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製造業的新形勢與新戰略

王希富

隨著澳門經濟的發展,本澳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的比例愈加增大。統計資料顯示:第三產業在澳門產業機構中所占的比重,由2009年的89.1%上升至2011年的93.6%。其中博彩業的比重由2009年的32.05%上升至2011年的44.68%;批發零售業有5.94%上升至7.76%;酒店業由4.3%上升至4.8%。但與此同時,隨著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增加值總額下跌,第二產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10.89%進一步下降至2011年的6.43%,其中建築業的比重由8.15%下降至4.88%製造業的比重由1.47%下降至0.7%。雖然說,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是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而且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必要特徵。但是經濟規律也告訴我們:正確處理好三大產業的關係,才能既有利於經濟的協調發展,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並不是說先把第三產業發展起來以後再發展第一、二產業,更不是通過削弱第一、二產業來發展第三產業,而應從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關係中來認識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性。第二產業,尤其是當中的製造業曾經是本澳的重要支柱產業,雖然近年來隨著本澳博彩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其在經濟結構中比重日益縮小,相關企業的經營也越來越受到成本、人力資源等的制約;外部則面臨激烈競爭。但是我們卻也能清楚瞭解到,澳門製造業並非是可有可無,也不是完全的危機林立,毫無發展可能。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機遇,進行轉型升級。在贏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繼續豐富和完善本澳產業機構,促進整體經濟持續多元發展。

製造業陷入低迷 風光不再

製造業曾是澳門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騰飛的主要“推進器”之一,並在相當長時間內與博彩、金融、房地產並稱為澳門經濟四大支柱產業。翻查較早時候的統計資料,1982 年,當年澳門的貨物出口金額為44.90 億元,相當於該年GDP63.61 億元的70.6% 。另按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澳門產業結構》資料,製造業佔1989 年GDP 的20.61% 。這些數字均反映了製造業在早年澳門經濟舉足輕重之地位。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製造業更是作為澳門第一經濟支柱,並由此促進了本地的銀行、保險、貨運等多個服務行業的加快發展,以及建立了澳門與海內外多個地區的對外貿易投資合作聯繫,這些都為澳門近二十年來服務業為主體產業結構的形成,以及其後構建區域性商貿服務平臺打下了基礎。

後來,由於紡織品配額取消等多方面的因素,過往澳門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逐漸減少,不少企業遷移到鄰近地區發展,本地製造業規模持續萎縮。從出口貨值統計資料來看,雖然在紡織品配額取消初期曾對出口帶來影響,也在其後有所恢復。但是,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導致歐美等傳統出口市場需求急降,對澳門出口造成直接的影響,2009 年全年本澳的總出口貨值同比大跌52.1% 至76.7 億元,創1985 年以來的最低出口貨值。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製造業在澳門經濟產值中的比重已下降至不足百分之二。而且製造業從業員亦持續減少,令到原本就舉步維艱的製造業雪上加霜,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調查顯示,2011年第三季末,製造業的有薪酬雇員共11,809名,比同期減少13.2%;其中制衣業(4,528名)和紡織業雇員人數(804名)分別大幅減少29.1%和28.7%。雇員流失率亦高於飯店飲食業、保險業、金融仲介服務業和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達到7.9%。

當然,從整體沿革上看,本澳製造業正處於低潮期。而且也面對不少的困難,但是卻不能忽略,在困難之內亦逐漸開始蘊含新的機遇。2012年,本澳全年出口貨值為81.6億元,按年上升17.1%,成為2011年工業產值及收益5年來首度回升後的延續。

