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老牌“立委”丁守中

從一位作育英才的台大教授,到有口皆碑的民意代表,國民黨資深“立委”丁守中一直以學者風範、犀利風格問政,在政治舞臺上扮演著多彩的人生角色。

歷練豐厚的政壇生涯

丁守中,1954年9月1日出生於台灣高雄縣,浙江省義烏人,回族,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法律研究院外交法律碩士、國際政治學博士。為已故前聯勤總司令溫哈熊上將的女婿。

1985年,丁守中留學美國返台任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曾擔任《中央日柵主筆,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董氏基金會公益顧問,海峽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亞洲與世界社昌性任,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台灣捐血協會理事,臺北市佛教青年會理事等職。1988年,當選國民黨十三大代表。1989年12月,在未獲國民黨提名情況下當選增額“立法委員”,並先後出任“立法院內政委員”和“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同年11月任關中主持的民主基金會執行長,7年任期結束後辭職。後連續當選第2、3、4屆區域“立委”。1995年12月,任國民黨中央青年工作會主任。1999年,任國民黨“立法院”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李登輝時期被視為國民黨非主流派。2000年4月,與黨內陳學聖、朱立倫、朱鳳芝、許舒博、盧秀燕等青壯派“立委”共組次級團體“改革會”。2000甲‘總統’選舉後,強烈支持國民黨改造,在國民黨首次開放選舉中當選中常委。2001年7月,當選國民黨第十六屆中央常務委員。與國民党主席連戰及關中是師生關系,曾出任連戰競選總部副總幹事長、發言人,深得連戰信任。2001年12月,任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自稱為“革新派學者”,堅持體制內改革,標榜“不參與派系、不與金權掛鉤”。2001年12月,競選第5屆“立委”高票落選。2004年12月,當選第6屆區域“立委”。2008年,當選為第7屆區域“立委”。2012年“二合一”選舉中丁守中再度當選區域“立委”。丁守中是第一位向台灣‘立法院”議事處遞交罷免“總統”提案的國民黨籍“立委”,在他的發起下最終通過推動罷免陳水扁案。

有口皆碑的民意代表

丁守中在台大教書時兼任四家報社主筆,經常寫文章批評時政,後來他看到很多“立委”拿他在報紙上寫的專欄社論來質詢,有的質詢不夠深入,他就決定自己出來參選。丁守中從政過程可謂困難重重,他參與黨內初選實質上是第二名,但國民黨認為他的票源跟趙少康、趙振鵬重疊,就沒提名他,反而好幾位輸他幾千票的人被提名,他不服氣,就自行競選。當時有400多名大學教授、4位大學校長全力支持他,就在那種情況下當選了。當時《紐約時報》還登了一篇文章“台灣知識分子的光榮革命”,說他一個外省籍候選人在本省籍老小區參選,沒有政黨支持,沒有地方派系奧援,沒有金錢,僅靠學生學術界的支持,居然能當選,令人驚訝。在此背景下當選,丁守中特別珍惜民眾託付,從1990年進入“立法院”到現在,擔任過六屆“立委”,每屆都被評鑒為最績優“立委”。

丁守中在“立法院”人緣很好,國民黨、民進黨對他的法案大多認同支持。“他們曉得我第一次是在國民黨打壓之下參選的,所以有一部分同情心吧!”丁守中笑說。從政過程中丁始終抱著感恩的心態,他能夠連任多次,也都是靠同僚與選民支持。他很珍惜這樣的成果,也兢兢業業的做事,希望能夠善盡“為民喉舌”的角色。丁守中推動“立法院”過的議案,開的公聽會、協調會最多。他給自己定下一個選民服務的制式規則--333,即所有選民打電話來,30分鐘內他的辦公室要告訴他,3小時之內會通知對方,3天之內一定見人,或召開協調會。媒體稱許丁守中式“公共政策圓桌武士,民生法案專業立委”,這個稱謂不是白得的。在“立法院”,丁守中推動的法案很多,例如“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煙害防治法”,兩次他都是民間各公益團體版本的提案人。又如,推動觀光免簽証,修改‘台灣民航法”,成立獨立飛航安全委員會;刪除台灣勞保殘廢給付歧視婦女條款,推動嚴規重罰酒醉駕車,等等。

