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對大陸態度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對兩岸關係政策的態度,先是以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但卻將其功能由原先謝長廷建議的「民共交流平臺」變成「神仙談話會」,並食言拒讓謝長廷出任其主委,而是由自己出任主委為標誌,被人們形容為「拒中」;後是以其訪問日本時,攻擊兩岸雙方對釣魚島問題上所採取的正當行動是「蓄意挑釁」、「只會引起不必要的緊張」,並聲稱「台灣和日本的核心利益一致」,因而要與日本「建立夥伴關係」,「台灣應該與美國、日本、南韓等建立民主同盟」,以圍遏中國大陸為標誌,被人們形容為「抗中」。因而遭到島內輿論的強烈批評,指責他正在討好「台獨」基本教義派,距離「縮短最後一裏路」的目標越來越遠,不利於民進黨的重新執政大計及台海和平。但在最近,似乎是「事情正在發生變化」,民進黨「蘇記中央」悄然出現了一些政策微調的跡象。不過,這是否就代表著蘇貞昌要對自己的兩岸政策態度進行一番「否定之否定」,則需等待日後的實際表現來檢示。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悄然發生微調的跡象之一,是在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昨日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中反映出來的。他透露,民進黨中央正在評估,以「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的名義(民進黨智庫)與中國大陸的專業智庫共同合辦學術研討會,蘇貞昌主席並未反對民進黨智庫與中方智庫及學界接觸。如果這個計劃落實成真,將是民進黨與中國大陸智庫第一次面對面、展開「二軌」對話。洪財隆還強調,「新境界基金會」與中國大陸智庫合辦學術研討會,是全方位對話,不會只有政治議題,民進黨更希望與中國進行社會議題的對話,包括民主與人權議題。民進黨希望,除了大陸涉台研系統的半官方智庫外,希望與更多的大陸專業性智庫進行接觸。

按照洪財隆所言,雖然民進黨要以「新境界基金會」為平臺,與中共的專業智庫共同合辦學術研討會,尚未達致「黨際交流」的層面,但也是民共兩黨智庫的正式坐下來進行接觸交流,屬於制度化和規範化的模式,而完全不同於以往只有民進黨的個別黨員前往大陸,以參加各種議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或與涉台機構、智庫座談等「遊兵散勇」式的個人行為。而這樣的交流形態,正是謝長廷提出來的。不過,也並非完全按照謝長廷的建議進行,因為按照謝長廷的設想,是由「中國事務委員會」作為與中共進行交流的平臺。不過,似是洪財隆所透露的方式,比謝長廷的設想更為合理,而且也更靠近「國共論壇」的模式。

實際上,「國共論壇」的國共兩黨共同主辦者,國民黨方面是其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中共方面則是中台辦屬下的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國民黨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成立的初衷,是在二零零零年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後,為了「養起」不獲民進黨當局使用的原黨籍政務官,或是不願為陳水扁政府效勞的原政務官,並讓他們能夠繼續跟進台灣地區的發展態勢,發揮「影子內閣」的功能。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雖然其中一些研究人員重新「出山」擔任政務官,但仍然繼續發揮黨的智庫作用。

而「新境界基金會」也是民進黨的智庫,與國民黨在野時期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也「養起」了一些「失業政務官」;但卻又不能完全等同於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因為整個國民黨就只有這麼一個黨營智庫,而「新境界基金會」雖然確是民進黨的狀況,但卻是以服務於當任黨主席為主,黨主席的個人色彩甚濃,而且民進黨內各位「天王」,包括蘇貞昌自己及蔡英文、謝長廷等人,都有自己的智庫,也都各自「養起」了一批「失業政務官」,因而其「含金量」及能量就不如國民黨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但即使如此,民進黨倘真的是要以該智庫作為與中共智庫進行對面「二軌」對話的平臺,也不失是一個好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中央有此設想,是受到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平潭兩岸關係研討會上,首度透過今年年底前兩岸相關智庫將舉辦「和平論壇」的談話的啟發和感染,而作出的回應,因而民進黨也有可能會在先行以「新境界基金會」與大陸涉台智庫進行「二軌」對話,鋪墊好氣氛之後,再接再厲,再以「新境界基金會」的名義,參加「和平論壇」。倘此,就將會形成「紅、藍、綠匯合」,以至是「橘」、「黃」都參加的「和平論壇」,不但是突破過去「國共論壇」的格局,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里程,而且也可達致「綠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超越國民黨,不讓國民黨壟斷兩岸關係的話語權。倘此,民進黨就將邁出「縮短最後新一裏路」的關鍵一步。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悄然發生微調的第二個跡象,是蘇貞昌主席前日開始低調前往新加坡訪問,據說行程中有與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等人會面的安排,不排除將會邀請李光耀家族作民共之間的調人。實際上,據民進黨內消息透露,蘇貞昌今年二月間出訪日本時拋出「民主同盟」的議題,被中國大陸解讀為「抗中」的不友善態度。這就使得他不但是違背了民進黨中央通過的蔡英文「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中所揭櫫的「縮短最後一裏路」的結論,而且也給自己製造了明年黨主席選舉時遭到黨內「和中」派參選人圍攻的危機。因此,他雖然表面上還是「死鴨撐飯蓋」般強硬,但私底裏卻是希望能夠和緩與大陸的緊張關係,並修改自己的不合時宜形象。而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李光耀是重要的兩岸調人,曾發揮過別人不能替代的作用,因而「汪辜會談」就選擇在新加坡進行。倘若蘇貞昌會見李光耀確實是邀請其作民共兩黨的調人的話,是找對了人。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悄然發生微調的第三個跡象,是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昨日說,「兩岸政治體制不同,中國還在威權統治,兩岸政治對話還需要時間,目前沒有政治協商基礎。」雖然此說仍是拒絕進行兩岸政治協商,但表達方式並非是以往使用的完全否定態度,而是「目前沒有」,為未來或將會有政治協商預留迴旋空間。這與馬英九近日所說的「目前沒有進行兩岸政治協商的基礎」,已經趨近。光就這一點,民進黨已向國民黨靠攏。

或許,「蘇記」民進黨中央的這一系列微調,使得謝長廷改變了自己的評價,從前日才剛剛抨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失敗的,應檢討」,到昨日迅速調整為「二零一二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敗選,就是人民認為兩岸政策有問題,民進黨應該檢討,也已經檢討」,增補了一句「也已經檢討」。

當然,即使是有著上述的一系列微調,也並非等於是蘇貞昌已經調整大陸政策,而只是為了迎接明年五月的黨主席選舉而作出的選舉策略。在成功挫敗向他挑戰的「和中」派謝長廷或主張「知中」的蔡英文之後,可能又會回到「拒中」甚至是「抗中」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