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敵為友的「兩岸化」思維

二○一二年春天,大陸全國政協公佈對台工作的重心將從兩岸的經貿交流,轉至對兩岸「年輕人」的文化與教育交流,希望藉此強化雙方年輕人對於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知,增進雙方年輕人的彼此認識。消息傳來,不禁讓人思索:一個長期重視意識形態與思想管制的中共政權,如何能從過去對於兩岸事務抱持高度政治敏感的立場,轉向開始重視兩岸年輕人的文教交流,增進下一代彼此的瞭解?

兩岸文教交流日益重要

許多研究兩岸事務的國內外專家對此的轉變都感到意外,但對於長期研究兩岸文教交流發展歷程的學者來說,都瞭解台灣真正的軟實力在於台灣社會中的民眾素質與教育水準,無論陸客或者陸生來台的最深印象,幾乎都是對於台灣民眾整體素質與大學人性化考量的肯定。

換言之,兩岸文教交流的效果雖然看似無形與微不足道,但長遠來看,卻是比兩岸政治、經濟與外交等領域,影響更為深遠。大陸全國政協對台工作重心的調整,無非是體認到兩岸文化與教育交流所產生的效果,其實更為久遠。

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兩岸化」架構

有鑒於兩岸文教交流的特殊性,放眼全球很少有類似兩岸當前此種化敵為友的發展與交流模式,筆者在今年夏天於美國出版的一本英文專書:《十字路口的台灣教育:當全球化遇到本土化》(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試圖從一個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思維中,將過去近二十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發展經驗,歸納出一個「兩岸化」(cross-straitization)的新興理論與架構,將兩岸交流的特殊性予以凸顯與典範化。

當全球化席捲全世界的金融等各領域時,來自本土的聲音與文化益顯弱勢,經常得不到合理的公平對待。而處在這兩股勢力中,還有許多直接面對衝突的地區與國家,難以用全球化或本土化的架構來解釋,甚至解決其中的矛盾與衝突。這些國家包括:南韓與北韓、印度與巴基斯坦、以色列與伊朗等阿拉伯世界、緬甸與其他東協國家、日本與美國的經濟貿易矛盾,甚至已經統一了十多年卻仍然面對族群融合問題與公民意識衝突的東德與西德。

這些類似衝突國家與地區的爭議與彼此間的矛盾及仇恨,是否可以參考近二十年來,透過兩岸文教交流、人員互訪、設立台商子弟學校、台生赴大陸求學、招收陸生來台就讀等一連串民間文教交流、教育合作的兩岸化模式,增進雙方人民的認識與融冰,化解雙方可能產生的政治爭議與軍事衝突?這個得來不易的兩岸化模式與交流經驗,有無可能提供他國參考,甚至為人類和平貢獻出臺海兩岸的經驗?  全球化下兩岸文教交流之回顧

兩岸學術交流成長快速

兩岸各級學校簽訂交流合作協議的件數,從二○○四年台灣五十所學校與大陸地區一○四所學校簽訂二○六件,累計到二○一○年十二月,台灣有一六三所學校與大陸六八○所學校,簽訂二六○○件書面協議。

至於學術交流方面,根據《大學法》,大學可以開始與大陸教授合作在台灣進行教學。因此,在二○○二年到二○○九年間,共有超過六百名中國大陸教師來到台灣的大學兼課。大陸的大學同時也以高額薪資聘請少數台灣素有聲望的教授跨海講授。

民進黨時代的大陸教育政策(二○○○~二○○八)

民進黨執政時期,以台灣自決的名義,強力提高在地文化、遺產和語言的意識,具有以台灣本土的身份認同取代中華文化紐帶的強烈企圖。當時鼓勵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法案較少,甚而採取一連串的去中國化政策,例如二○○五年的公務人員考試,歷史地理只考台灣部分。同時,在新的高中課程綱要中,將中國歷史變成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中國經典文選佔文學課程的比例下降等。

