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通關是一場利益各方的博弈

陳觀生

最近,拱北及關閘口岸在清明節3天延長通關時間安排,在本澳社會再次掀起24小時通關的議論。這次具有試驗性質的清明節3天延長通關時間安排,被本澳社會寄予厚望,被認為是實現24小時通關的突破性發展。其實過去多年,方便通關、延長通關時間多次被提出。近年來全國“兩會”、省“兩會”上,延關幾乎是澳門代表、委員的必修課。但真正實施卻是姍姍來遲,其中涉及多方的利益博弈和多項難題需要解決。

24小時通關再掀熱議

4月4日至6日清明節期間,拱北與關閘口岸通關早晚各延關一小時,由早上6時開關至次日淩晨1時閉關。當日未夠6時已有過百名市民和旅客到關閘離境大堂等候過關,有市民表示特地提早前來,希望盡早過關到內地掃墓,認為提早可以通關更好預算行程,並認為在節假日延長通關時間已足夠。有於內地居住來本澳工作的勞工表示,希望節假日延長通關的措施可以繼續。亦有旅客認為不應只在節假日延長,希望能24小時通關。

根據歷史資料,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拱北口岸第4次延長通關時間。此前的2006年3月1日起,拱北口岸提前半小時於早上7點開關,以和澳門保持同步。1982年10月1日,拱北口岸每日閉關時間由17:30推遲至21:00,1992年1月28日,這一閉關時間被推遲至午夜12點。

這次延長通關時間,珠澳雙方均做了一定的準備。治安警察局表示,出入境事務廳已充分準備,相應調整關閘邊境站在延長通關期間的上下班時間及安排足夠的驗證人手;同時,交通廳會密切留意期間入出境車道的往來路段以及周邊行車狀況,增派人員疏導交通,必要時會對大量的離境重型客車採取有限度通車等管制措施;並會關注及適時檢控可能出現的非法載客及違反秩序情況。

而內地傳媒報導,拱北海關為此提前做好準備,採取措施確保延關之後的口岸通關暢順,從機關抽取65人到一線。延關包括車道,海關認為有利於供澳鮮活產品,以及珠澳市民、遊客出行便利,有效緩解早晚通關壓力。拱北海關39名青年志願者在該關團委的號召下,從4月4日早班開始,將分批到拱北口岸,開展清明節期間志願服務活動,協助疏導旅客,維持通關秩序,並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説明。但報導亦稱,在人員編制等問題未解決前,其他法定節假日暫不延關。

拱北和關閘口岸在清明節假期延長通關結束之後,本澳社會再次掀起24小時通關的討論。理工學院社工系副教授蘇文欣稱,有關措施只屬臨時性質,而且清明節一般會以祭祖為主,出行玩樂較少,因此延長通關2小時,未能真正考驗珠澳兩地的通關能力、效果和需求等問題。蘇文欣稱,有不少居民和旅客在臨時措施實施時提早或推遲通關,反映延長通關確有需求。亦有團體專門舉辦了論壇來討論,出席的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認為,延長通關是強烈的大趨勢,逐步延長通關是循序漸進的做法,亦較為合適和合理,但若要24小時通關,就需考慮對整個澳門經濟和社會運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地産業商會理事長葉健華預計若延長通關只會有3%的澳門居民選擇到珠海置業,他認為不會對兩地的樓價有太大影響。

澳區全國人大、珠海邊檢總站特邀監督員劉藝良稱,社會對清明節延長通關評價正面,應總結經驗,作為日後是否在重大節假日繼續實施延長通關的參考。劉藝良稱內地有關部門反映若一次節假日延長通關沒問題,但如要長期實施需要增加拱北聯檢人員編制、完善拱北口岸交通配套和口岸周邊環境等。他又形容,拱北及關閘口岸在清明節3天延長通關時間安排倉卒,尤其是珠海聯檢單位面對很大壓力,除所有人員取消休假外,還需要由另一個城市調配人員支援,領導層亦需親臨現場指揮。

對於未來會否再延長通關,以至達至24小時通關,劉藝良稱,珠海方面首先要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其次是交通及硬體設施。他稱,拱北口岸聯檢大樓的東西翼已經建成,現正內部裝修,期望能以科技提升通關能力。

甚至特首也就此表示了態度,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希望未來不單止能在節假日延長通關時間,但措施關係到兩地編制及內地有關方面的配合等。他相信內地有誠意延長通關時間。被問及會否在內地五一黃金周再度實施延長通關時間,崔世安稱希望有好消息。

除了拱北關閘口岸,特區政府發言人譚俊榮透露,橫琴口岸閂關時間預計將延後2小時,即上午9時開關,閂關時間由現時晚上8時延長至10時,粵澳並爭取“兩地一檢”、“單邊驗放”創新通關模式、最終達至24小時通關。譚俊榮稱,特區政府準備好關閘口岸清明假期一連三天延長通關時間。至於臨時措施是否擴展至其他節假日,他稱粵澳政府均有意願,但亦瞭解到內地有關部門人員和編制並不足夠,就今次延長關閘口岸通關時間,珠海政府多個部門人員均需加班工作。2010年11月,譚俊榮及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透露,橫琴口岸二十四小時通關及分線治理法子最快在當年底獲核准,但至今未見具體方案。

