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

2012年9月19日,馬英九當局宣佈已屆70、大半生都在“駐外”的現任“駐美代表”袁健生接替胡為真出任台“國安會”秘書長一職。袁憑借多年“駐外”經驗、人脈以及交際手腕,得到了馬當局甚至美國的認可,被藍營視為“掌中寶”,也因此成為綠營的眼中釘、肉中刺。如今,深獲美方信賴的袁出任為馬團隊擘劃執政方略的“國安會”秘書長,凸顯馬當局欲借重美國擺脫其執政困境的意圖。

“政績”斐然的“外交官”

袁健生,1942年2月1日生,貴州省習水人。1963年台海軍官校畢業後奉派留學美國後獲得華盛頓東南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袁於1974年至1979年任台駐美海軍武官。由於時值台美斷交前後,袁也“棄武從文”,從海軍轉入“外交”系統。1979年,袁轉任“參謀總長室”聯參官、“駐美代表處國會組”資深組員,1986年升任“駐美代表處國會組。組長,1991年出任台“外交部”北美司司長。此後。袁一度出任台駐加拿大、巴拿馬“大使”,1998年又回美國擔任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並於2003年任期屆滿後退休。2004年,袁獲聘出任國親聯盟“駐美代表”。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袁正武出任台“駐美代表”,從而開啟了其個人事業的“第二春”。

由於陳水扁執政後期的“烽火外交”對台美關系造成沖擊,而馬英九上臺後奉行“零意外”的對美“外交”原則,為袁健生在美國供職提供了有利環境。在此背景下,袁也充分發揮其交際長才,做事得心應手,馬當局的諸多“外交政績”都與袁的斡旋密切相關。國民党黨政高層表示,台美關系漸趨緊密,“袁健生功不可沒”。

藍營的“掌中寶”

憑借多年駐美積累的深厚人脈,袁健生成為極少數可以直接將意見傳達至白宮的台。駐外”代表,被藍營視為是一員福將。

上世紀70年代末。台美斷交後,台灣派駐美國的所謂“大使”不再“尊貴”,往往最多只能見到美國副國務卿層級官員。當時台首任“駐美代表。夏功權想見美國助理國務卿都不可能,只能和副助卿打交道。雷根總統上臺後,雖然美台交往對口層級有所提升,但也止於助卿層級。布希時期,適逢民進黨執政,蘇貞昌以民進党主席身份竄訪美國,也只能見到副助卿。陳水扁當局的“駐美代表”吳釗燮煞費苦心製造出與布希握手的鏡頭,令美方相當不快。而袁健生作為在野黨國民党的代表,卻能安排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見到副國務卿佐立克等高官。據媒體披露,袁和布希的弟弟、妹妹均有交往,早在布希入主白宮之前就已認識布希,還曾在白宮附近的亞當斯飯店請布希吃過飯,和老布希夫婦也有交往。

綠營的眼中釘

袁健生作為國民黨培養的“外交”精英,在為藍營發揮作用的同時,卻也成為民進黨的眼中釘。

2004年3月臺灣“大選”投票前夕,發生了“3‧19槍擊案”,導致原本優勢明顯的連宋陣營以微弱票數敗給陳水扁。由於選舉結果存在爭議,藍營發起抗爭。據媒體報道,時任國親“駐美代表”袁健生向美國國會議員、政要發放題為“子彈門”的小冊子,質疑“大選”廢票過多、“國安”機制啟動以及槍擊案等,讓民進黨當局頗為難堪。此後,適逢美國共和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台“外交部”邀請朝野政黨推薦代表參加,國民黨派出包括袁在內的5人出席,唯獨袁被台“外交部”以“無法接受”為由拒絕,被視為是民進党對袁的報複打擊。

2008年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後,袁健生擬任“駐美代表”之前,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突然爆料,稱袁持有美國綠卡,並公佈了綠卡卡號,迅速引發綠營批評聲浪,要求馬英九當局撤換袁。由於袁深得美方信任,最終由美國國土安全部國際事務署亞太司長包莫瑞出面澄清,稱袁已經撤銷4年前關於美國合法永久居留權的申請案,已寄給袁的永久居留卡是由於美國行政疏失所致,袁的綠卡申請被視為從未批准。此後,美方接受袁出任“駐美代表”。

執行親美路線

由於袁健生擁有近40年的對美事務經驗,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與美國國會議員助理建立深厚聯系,後來這些人有的成為美國政要,而袁也成功借助這些關系實現蕭萬長與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會面、馬英九與吳敦義“舒適”過境美國等。袁與美方高層的溝通是順暢的,是獲得美國信任的。媒體認為,馬英九讓袁擔任台“國安會”秘書長,主要有兩方面考慮。

一是意圖從台美關系人手擺脫島內執政困境,馬英九連任後,由於政策論述溝通不足,一系列決策引發民意強烈反彈,導致其不滿意度急劇上升,馬陷入疲於應對的局面。通過重用袁健生謀劃施政方略,有利馬團隊從台美關系人手,加速恢復TIFA談判,以期獲得美國在政經、“外交”、安全等方面更多的支持,擺脫島內執政困局,提高民意支持度。

二是平衡兩岸關系與台美關系。由於兩岸簽署包括ECFA在內的多項協議,兩岸關系升溫迅速。為防止美國擔心兩岸關系發展太快,消除美國對馬英九當局的疑慮,融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馬當局需要與美方溝通及時、順暢。而袁健生對美交往的背景以及與美方的淵源,能夠讓馬當局在對美關系上更加主動,更易獲得美國的支持和信任。

(陳詠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