馬總統就任後的大陸教育政策(二○○八迄今)

二○○八年,馬總統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開始增進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兩岸協商的原則以「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順序進行,並採「經貿交流先行,政治協商在後」的模式。從經貿議題切入到政治議題之間,文教議題其實是促進兩岸關係持續穩定最好的潤滑劑。所謂的文化交流包含:版權保護、兩岸間文化和教育部門的正式訪問、學術活動如研討會與研究合作等。

以二○一○年政府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大學法》為例,呼應政府發展臺灣高等教育機構(HEIs)成為東亞地區高等教育樞紐的長期策略。立法院在二○一○年秋天三讀通過,承認中國大陸的高中與四十一所一流大學畢業生得以進入台灣高校機構繼續就學。開辦首年,獲得允許入學的陸生有九百多人。

根據研究調查顯示,多數大陸學生對訪台期間的經歷抱持積極肯定,並且隨著在台停留期間的愈長,對台灣的印象也越好。透過這些教育交流,最終可以開放給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同時台灣大學校院也能認同中國大陸的大學質量。

兩岸文教交流的特徵

首先,相對於鼓勵本地有意願的學者或學生自由前往大陸旅遊,台灣管控大陸學者或學生來台。反之,中國大陸則是對台灣學者與學生大表歡迎之餘,對其意欲拜訪台灣的學者或學生設下種種嚴格的規定。雙方政府對兩岸的學術交流,因政治敏感採取保守做法,限制了兩岸交流團或個人的參訪頻率與到訪範圍。

同時,台灣方面也針對來台訪問的大陸學者政治背景、研討會議或研究課題、停留期間和申請管道進行嚴格的審查。大陸學者也需要經過冗長的申請過程,在不同的政府部門審核是否符合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所制定的嚴格規定。

其次,大陸政府雖然鼓勵學術交流,卻保留大陸學者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並要求他們在台灣停留期間須遵守政治紀律。二○○三年十月中國大陸引入台灣加強兩岸教育領域交流和學術合作的機制。雙方在某些情況下補助學生與學者,以提供交流機會與放寬交流廣度與深度的方式,鼓勵兩岸學術交流。

台灣方面,這種交流主要是透過政府成立的一個非營利性基金(中華發展基金)的支持,透過資源的分配來促進、鼓勵和發展兩岸關係與民間交流。舉凡大學教師、研究人員、研究生或專業組織等皆開放申請。

由於中國大陸對台灣事務的政治敏感,再加上缺乏一個獨立自主的私營部門,只得透過民間的基金會來推動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學術交流。台灣視這種交流為相對中立,並日益重視雙方的學術對話與政策辯論。而中國大陸學術界則可能被北京當局視為實施和推進政治議題的媒介,進而可能影響中國大陸學界的研究自主。

「兩岸化」模式之前瞻

根據民意調查顯示,目前台灣人民對於兩岸關係持以下看法:目前兩岸之間不太可能直接爆發任何的戰爭;雙方必須努力維持一種社會、政治、經濟和貿易適度的交流狀態;在軍事和外交事務方面雙方仍呈現緊張或競爭的情況。

另外,根據陸委會二○一○年五月初的民意調查發現,對於兩岸制度化協商,有六九%的民眾認為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發展,同時五七‧四%的民眾進一步認為透過兩岸經貿交流與協商,更有助於台灣在亞洲及全世界的經濟發展。

由上可見,兩岸的合作夥伴關係仍有改進的空間。台灣和大陸都不能否認雙方分離五十多年的政治現實,儘管彼此繼承共同的歷史、文化和語言。但今後共享儒家「包容性和多元化:文明共存」的信念,可能是台灣和大陸人民一個好的開始。特別是簽署ECFA後,台灣可以透過佈局大陸與世界接軌,同時大陸也可從台灣學到自由與民主的軟實力。

(周祝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