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低估民進黨的破壞力

民進黨的社會基礎相當穩定,從“本土性”和“民主化”兩個層面看,民進黨都比國民黨具有優勢,美國不會放棄對它的支持。

在大陸和臺灣的政治話語中,民進黨通常是一個帶著衝突和鬥爭元素的政黨,它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幾乎扮演消極和反面的角色。令人記憶猶新的是,2008年民進党因陳水扁的失政敗德丟掉政權,2012年“大選”因轉型的限制再次與政權失之交臂。兩度挫敗使民進党尋求重新執政之路更加艱難,在兩岸關係中所發揮的作用亦更趨複雜。

邊緣化的危機加深

在臺灣政壇,權力是資源的基礎,“贏者全拿”是政治博弈的通則。根據臺灣地區法律規定,兩岸政策是臺灣領導人的專屬權力,主政的國民黨和馬英九是臺灣當局兩岸政策的決策者。民進黨雖以在野的身份發揮監督職能,但遠離政治決策的核心,根本難以插足兩岸事務。

對民進黨來說愈加嚴峻的事實是,中國大陸始終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通過與國民黨展開合作推動政策入島,對臺灣內部的政經影響力全面擴大。比如,近些年來大陸持續性開展對台採購,開放大陸遊客以組團或個人遊的方式赴台觀光,通過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進一步密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啟動和擴大大陸資本入島投資,等等。幾年來,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到臺灣島內多數民意的積極回應和支持。在這一過程中,民進黨不僅貢獻甚少,反而多方杯葛,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趨勢愈來愈遠。

在今年年初的“大選”中,具有非典型民進党性格的蔡英文以80萬票的差距輸給連任的馬英九。選前,島內眾多工商界重要人士挺身而出支持“九二共識”,使國、民兩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差異空前凸顯,形成強烈的對照。儘管蔡英文和民進黨拋出所謂的“臺灣共識”,提出穩定兩岸關係的預期,但終難化解島內民眾對其重新執政可能損害兩岸和平紅利的疑慮。在選戰後期,連美國都通過不同渠道向島內傳遞支持馬英九連任的信息,顯見美國對民進黨執政後在意願和能力兩方面無法穩定兩岸關係的擔憂。

雖然蘇貞昌接任民進党主席後在兩岸政策上顯示出彈性和務實的姿態,但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困境卻是結構性的,在“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壓力下不可能廢除“台獨黨綱”,真正走出“台獨”的桎梏。選後,民進黨關於兩岸政策調整的聲音始終雷聲大、雨點小,缺乏強大的推動力,內部無法形成一致意見。未來即使有所調整,也只會是策略性的動作,在核心的“台獨”問題上不會後退。

幹擾破壞兩岸關係的能力仍不容小視

從民進黨的發展史來看,民進黨從1986年成立至2000年實現執政為其快速成長期。2000年至2008年連續執政期間,在經濟發展困境和兩岸關係停滯乃至倒退,特別是後期陳水扁家族弊案爆發的情勢下,民進黨遭遇建黨以來的最大危機,並最終在民意的聲討中失去政權。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迄今,民進黨在經歷了歷史性的低潮後進行調整,逐步實現止跌回升,目前仍是島內最具實力的在野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對民進黨幹擾破壞兩岸關係的能力仍不容小視。

第一,民進黨的社會基礎相當穩定。通常來說,臺灣藍綠政治版圖約為55%∶45%,民進黨較為穩定地擁有約四成五的支持率。長期觀察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變動趨勢的臺灣遠見民調中心今年3月調查結果顯示,15.3%的人贊成臺灣應該儘快獨立(“急獨”),9.2%認為先維持現狀再走向獨立(“緩獨”),兩者合計為24.5%;40.1%的人認為應先維持現狀再看情形決定,14.6 %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狹義的維持現狀合計為54.7%);4.4%認為先維持現狀再與大陸統一(“緩統”),5.4%表示臺灣應該儘快和大陸統一(“急統”),兩者合計為9.8%;另有10.9%沒有明確表態。從該組統計數據可知,島內民意主張維持現狀者居多,但“趨獨”比“趨統”更為嚴重。這與民進黨主張“台獨”的意識形態具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儘管十年來民進黨經歷了執政無能和貪腐的雙重打擊,但綠營支持者並未就此潰散。猶如當年不少民進党支持者寧願“肚子餓扁也要挺阿扁”,現今綠營民眾基於對馬英九執政的不滿、對大陸對台政策的疑懼以及對民進黨長期的情感歸依,仍舊是民進党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

