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推廣魚行醉龍

【本報訊】文化局為推廣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澳門“魚行醉龍節”的節慶文化,增進青少年的鄉土情懷,日前(六月十一日)與澳門鮮魚行總會在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舉辦了 “魚行醉龍節”校園薪傳活動,獲校長陸琴莉修女鼎力支持,參與活動的幼稚園師生約二百五十人。

當天活動由澳門鮮魚行總會理事長、第一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得獎人關偉銘以及文化局人員主持,活動播放了節慶影片讓學生觀賞,隨後以互動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魚行醉龍節”的內容與特色,包括舞醉龍、舞醒獅、派龍船頭飯等本土節慶詳情,學生反應踴躍,積極提問。關偉銘即席示範醉龍鼓節拍,以雄健的舞醉龍動作,配以用“不織布”製成的龍首、龍尾作為輔助教材,親自教導學生舞醉龍技巧,教學場面歡欣,氣氛熱烈。活動除展示木製的龍首、龍尾和派發魚行醉龍節特色書籤外,文化局人員還事先製作了“魚行醉龍節壁佈板”,讓學生和家長在課餘時間可以認識相關節慶內容。是次活動增加了師生對“魚行醉龍節”的了解,讓本土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有利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和傳承。

為加強對“魚行醉龍節”的保護和傳承,澳門鮮魚行總會在文化局的協助下,展開了各項“魚行醉龍節”校園薪傳活動,希望能喚起年輕一代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關注,親身接觸並體驗本土傳統文化,以達致薪火傳承、思源致遠的目標。

“魚行醉龍節”是澳門鮮魚行業獨有的民俗節慶活動,由最初行會成員的定期團聚,逐漸發展成社會上不同階層人士廣泛參與的活動,並成為澳門其中一項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節慶活動。在文化局及鮮魚行總會的合作下,“魚行醉龍節”於二零一一年正式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