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部委”大撤併

臺灣新“內閣”於2013年2月18日上路,細心者會注意到,“行政院”各機構裏,沒有了“青輔會”的名字。如果和一年前比起來,名單裏還少了“新聞局”。原定於2012年元月裁撤的“蒙藏委員會”和“公共工程委員會”雖然還在,但隨著下一輪機構改革的佈局,其存活的時日也不會太久了。

這是臺灣“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結果。在陳沖“內閣時期”,出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江宜樺就是主持組織改造推動小組的負責人。如今,陳沖以健康和家庭原因引退,江宜樺升任“行政院”院長,臺灣的“中央組織”改造還在進行時當中。

組織改造,牽涉到眾多既得利益。有的部門升格,有的部門降級,有的被裁撤或併入其他部門,有的則橫空出世。民主政體下,遊說和造勢必不可免。這一方面可以規避暗箱操作,另一方面也平添了改組的複雜性。

曾經作為臺灣威權體制象徵之一的“新聞局”在2012年5月20日壽終正寢。成立於1966年“統籌處理全國青年輔導事宜”的“青輔會”,今年元旦主體業務轉為“教育部”下的青年發展署,青年就業業務則轉入“勞動部”。長期以來,一直形式大於內容、名義性存在的“蒙藏委員會”,雖然裁撤的呼聲很高,但迄今仍未有實際動作,不過將其併入“陸委會”的結局已定。“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裁撤命運也無懸念,這個成立於1995年的臺灣各級政府工程建設的最高監督機關,相關業務將分別由“財政部”和“交通建設部”承接。

按照改組方案,“行政院”37個部會將減為29個,在江宜樺出任“閣揆”之前,已完成了16個部會的改組,其中最受輿論關注者包括“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而進度最慢者,則為“環境資源部”的整並。

政府改組,牽涉到人、錢與業務的爭奪,其間不獨為理念推動,還有利益導致的激烈博弈與妥協。在勞保局、健保局金融雇員能否轉任公務員問題上,“行政院”與“考試院”各持立場,險些釀成“憲政”危機。

新聞局帶走言論管制記憶

2012年5月20日,楊永明成為新聞局的末代局長,這個有著55年歷史的機構正式熄燈,走入歷史,成為此輪機構改組中最引人注目者。在觀察者的點評中,楊永明是歷任新聞局長中最“悲情”的一個。2011年5月,他從江啟臣手中接過“新聞局長”印信時,他將主要精力用於為整個機構安排出路的命運就已註定。

國民黨還統治大陸時,新聞局即已存在。1947年,抗日戰爭剛剛結束不久,與共產黨的關係已經惡化,內戰開始。“新聞局”此時承擔“戡亂”宣傳職責,既為延續國民黨統治合法性努力,又要承擔批判中共的任務,同時還要在國際上爭取支持。新聞局首任局長為董顯光,總部位於南京新街口,彼時下設三個業務處,分別掌管國內宣導、國際宣導、傳播業輔導和新聞分析等事項。

那是國民黨相當艱困的一段時期,新聞局的榮辱也與整個党國命運聯繫在一起,其間充滿不堪的記憶。1949年春,新聞局曾被精簡,劃歸為行政院秘書處下的一個處室,先後隨國民黨中央政府播遷廣州與臺北。

遷台伊始,“行政院”秘書處新聞處的地位進一步下降,慘遭裁撤,替代者為“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專司政府新聞發佈事宜。

直到1954年,“行政院”新聞局才恢復原有建制。接下來是新聞局不斷擴張的年代,除島內與境外宣傳外,還包括出版、電影、廣播電視和資料編譯等業務;但另一方面,新聞局對媒體的掌控權力,一直被其他機構分割。

赴臺灣後,國民黨汲取失去大陸的教訓,開始重視情報工作,並加大對“匪諜”的打擊力度,所謂“白色恐怖”時期從此發軔。因國民黨彼時“以黨領政”的制度設計,“新聞局”的權力實際上不及國民黨文工會,在對新聞媒體的管制上,著力尤多。較大陸更進一步的是,那時警備總部也介入對思想與言論的審查。他們與“新聞局”一道構成臭名昭著的臺灣新聞檢查體系——“新聞局”不僅需要負責臺灣地區的對外形象傳播,還需要管理報紙和圖書出版,甚至《末代皇帝》等當年尺度較大的電影的公映與否也由之負責。

