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應重視社屋供不應求實際性問題

最近有消息指,政府當局由本月22日起至8月21日接受新一期社屋申請,現有社屋輪候戶毋須重新申請,排序亦不受影響。對於生活在有需要及期待以久的基層居民來講,這樣的消息可謂是天大的喜事,可是政府當局所計畫推出社屋申請的數量,仍然存在僧多粥少的情況,只能解決個別或部分居民的需要,對於等待或輪候幾年居民家團來講,他們或許將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狀況。眾所周知,其中的原因或道理很簡單的,當局這麼多年來並沒有明確符合要求的基層居民或家團有真正的上樓時間,關鍵也是所新建的社屋數量過於少及跟不上時間的步伐與社會需要,再加上整體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私人樓宇價格不斷提升及通脹數字與房屋租金不斷上升,處於基層的居民日常生活壓力不斷提升,在人口不斷提升之際,方方面面的社會客觀因素的影響之下,符合申請社屋的居民或家團數量也不斷提升,同時之際就是本澳城市規劃不完善與土地資源稀少等客觀因素,造成種種的實際因素,使得所推出的社屋數量總是處於供不應求的實際性問題,這也是政府當局需要重視與迫切解決的問題,以達至施政為民,以民為本的和諧社會環境。

政府當局能社屋申請重開,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也是能配合得到政府當局所推出公共房屋政策的承諾,從施政的承諾角度來看,並不辜負居民的期望與希望,也能體現及提升政府當局的施政威信,相信將會減少居民對政府當局誤解。政府當局的房屋政策,一直期望居民都能居者有其屋。但是隨著本澳社會不斷發展及人口不斷提升,居民的需求不斷提升,能真正做到居者有其屋,相信,這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對於任何地區政府都是如此,房屋早已經成為施政最主要的民生問題之一,或是政治發展的問題之一,更是解決民生首要的問題之一。對於本澳而言,房屋問題更是重要,很多基層的居民現時關心及最重視的就是居住的問題。現時的澳門,一般兩房一廳的租金早已經超過六千元大關,相信也是一般基層居民的收益,更何況對於那些弱勢基層居民,他們的生活壓力更加大,他們若解決居住的問題,就等於解決他們生活上最大的困境問題。今次社屋申請重啟,無疑對於有需要或申請以久的居民來講,這也是一種期待以久的福音。但是由於今次所推出的社屋數量有限,並不能滿足所有申請人的需要,這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這也是現實的社會問題。

我們也知道政府目前有約4,800個社屋單位,相信可同時應付現有輪候戶和新一期社屋申請。4,800個單位中,石排灣樂群樓占4,600個。2003年和2005年“萬九”社屋仍有1,150家團未上樓,當局稱之前的輪侯者上樓率約4成,按此估算仍有單位安置2009年申請的4,526戶。新一期社屋輪候名單確定後,政府當局可確保屆時的所有輪候戶4年後能上樓。目前有409個社屋家團為“一屋兩戶”,當局已考慮他們的意願。社會房屋是租賃性質,目的為協助本澳經濟薄弱的居民解決住屋困難。申請並非先到先得,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現時政府可供分配的社屋單位共四千八百個,輪候中的家團有五千六百七十六個。當局則稱,新申請家團至少得等四年才有機會上樓。到地是四年或四年之後,才能真正上樓,這個問題無疑也是太過模糊了。但當局聲稱,未來政府會因應社會經濟發展及城市規劃,透過官地重建、處理閒置土地及在新城填海區預留土地等發展公屋,並相信可應付新一期申請家團的上樓需求。其實,對於基層或弱勢居民來講,相信他們等待社屋也是無奈之舉,有誰願意等待一個或許沒有結果的期望呢,四年或四年之後有沒有社屋,還是一個未知數,政府當局的承諾,作為主管部門更是沒有明確給予有需要的居民有一種確保性的信譽。因此,為了使處於基層的居民能真正安家樂業,政府當局在未來的施政過程中必須重視社屋供應的問題。

據房屋局長譚光民日前透露,萬九後已有兩個項目進入興建階段,包括仔東北馬路社會房屋項目和青洲公共房屋第一及第二地段。萬九公屋的石排灣社屋樂群樓已經落成,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個單位,下月以每月二百戶進度安排上樓。現時輪候社會房屋家團有五千多戶。政府今年提出以四個階段推進公屋的各項工作,已完成石排灣安順大廈的配售,亦啟動了經屋一房廳公開申請,新一輪的社會房屋公開申請將緊隨其後。按各項工作的情況,計劃五月底進行新一輪的社屋公開申請,申請條件根據現行社會房屋法律的規定。因重開社屋的工作稍有延誤,社屋的申請期為三個月,將橫跨一月及七月調整維生指數的兩個時段。考慮到維生指數是計算社屋“收入上限”的主要因素,亦預計維生指數會調升,為了擴闊受惠家團範圍,是次社屋的公開申請於五月份刊登政府公報開始接收申請表時,收入及資產上限將以一月公佈的維生指數為準,倘七月份調整維生指數,則依據七月份的標準。今年房屋局的工作十分繁重和緊張,既要處理萬九公屋每月四百個輪候戶上樓,為一房一廳單位開隊,亦要審查及發放社屋輪候戶的臨時住屋補助,執行仲介人發牌的工作,更要為新一輪社屋公開申請作準備。面對係列工作,人力資源非常緊張,某些工作確實有所推延。為了加快重開社屋公開申請,房屋局已作出多方努力。優先處理“萬九公屋計劃”內因戶型不配對的輪候家團的編配工作,政府可以充分掌握公屋單位數量、項目建設進度,相信今年第四季有條件啟動不同戶型的經屋申請。

