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7月22日電】“一島兩制”終於在珠海的橫琴島變成了現實,備受海內外關注的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以下簡稱澳大新校區)于7月20日啟用,22日,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葉真向記者講述了澳大新校區移交背後的故事。
據介紹,2007年,原澳門特首何厚鏵提出澳門大學可以考慮到對面的橫琴島尋求合作發展空間。
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澳門,並宣佈中央決定開發橫琴島。5個多月之後,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批准澳門大學遷建橫琴,實施澳門的法律制度。
為了讓澳門大學順利落地橫琴島,2009年2月,橫琴要在3至4個月時間內要完成選址、徵地以及補償工作。
葉真告訴記者,當時澳大新校區選中的地塊大部分土地已經出讓,共有來自中國各地的47個業主,有200個種植戶,還有“燒烤一條街”。他說:“為此管委會專項工作組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這些人從全國各地請回來,跟業主進行面對面進行溝通。真可謂踏破鐵鞋,磨破嘴皮,絞盡腦汁,歷盡艱辛,最終圓滿處理好了全部徵收地工作。”
為了完成青苗補償、安置種植戶和攤販,補償費需要33億元人民幣,這對於剛剛組建、當時年收入祗有3000萬資金的橫琴管委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後由廣東省領導親自督辦,珠海市領導親自出馬融資,國家開發銀行以“特事特辦”的方法,十天后批准融資項目。橫琴新區管委會運用這筆資金啟動了艱難的談判。
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在談到橫琴新區對該項目的支持時候感嘆道:“這可是一千多畝地啊,可能張家有兩畝、李家有三畝,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完成,可以想象,這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把地收回來。”
澳大新校區建設過程涉及的很多問題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建設物資進入工地涉及到很多跨境問題,澳門與內地建材標準不同,涉及到怎樣監管、如何適用標準等等問題。為此,橫琴新區創新了溝通機制與協作模式。
據介紹,橫琴新區落實遠期規劃服務保障,建成220KV琴變電站、南區水廠,正在建設污水處理廠、多聯供然氣能源站等項目,以保證遠期澳大項目的用水、用電、通訊、排污等各項需求。
葉真說,隨著澳大新校區的順利移交,“一島兩制”在橫琴成為現實,橫琴真正成為“特區中的特區”。
據悉,目前橫琴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總投資2263億元的56個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國際化、法制化的環境逐步形成,逐步成為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創新發展的新地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