兩蔣統治時期,有兩個“新聞局長”曾經名噪一時。一是宋楚瑜,他在“美麗島事件”中的強硬態度,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在臺灣民主化轉型後,宋楚瑜也能迅速變身,以最親民的政治領袖姿態,成為後蔣時代的閃耀明星。另一個是邵玉銘,在他任內,新聞局從管制單位轉變為服務角色。邵玉銘親自宣佈了臺灣解除報禁的消息。在馬英九執政時期,他還出任過“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

在陳水扁時代,新聞局的服務色彩進一步強化。以至於馬英九執政以來,新聞局長史亞平因對媒體比較不留情面,而飽受媒體批評;在末代新聞局長楊永明上任之初,也曾要媒體“手下留情”。

由於歷史包袱,“新聞局”成為不少臺灣媒體批評的對象,也是政治顏色最為鮮明的“部會”。由於新聞局負責官方對外宣傳的工作,因此有巨大的資金,以及選擇將廣告投放哪家媒體的權力,被批評有“球員兼裁判”之虞。於是,綠營當政期間,那些顏色較綠的媒體能獲得更多的廣告,藍營當政則反之。

2008年以後,新聞局裏類似宣傳處等的單位紛紛更名為新聞處,監管廣播電視、電影節目的業務則交給具有公共行業協會性質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徹底轉型。而此番新聞局被裁撤之後,1950年代初設置的“行政院發言人室”又恢復建制,只是這個發言人不再由所謂的新聞局長兼任。而新聞局原有的其他業務,如國際新聞業務移交到“外交部”,大眾媒體及影視產業業務則劃並到“文化部”。

人、財與權力的博弈

“蒙藏委員會”則是另一種記憶。它的成立最早可追溯到民國初年,當時辛亥革命事發,為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數民族事務,中華民國政府在內務部設立蒙藏工作處(後更名蒙藏事務局),兩年後,將其升格為直屬大總統府的蒙藏院。待國民黨北伐成功後,1929年,蒙藏事務委員會才依《中華民國組織法》宣告成立,並一直延續至今。

但大轉折發生在1949年,國民黨退守臺灣,對大陸失去控制權,所謂蒙藏地區事務更是無緣置喙,遑論管理。但在蔣介石“大中華”理念主導下,這個委員會一直沒被裁撤,其存在本身成為國民黨政府試圖代表中華正統的見證。不過,業務與權力範圍的變更又是必然的,這個委員會長期以來以負責在臺灣的蒙族、藏族人士的生活、就業與文化交流為主。蒙藏委員會的尷尬地位,只需看臺灣偏安一隅的現實,就再明顯不過了。目前,“蒙藏委員會”僅有60餘人編制,年預算14億元新臺幣左右,在“行政院”可謂相當弱勢。

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高思博,將成為末代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其併入“陸委會”已是新的《行政院組織法》的內在要求。目前有幾種方案,很可能,“蒙藏委員會”被裁撤後,“陸委會”將下設“蒙藏暨少數民族事務署”的替代機構。只是,因牽涉到利益調整,“蒙藏委員會”的裁撤時間一推再推,從2012年元月一直推到2013年元月,可即便在今年2月江宜樺“內閣”上任,它仍然存在。

相較而言,“青輔會”的裁撤更為快刀斬亂麻。該部門成立於1966年,專責處理青年事務。但吊詭的是,這個國民黨統治時期服務青年的機構,卻沒有為國民黨爭取太多青年選票,在民進党成立後,吸納青年精英的能力有目共睹,遠非國民黨所能比擬。此次改組,“青輔”會主體成為“教育部”下設的青年發展署。

部門改組,牽涉到人員調動安置、財務分配和權力範圍變更,其難度可想而知。各部門的鬥法令決策部門殊為頭痛。譬如,針對“科技部”的設立,朝野“立委”共提出了7個修正草案。至於“環境資源部”,因可能將把現有的“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農委會”和“交通部”部分業務納入囊中,其權力將空前強大,現有的修正草案已多達十餘個,恐將成為此輪組織改造中最為複雜和拖後腿的一個。

“行政院”和“考試院”,還因勞保局、健保局在併入“勞動部”、“衛生部”過程中,千余名金融雇員可選擇轉任公務人員問題發生對抗。“考試院”對此表達強烈反對立場,理由是此舉將讓財政多負擔百餘億新臺幣。

沒有永恆不變的機構設置,環境在變,組織也要變,這是政治的常態。困難均為暫時,多方博弈的結果是,終將出現一個為各方所接受的平衡點,小修小補之後,臺灣“行政院”將以新的組織架構示人。

(韓福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