24小時通關的利益效應

本澳社會關注24小時通關,主要是因為24小時通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甚至產生一定的利益調整。從各方面的資訊及參考其他地方的經驗,實現24小時通關涉及的利益關係主要有幾個方面。

珠澳口岸實現全天候通關,兩地之間產生良好的正面效應和不可估量的未來影響。在大局來看。首先,一般認為,此舉將直接影響珠澳、粵澳的經濟發展。之前人們一直討論的珠澳“兩城一體化”的問題,由此而拉開了新的序幕,珠澳經濟合作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珠海建市以來一直對珠澳之間的合作寄望較高,因為毗鄰澳門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的直接起因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兩城經濟關係的一體化水準程度並非十分樂觀,特別是對珠澳合作關係的預期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珠澳間的合作關係總是呈現時冷時熱的停滯局面。目前,珠澳作為一個國家的兩個地區,其一體化程度有專家認為連最低水準還沒有達到。珠海既沒有“京澳高層對話”的京城氣派,又沒有“深港比翼雙飛”的經濟總量,亦沒有“粵澳合作聯席會議”的運作機制,珠澳兩地過去在橫琴及其他產業園區等合作問題上進行得並不順利甚至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而實現24小時通關將成為珠澳合作關係呈現歷史性轉折的一個標誌。這個轉折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由過去澳門與珠海、澳門與大陸間的單向開放向雙向開放轉變,使珠澳間人員、資金、商品、服務等的相互往來更加自由、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二是澳門方面對珠海、對廣東由被動融合轉向主動融合,使珠澳間能夠就產業佈局、城市功能、口岸作用、基礎設施等進行經常對話和一體化規劃; 三是澳門對珠海的低層次合作向高層次合作轉變,轉向金融、物流、高科技產業等高附加值、高關聯度、高成長性、高科技含量的更高級合作; 四是由民間的經濟往來變成官方和民間的多元往來,使珠澳間由過去單純的民間經濟往來變成官方和民間包括經濟、資源、文化、教育、學術、法治、體制借鑒、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多元往來。目前絕大多數的觀點認為,珠澳增強合作會產生雙贏的效應。10年前,深圳皇崗口岸在全國率先實現24小時通關,其直接效應已經顯現,如:深港間將掀起新一輪購物高潮;深圳皇崗口岸與香港落馬洲口岸周圍的地產將升溫並催生新的商圈;進一步改造提升兩地的營商環境和營商效益…… 。 如果珠澳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是否也產生同樣的效應?值得人們期待。

對於珠澳融合和珠三角的發展模式,以往曾有多種說法,但各自強調自己的特色及其種種理由,如珠三角都市圈的形成問題、中心城市的定位問題、城市群內部的產業結構及其佈局和協調問題等等,上述問題並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其實,城市和城市群的發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世界各大城市和城市群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它是按市場經濟的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運作模式和特點。一個城市群,可以有一個龍頭,也可以二龍戲珠,還可以三龍探寶,所以,無論是深港城市圈、珠澳城市圈或是廣佛城市圈,只要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互補、繁榮與發展,只要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就是好模式,其間政府的作為、企業的作為、市場的調節均十分重要,均起著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它重視地緣優勢但絕對不是簡單的地圖經濟學或想當然地紙上談兵,它是政府和市場有形無形之手的雙向調節與經濟、社會、歷史長期發展的自然形成。

其次,從微觀角度來看,各業界均預料得益也有不少,一是龍頭產業博彩娛樂業,24小時通關經常成為市場炒賣的熱點。早前有報導稱,據市場消息,橫琴口岸將有望於今年中24小時通關;同時亦計畫延長拱北口岸的通關時間,預料此計畫將吸引更多自由行旅客前往澳門,濠賭股將更具炒作空間。二是一般市民特別是收入不高的市民,澳門樓價高、市民想買樓卻買不到,對樓市信心不足,有學者建議澳門政府以區域合作的方式,將樓市需求引導到珠海。學者認為,延遲口岸通關直至24小時,也被認為是增加樓市供給的有效手段,政府只需提高通關效率、延長時間,樓市會自我調節。三是旅遊航空等產業也有不少得益。旅遊業議會理事長胡景光表示,現時大部分旅客集中在上午九、十時來澳,通關時間能提前一小時可方便自由行旅客,分散過關高峰。澳門航空董事長鄭岩相信,日後澳珠兩地延長通關時間會對航空業務有正面幫助。鄭岩表示,空、地、海的網絡愈發達對航空公司的業務愈有利,現時澳航客源佔7成是內地旅客,延長通關時間可更方便粵西旅客來澳。

所以,社會大多認同,延長通關甚至實現24小時通關,將從更深層次、更全方位、更大範圍地推動珠澳間的經濟合作和互惠互利,並使珠澳經濟一體化的步履更加紮實、前景更加光明。

24小時通關難在何處?

延關早在2011年的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就被提出,緣何姍姍來遲?原因主要是涉及多方的利益調整。

一是珠海方面財政不夠充裕,無法保障到延關的成本。有內地傳媒指,清明節延關,由澳門特首崔世安在3月份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