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出版 絕大部分內容系首次公開發表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退休10年後,朱鎔基在上海的一系列講話、信件、批語等結集出版。《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新書發佈會12日在北京舉行,該書絕大部分內容為首次公開發表。

《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由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收錄了朱鎔基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後擔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和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期間的部分講話、談話、信件、批語等106篇,照片83幅,批語及書信影印件9幅。編入的文稿是根據朱鎔基當年講話的音像資料和文字記錄編輯而成,絕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表。

朱鎔基任職上海期間,正值中國經濟改革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經濟體制轉軌處於關鍵時期。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遇到的困難和考驗尤為艱巨複雜。面對此局面,朱鎔基從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入手,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採取了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著力解決“菜籃子”、交通等問題,並一手啟動了浦東等新區建設,大刀闊斧實施了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舉措。

在12日的發佈會上,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楊春貴、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原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鄭辛逸等與會人員對朱鎔基的工作風格印象深刻,不約而同以“廉潔”、“高效”、“從嚴”、“為民”等詞來概括。周瑞金還記得朱鎔基199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儀式上講的第一句話是,“我們設立上海證交所,表明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不會變。”

與眾人稱呼朱鎔基為“同志”不同的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系主任趙平一口一個“先生”,因為他是朱鎔基兼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時所帶的第一個博士生,他對朱鎔基知難而進的性格感觸極深。當年朱鎔基給他出的博士論文題是《中國產品品質問題研究》,面對這一難題,他一度感到壓力很大,並產生了換題的念頭。“先生說,這個題目對中國經濟發展很重要,正因為它難,才需要有人去研究……你做不好,不僅砸了你的牌子,也砸了我的牌子”。

據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介紹,朱鎔基本人審定了30多萬字的全稿。“他的著作出版從選稿到定稿都是在他的親自指導下完成的。”黃書元說,在書稿徵求意見過程中有不少中央部門和地方黨政主要負責人反映,書中很多內容和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進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很契合,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記者在書中看到,在《對全市局級以上幹部的三點要求》一文中,朱鎔基談及廉潔政府時指出,“我看關鍵是要從高級幹部做起”;在《接受日本駐滬記者聯合採訪時的談話》中,他說“對政府幹部吃吃喝喝,對人民疾苦漠不關心,辦事效率低,感到最生氣”;在《紀檢幹部要敢於碰硬》中,他說“寧可不做官,也不會拿原則做交易”;《在上海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他說“我自己的特點、我的信條就是獨立思考,我心裡是怎麼想的,我認為就應該怎麼講”。

隨書附贈的書簽背面印著朱鎔基2002年考察胡雪岩舊居後的留言:“古雲富不過三代,以紅頂商人之老謀深算,竟不過十載,驕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在北京舉辦新書發佈會之際,出版方還同時在上海、廣州和長沙同步舉辦了新書首發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