同時,特區政府於今年七月因應最低維生指數的調升,同時調升了社屋輪候家團的收入上限和資產限額,以及社屋輪候者的租金津貼。街總房屋關注小組召集人梁桂萍對此舉表示歡迎,認為有關調整讓更多合資格社屋輪候者獲得關顧。但隨著收入上限進一步放寬,亦有更多人符合申請社屋資格,卻因政府遲遲未能重開申請而被排除在外,飽受著高租金及高通脹帶來的沉重生活壓力。她再次促請特區政府今年內重開社屋申請,即使無屋供應,起碼也應讓合資格者獲得租津,稍減生活壓力。 現時租金在高樓價及高需求帶動下不斷飆升,社屋輪候家團尚享有政府的租金津貼,可稍紓減租金負擔,但連社屋申請門檻都無法進入而又對社屋有迫切需求的草根家庭,他們在市場上所承受的租樓負擔更為沉重,且求助無門。她再次促請特區政府盡快於今年內重開新一期公屋,特別是社屋申請,盡早把符合資格的輪候家團納入租津受惠範圍,以紓解他們的租金壓力。梁桂萍指出,萬九公屋規劃及現時輪候家團數量均“有數得計”,亦確有剩餘單位,而且重開新一期公屋申請的後續行政程式亦需時,今年內重開申請則有助縮短明年才重開的輪候上樓時間,對迫切有公屋需求的居民是好事。早前街總聯同立法議員何潤生在全澳多區發起街頭簽名行動,收集了逾二萬個居民簽名,促特區政府今年內重開公屋申請,從居民的回應數字可見社會對公屋的需求甚大。而且重開申請更有利於特區政府掌握實際需求,有利於更好地規劃未來的公屋發展規劃。

其實我們也知道,政府當局在公共房屋政策是很明顯是以經濟屋房屋為主,社會房屋為輔,這樣可能導致“經社錯配。因為社會房屋是為解決低收入或有特殊困難的家庭之居住問題,政府按家庭收入為基礎,以低廉價格的出租予合資格之家庭,由於他們是社會上較為弱勢的以及最需要政府幫助的一群,所以對他們給予適當的支援是必需的。而經濟房屋則是為了一些收入較少,沒能力購買私人房屋,但又不符合租住社會房屋之家庭,為他提供低於私人房屋之市價,讓他擁有自置的居所及物業。這樣一方面可以使這些較低收入的家庭對澳門產生歸屬感,使他們能為澳門作出貢獻,另一方面有利社會和諧穩定。房屋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但它同是一種商品,在市場上自由進行買賣。目前澳門的房屋價格已超出了普遍市民之承擔能力,社會上已對房格高企存有一股怨氣,正在對社會和諧構成威脅,“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政府職能之一應該是維持社會穩定,糾正市場失靈,政府有責任讓每個市民居者有其房,但是否有責任讓每個市民都擁有其物業?則有待社會進一步討論。因此,政府應計算出貧窮家庭及夾心階層家庭之數量,適當地調整經屋與社屋之比例,長遠而言,政府在公共房屋政策上應考慮改變以往之方針,實行以社屋為主,經屋為輔。

社會各界更關注的問題就是,為配合本屆“陽光政府的施政理念和時代的發展,公共房屋申請情序應當透明化,接受公眾監督,以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等原則。政府要適時公佈公共房屋之申請進度,制定輸候時間表,一方面可以保障市民的知情權,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政策的認受性。澳門的公共房屋政策不單涉及經濟問題,而且也成為政治問題,目前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呼聲如此高漲,除反映出弱勢社群對居所之殷切外,而且某程度上也反映出他們在澳門經濟增長、社會上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大、貪汙腐敗和官商勾結等現象表示不滿。政府公共房屋政策制定之問題上,要綜合分析各方因素,除了考慮經濟因素,同時也要注意政治因素和重視環保意識,公共房屋興建位置應配合城市規劃,由於澳門長期以來缺乏城市規劃,造成經屋、社屋、豪宅相互交錯的現象,浪費土地資源,長遠而言,政府應規劃興建公共房屋之地區,配合快將實施的土地公開拍賣政策,把一些較優質的土地投放於私人市場,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讓資源配置更有效益。隨著經濟區域化,加強澳珠合作開發已成為趨勢,公共房屋的興建地點可考慮選址於橫琴,這樣不但可以紓緩澳門半島之人口密度,而且也可以將人口逐漸向外伸延。

立法議員何潤生日前指出,澳門的房屋政策失誤甚多,欠清晰規劃,特區政府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