國,如清末的中國。然而,世界強國一定要以人口和國土規模為基礎,這些要素一定要居於世界前列。這就是說,像瑞士、新加坡這樣的國家,不論其技術如何先進,經濟如何發達,都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因為其規模太小。

其二,經濟能力,包括GDP總量、人均GDP,以及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如糧食產量、能源資源產量、鋼產量、發電量,等等。

GDP總量和人均GDP反映一國的財富情況和富裕程度。通常情況下,強國一定是財富多、比較富裕的國家。但富裕的國家不一定天然就是強國。比如,瑞士、卡塔爾算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其人均GDP世界排名遠高於中國、俄羅斯等國,甚至也高於美國、日本及歐洲的德法英等國,但它們不是強國,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這是因為,不能脫離國家規模來孤立地談富裕程度。

其三,科技發展水平,包括工業化水平,科技創新能力,科技隊伍的規模和質量以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計算機、電子、軍事科技等前沿領域的發展狀態等。強國在科技領域一定要居於全面領先地位,如美國、英國、俄羅斯等。

其四,軍事能力,包括軍隊的數量和質量,軍事裝備的發展水平,軍事指揮能力和軍隊的實戰能力,等等。軍事能力是衡量一國是否強大的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要件。

作為強國,其軍隊一定要有一定的規模,軍事裝備一定要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還要有先進的飛機、戰艦、坦克等裝備,並有出色的情報能力、組織指揮能力和遠程投放能力。而這些,又與國家的基礎實力、經濟能力以及科技發展水平密切關聯。

其五,國家的戰略意志,包括國家領導人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這在前述國力評估的各種方程式中,屬於精神層面的要件。通常情況下,強國一定要政治統一、上下一心,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民眾,都要有成為世界強國的要求和自信,並以爭當世界強國為國家目標。

強國興衰的根本原因

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曾走馬燈般興起過難以數計的強國,又走馬燈般消亡過難以計數的強國,強國的興衰,已成為一種歷史常態。

在古代的地中海世界,雅典、斯巴達衰亡後繼之興起的是馬其頓王國;迦太基的衰亡與羅馬帝國的興起是同一過程。在近代歐洲,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衰落,隨後荷蘭、英國、法國崛起。二十世紀上半葉,德日意的失敗和英法的衰落烘托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而二十世紀下半葉,蘇聯解體又反襯出美國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

強國為什麼不斷更替?表面上,原因是戰爭。羅馬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迦太基一躍成為地中海霸主;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從而開拓出“日不落帝國”;美國通過參加兩次世界大戰成長為世界超級大國……

但真實的原因要複雜得多。嚴格地說,戰爭的勝負不是強國興衰更替的根源,而是結果的一部分。實際上,導致強國興衰的根源,是其作為強國的基本要件已發生變化,包括基礎實力、經濟能力、科技水平、軍事能力的消長以及戰略意志的變化等。

中國需補齊的短板

按照前述指標,目前公認的世界性強國主要有美、中、俄、德、英、法等。此外,還有一些可稱為地區強國或中等強國的力量,如中東的土耳其、伊朗,非洲的尼日利亞、南非,亞太的印度、澳大利亞以及美洲的巴西等。但從目前來看,由於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國綜合實力會此消彼長,這又會導致強國排行榜不斷發生變化。

印度、巴西因其“基礎實力”強,規模大,發展潛力大,今後占世界GDP的份額會繼續增長,有可能進入世界性強國的行列。英、法,甚至德國、俄羅斯等,因其國家“基礎實力”和長期發展條件不及中美印巴等,有可能向地區強國、中等強國或者二流強國的地位退化。這樣一來,世界強國的隊伍將由西方向非西方轉移,這將對國際格局和國際政治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因國家規模大、基礎條件好,歷史上曾長期名列世界強國榜,如秦、漢、唐、宋、元、明及前期的清王朝等,都曾是歷史上可與羅馬帝國比肩的世界強國。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中國由於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滯後,特別是軍事能力衰弱,逐漸淪為積貧積弱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朝鮮戰爭後,中國逐漸獲得應有的國際地位,重新位居世界強國之列。二十世紀70年代,中國曾是“多極”中的“一極”,是中美蘇“大三角”中的“一角”。冷戰後,中國是“一超多強”中的“多強之首”。近年來,中國又被人列為“G2”或“G3”之一。

然而,中國的強國地位一直是有“短板”的,有些“短板”還很嚴重。比如,新中國成立之初,“短”在經濟實力、科技水平和工業化水平等普遍落後,現在,則“短”在人均富裕程度不高、國家統一尚未實現、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