談到服務理念,丁守中表示,身為民意代表,幾乎所有民眾生活上的事都須快速有效響應:小到整平馬路、電線杆地下化、加裝小區E化監視器,老人要醫院病床等,大到台灣總體競爭力法案政策,都須聽取民眾心聲,才能為民喉舌、實效問政。丁守中贏得好口碑,得到大家支持,與他的個性、做事、講話、入脈均有關系,他說:“這跟我父親給我取的名字有關吧。中國政治一貫相傳的心法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就是中庸。我父親叫我不要走偏鋒、不要走極端。凡事都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保留餘地,就更能夠廣結善緣。”

執著的臺北市長情結

自1994年起,國民黨臺北市長党內初選,丁守中幾乎每役必與,但均在初選中敗下陣來。日前,丁守中再次宣佈參加2014年選舉。

縱觀丁守中過去幾次失利經歷,多屬“非戰之罪”。上世紀90年代初新黨創立後,國民黨內青年人才倒向了新党,李登輝指示國民黨有關部門把流失的選票找回來。在此背景下國民党緊急包裝了兩個人與新党爭奪青年選票,一個是馬英九,另一個就是丁守中。1994年,丁守中和尋求連任的黃大洲競爭黨內提名,不幸敗北。4年後,丁再度參選,仍不敵肩負為國民黨由民進黨手中收復臺北市責任的黨內強棒馬英九。1998年的第二屆臺北市長選舉時,國民黨的預定人選是丁守中與胡志強,由於三党鼎立,國民黨參選提名陷入困境。當時新黨提名預案是趙少康與王建,在這樣局面下選戰的結局還是民進黨的機會大,國民黨與新黨又沒有走動,這樣參選造勢表面上轟轟烈烈,臺面下國新兩黨是憂心忡忡。党內人士認清形勢,認為臺北市參選人必為國新兩黨共同認同方可,各行其是必將重蹈失敗覆轍。這樣,己辭“法務部長”到政治大學任教的馬英九就被新黨推出來了,丁守中再次與參選臺北市長失之交臂。2006年,丁守中在國民党初選黨員票大勝郝龍斌,但民調部分以懸殊比例輸給郝,第三次在初選中鎩羽而歸。2010年,郝龍斌尋求連任,有意參選的丁守中在時任國民党秘書長金溥聰協調下,為“顧全大局”再度宣佈放棄參選。丁守中表示,自己每次都按黨內遊戲規則參選到底,“但很不幸每次都遇到黨內規劃人選”。目前已宣佈參選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的丁守中表示:“這將是我最後一次競選臺北市長!”他說,自己從政夢想就是“改變臺北都市風貌”,此次將以“大都更、城市美學,臺北競爭力”作為競選主軸。

濃厚純樸的兩岸情誼

丁守中的父親叫丁堅,是一名國民黨陸軍軍醫,1949年隨部隊去台灣,此後就開始了與大陸親人隔海相望的遊子生涯。在丁守中成長歷程中,父親對他影響很大。父親時常告訴他:“我們生活在台灣,但根永遠在大陸。”丁守中也為自己祖籍是義烏感到驕傲。小時候,父親時常會給他講一些義烏歷史名人故事:抗倭名將戚繼光帶領“義烏兵’骯敵、才華橫溢的“初唐四傑”駱賓王……義烏人剛正不阿、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品格給丁守中留下深刻印象。父親告訴他,給他取名為“丁守中”,就是有殷切的希望在其中。由於父親的言傳身教,丁守中民族觀特別強,在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法律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時,種種境遇讓他深深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國強民富,人民才能昂首闊步,角逐於世界舞臺。留學期間,丁守中宿舍床頭貼了多幅標語激勵自己,他立志要讓自己成為社會上勇於批判自省的“開路者”。

談起祖國大陸,丁守中首先談起家鄉義烏。“家鄉的變化真快,自2000年首次回到義烏廿三裏街道大嶺村尋根問祖,這些年去義烏已多次了,每次去都有新感受。”“因為家鄉廿三裏窮,我父親就去當兵,當時去當兵的義烏人很多。如今,廿三裏成了義烏最發達的地方之一了。義烏人真是了不得。”丁守中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台灣居民到大陸來很方便了。”每一次在故鄉的所見所聞,都讓他很有感慨。丁守中看著故鄉沿途的幢幢高樓、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感慨家鄉的發展變化好快。 上世紀90年代擔任過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的丁守中,向來倡導兩岸實行“三通”,以促進兩岸互動、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他認為,現階段台灣經濟發展缺乏後勁力,大陸有龐大的貿易市場、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政策支持,如何推動兩岸經貿發展是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關鍵。他表示,今後他還將盡其所能制定推動政策法案,為促進兩岸經濟合作、人員往來與社會互融貢獻一己之力,以順應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歷史大潮。

(王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