不可否認,不少政黨認同感低的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台獨”路線心存懷疑。然而,近些年來民進黨刻意淡化“台獨”屬性,塑造走中間務實道路的形象,著實欺騙了一些人。況且,馬英九當局在進入第二任期後,執政疏失不斷,民生問題突出,使國民黨一向引以為傲的治理牌面臨失效的困境,這些都給民進黨借機炒作以擴大社會基礎提供了機會。

第二,民進黨在“本土性”上仍有一定優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本土化”思潮的發展,推動著臺灣政黨競相提出“本土論述”,以彰顯其“愛臺灣、顧臺灣”的價值取向。

相對於外來政黨的國民黨,民進黨是臺灣社會孕育產生的本土政黨,在身份上更貼近臺灣。加之上世紀90年代,“本土化”與“民主化”相互作用,使民進黨穿上“反對權威、爭取自由民主”的外衣。因此,從“本土性”和“民主化”兩個層面看,民進黨都比國民黨具有優勢。

時至今日,“本土”和“民主”在臺灣政治上的表現形式已不同於上世紀90年代,它更直接地與所謂的“主權”、“自決權”、“自主性”概念等聯繫在一起。民進黨喪失政權後無法再利用行政手段推行“法理台獨”,但仍然抱著“事實台獨”的立場不放,鼓吹“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現狀的改變必須交由2300萬臺灣人民公投決定”。民進黨將“本土”與“民主”合二為一的策略,逼迫國民黨、馬英九在兩岸關係論述上不斷朝綠營靠攏,這反過來又映襯了民進黨主張的“正當性”。

第三,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制衡力量有所增強。在藍綠對峙的政治生態下,“立法院”的政黨實力對比直接關係到台當局的施政效率。在當選的第八屆“立委”中,國民黨從上屆的81席降至64席,民進党則成長到40席,佔據了超過1/3的席次,加上台聯党的3席,綠營的整體實力明顯增強,而以下兩種情形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態勢。

一方面,馬英九當局推行的改革與民意存在脫節現象,在很多政策上不能獲得黨籍“立委”的全力支持,“立委”在選區民眾的壓力下對一些重大政策消極辯護甚至表示反對。另一方面,相對於民進黨“立委”草根性強、敢於衝撞,國民黨“立委”顯得理性、溫和,不善於在“立法院”以抗爭或反抗爭的方式為法案護航。

近來,島內民意對馬英九執政不滿的集聚,為民進黨在“立法院”訴求對抗路線提供了倚借,同時放大了其政治效應。“美牛事件”僅僅是一個縮影,隨著兩岸談判逐步走進“深水區”,攸關兩岸雙方利益的難點問題將會陸續暴露,民進黨對兩岸議題的監督只會更加苛刻,大陸在這方面應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第四,民進黨在地方縣市仍有較強的實力。在臺灣,縣市長主要負責地方施政,對地方治理具有較大的自主性。目前,國民黨在島內大多數縣市執政,民進黨只在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執政。雖然國民黨穩定領先,但民進黨掌握了整個南部地區。特別是隨著高雄市、台南市“南二都”改制後,原有的鄉鎮長全部改為官派的區長,民進黨對基層政權的控制力加強。按照民進党主席蘇貞昌的說法,民進党目前尚難突破過半的政治版圖,但控制著五個“直轄市”議員中的130席,占比為41%;在鄉鎮市長一級占比亦有16%。

2008年丟失政權後,“地方包圍中央”是民進黨尋求再起的重要策略。為此,民進黨加強了地方上的組織建設,尤其注重通過執政縣市下放資源,收編地方派系和樁腳,鞏固基層實力。反映到兩岸關係上,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在兩岸交流大潮中和經濟利益的趨動下已無法拒絕與大陸溝通互動,但意識形態的禁錮和“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牽制卻讓他們對大陸始終保持戒心,給大陸做臺灣南部人民工作造成一定阻礙。

第五,美國不會放棄支持民進黨。今年,民進党曾上下強烈反對帶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臺灣,給美國與民進黨的關係蒙上一層陰影。然而,美國對民進黨的戰略是穩定的、清晰的,即美國需要民進黨在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中充當平衡者的角色。

一方面,維持民進黨的實力可以防止國民黨“一黨獨大”和藍綠實力失衡,從而保持和鞏固美國幹預臺灣政局發展的能力。另一方面,美國看重民進黨一貫的“倚美抗中”立場,利用民進黨這一杠杆可以抵禦中國大陸的和平統一戰略,拉住國民黨防止其過度“傾中”。

就民進黨而言,其目前正在籌劃恢復駐美代表處,尋求發展與美國的互信、互動及合作關係。美國對民進黨的支持及民進黨的親美姿態,將便於二者在因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勢中達成某種一致立場,共同對付中國大陸崛起,以及大陸方面對臺灣社會日益擴大的影響。

(汪曙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