新形式下的新機遇

業界普遍人日,本澳製造業是“危”和“機”並存。所謂的“危”最主要的是指受到環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國際經濟復蘇的過程難以預料,預期國際消費市場亦可能出現萎縮。澳門製造業亦不能“獨善其身”。而所謂的“機”則完全是本澳業界自己努力所創造出來的,雖然過往已經在一段時間內不得不面對成本上升等壓力,但是本澳業界並未因為壓力而降低要求,始終將產品的品質放在首位,現時這一當初明智的堅持,正在逐漸轉化為效益。越來越多的客戶和消費者在瞭解和認識到澳門產品後,紛紛給予好評。以廠商會在大三巴旅遊文化中心設立的“MinM”(Made in Macau)專賣店為例,現時店內所銷售的食品、酒、首飾、服裝等“澳門製造”產品,銷量正在以每月10%至20%的速度快速增長,得到市民和廣大遊客認可。

另外,不得不提到“活力澳門推廣周”對澳門製造的促進作用,從統計情況來看,參與推廣周活動的本澳生產企業所攜帶之產品均可在1至2天內銷售一空,而且亦促成本澳廠商與內地的合作,拓展了市場和發展空間。據調查顯示,不少的內地旅客越來越多的對“澳門製造”具有信心,認為其是品質的保證。而打上“澳門製造”標籤的產品即使價格較內地同類產品高20%左右,亦難阻礙消費者對澳門產品的選擇。

再從本澳內部來看,製造業雖然近年來在博彩旅遊業大發展過程中,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大量流失,雇員薪酬亦不斷攀升,但是隨著政府在人力資源政策上的調整,已經在外雇審批等方面儘量支持製造業的發展,這一點亦得到業界的支援的贊同。但是從業界人力資源的流失率來看,這方面的支持還是應該有所加強。

而且行政長官也在立法會明確表示,當局支持製造業保留下來,將通過多項計劃繼續支援製造業融資及降低成本。他認同廠商會提出對澳門製造業產品採取傾斜性的支援方式,特別在公務採購方面可以適當支持,在公開招標中,可以考慮綜合評分時,對澳門製造產品適當加分,從而鼓勵本澳產品能在市場上佔一定份額。此外,在實際工作上,政府亦繼續積極協助本澳企業外出考察,尋找商機,並調整中小企業援助計畫的援助貸款上限。這些都為製造業界發展帶來利好影響。

另外,就製造業本身而言,亦具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優勢,那就是製造業界一般都是自置物業,一般不會受到物業租金上升的影響。

其實,不管是內部優勢還是外部利好,本澳製造業要想把握機遇,實現再次發展,關鍵還是在業界企業本身。而面對新的內外形勢,業界亦應在發展策略上作出調整,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發展策略:轉型與品牌並重

澳門廠商聯合會理事長崔煜林早前在中華總商會所舉辦的“2013年工商業座談會”上指出,結合中央政府對澳門的支持、特區政府的全力配合及澳門獨立關稅地區的優勢,認為澳門製造業有其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正如前面所言,要把握發展的機遇和空間,關鍵在於企業的轉型升級,無論是從自身管理,還是新技術的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等都必須根據市場的需要,前瞻性的進行佈局。這些都是已經被實際所證實的,無需贅言。

結合本澳實際情況,澳門製造業轉型過程中還宜與旅遊業相結合,發展工業旅遊。因為澳門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也是澳門經濟社會過往興衰跌宕的縮影,若合理開發利用相信是有其旅遊價值的。比如,利用現時眾多工業大廈閒置的廠房,設立生產線,向參觀者介紹產品的生產流程,即時生產獨有的產品,或由參觀者直接嘗試生產。此舉即可讓參觀者更清晰瞭解澳門製造業發展歷程,亦讓中小企業商會有機會分享旅遊消費的商機,而且還可提高參觀者對本澳製造業產品的好感和信任度,為將來擴大生產,佔領市場做下鋪墊。

其實,澳門製造業的產品除供應本地市民外,最龐大的消費物件莫過於每年近3000萬的旅客,以及對內地市場的開拓。而本地產品要更好的走出澳門,品牌與商標戰略就必須提到相當高的位置上。比如,本地始創的“豆撈”火鍋在內地各省市有過百家分店,但是卻被內地企業註冊,令本澳企業權益受損。因此,在企業自身提高品牌戰略意識的同時,政府也應提供協助,幫助本澳中小企業在內地等進行商標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