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參與國際活動就須進行兩岸政治協商

在上週四的「習吳會」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代表吳伯雄榮譽主席的正式講話稿,分別提出了四點和七點看法;而在正式講話之後,有隨機性的對話交流。綜合各方面報導看,國共雙方對多數問題尤其是「一中框架」、「一中架構」,及反對「台獨」,深入發展兩岸關係等方面,都有高度共識至少也是部份重迭。但也有未能形成交集的議題,其中一個就是台灣參加國際活動的問題。

實際上,吳伯雄在正式講話稿中,是將「我們希望有意義參與國際活動」,及含有儘速加入區域性經濟組織內容的「強化兩岸經濟關係與經濟整合」,分別列為七點看法的第三點和第二點的,僅次於第一點也是屬於主軸性的「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的政治互信基礎」,排序頗前,甚至還領先於當前正熱火朝天的「深化社會交流,積極促成兩岸互設辦事處」(第四點)。他指出:兩岸過去在國際間總是短兵交接,過去五年雖然和緩許多,但是有意義參與國際活動,是台灣兩千三百萬民眾,不分朝野,不分族群,上下全體一致的心聲,大陸方面應該充分體認台灣社會期盼能積極發揮力量,對國際社會有所貢獻的願望。我們深信台灣國際空間的擴大參與,更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而習近平在其正式講話所提的四點意見中,並未提及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但在與吳伯雄的對話交流中卻有所回應,對台灣因不能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而有危機感的問題,他可以體會台灣的感受,兩岸可以務實探討解決的方式與途徑;而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期望,他能夠瞭解,可以通過兩岸平等協商處理,但台灣必須先實際提出,究竟希望參與什麼樣的國際活動。

問題就在這裡,北京並非反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因為這畢竟已經寫進「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而胡錦濤在出席「APEC」峰會上,也善意地回應了馬英九的代表連戰榮譽主席提出的要求。但無論是《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還是習近平回應吳伯雄的談話,都強調必須透過兩岸平等協商予以解決;而且習近平還追加了一句:台灣必須先實際提出,究竟希望參與甚麼樣的國際活動,亦即希望台灣能夠開列一份清單,讓北京能夠研究歸類,哪些國際組織和國際活動是在不違背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屬於事務性、經濟性,及不觸及國家主權或敏感政治議題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由於國際形勢格禁,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看北京的臉色行事,因而必須經過兩岸平等協商,至少也是獲得北京的同意,就像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那樣,才能獲得參與國際組織或國際活動的「入場卷」。

在這裡,「兩岸平等協商」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關節點。而兩岸一旦就台灣參加國際活動的議題進行平等協商,那就已經不是屬於目前海峽兩會所商談的經濟性、事務性性質的問題,而是晉升到政治協商的層次。實際上,國際組織活動是外交事務,涉及國家主權原則。而按照國際法,一個主權國家只能有一個中央政府代表這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承認。而政府間國際組織大多數由主權國家組成,不具國際人格的台灣是不能參加的。

但是,對於某些除主權國家參加以外,也允許地區參加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北京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立場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根據有關國際組織的性質、章程規定的實際情況,以中國政府同意和接受的某種方案,來處理台灣的加入問題。根據此原則,目前台灣已作為地區經濟體,加入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及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地區性或全球性經濟組織。

對於一些非政府(民間)國際組織,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根據有關國際組織的性質、章程規定和實際情況,北京的相應組同有關方面達成協議或諒解,在中國的全國性組織以中國的名義參加的情況下,台灣的相應組織可以「中國台灣」或「中國臺北」的名義加入或參加其活動。

總之,中國政府在處理台灣對外交往活動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同時也考慮到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台灣同胞的實際利益,因此對台灣同外國進行民間性質的經濟、文化往來不持異議,並在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採取許多靈活措施,為台灣同外國的經貿、文化往來提供方便。事實上,台灣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廣泛的經貿和文化聯繫,,其空間是相當充裕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不影響台灣同胞從事民間的對外交流活動,也未影響台灣正常的經貿、文化活動的需要。

當然,正如習近平所言,台灣要參與國際活動,必須經過兩岸平等協商。其實,這是國民黨也贊成的,因而才有《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五項工作的第四項「促進協商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中,「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尋求最終解決辦法」的說法。其中的「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就是兩岸平等協商。

問題就出在這裡,既然兩岸平等協商台灣參與國際活動是屬於政治性協商,但馬政府卻又不願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哪怕是政治對話,即使是北京願意幫這個忙,又何從幫起?

不過,可能也是為了顧及到馬政府目前的處境,盡管北京極為盼望能夠推進兩岸政治協商,但習近平在會晤吳伯雄及此前在博鰲會晤蕭萬長時,都沒有提及政治對話。

因此,台灣要求參與國際活動,並非不可能,但前提是必須進行兩岸平等協商,亦即透過政治對話的方式予以實現。而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提出的五項工作,目前已有第一項「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第三項「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及第五項「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中;只剩下第二項「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及第四項「促進協商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尚未開展。而這兩項工作均是屬於政治議題,正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以至是簽署和平協議是台灣實現參與國際活動的基礎條件。總不能只想參與國際活動,而願透過平等政治協商予以促成吧?

然而,近來馬政府很有要突破《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達成的透過兩岸平等協商達成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共識,要單獨參加國際談判。除了是「TPP」及與一些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協議之外,與日本簽署釣魚島漁業協議,及籍著台菲衝突事件,發出最後通諜,順帶洽簽台菲漁業協議,均是如此。北京不出聲,並不等於是北京所樂見。只不過是為了避免民意支持度已經十分低迷的馬英九,因此而遭受民進黨乘機再踩多一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