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否也將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澳門是否也將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直選部份的進程,在進入到二十個參選組別獲得確定參選資格之後,坊間不少人都在議論分析可能的選舉結果。大部份人的結論是,爭取連任的十名現任委員獲得連任,已無懸念;而另兩名替代現任但決定「落車」的新人,得以「上車」的機會也甚高。至於新增加的兩個議席,其中第十三個議席有可能是由「群力」的第二候選人「失而復得」。理由是自「聯合」於一九九二年拆為「群力」與「同心」兩組,並不再扶助土生葡人之後,歷屆選舉的得票率都是「群力」高於「同心」,而四年前卻是「同心」反過來高於「群力」,是因為「同心」第一候選人被人貼白抄而「告急」後,屬於同一陣營的「群力」義告奮勇進行相幫,但配票失當而致大量選票流向「同心」,使得「同心」所獲選票「超溢」而造成浪費,而「群力」所剩的選票則不足以支撐其第二候選人當選,只能排位第十三,在「廢票復活」中與另一組爭取第十二名排位,但終歸仍是「落選頭」。今次選舉由於直選議席已增加兩席,即使是仍然只能保持上屆賽果排位第十三也已是篤定當選,何況「同心」已有免疫力,即使再有「白抄事件」,也將「我之巋然不動」;即使是配票,也將吸取教訓,配得較為均衡。

而剩下的最後一個議席「花落誰家」?則看法不一,爭議較大。論者從自己既有的政治立場或個人喜好出發,而作出不同的判斷,有說是「澳發」、「澳粵」的第二候選人之爭的,也有說是其他幾位「民主青年」的囊中物,在他們之間進行公平競爭的。而從這兩天的競選宣傳活動的勢頭,尤其是八月三十一日淩晨零時宣傳期啟動時的動員能力看,似乎第十四席是在「澳發」與「澳粵」的第二候選人之間競爭,多於其他幾位「民主青年」的機會,他們似乎只能是只有「坐山觀虎鬥」的份兒。

有人說,這些「民主青年」尤其是某位「青年才俊」,不是有很多人公開表態支持,甚至是在其身陷某些衝突事件,被警方落案,都反而激發更多青年視為「楷模」,而三萬多新選民就必會將其拱進立法會嗎?為何並不看好呢?恐怕這只是「瞎子摸象」,只看到事物表面的一面,而看不到事務本質的另一面所致。或許,這只將會是「叫好不叫座」的假像。

所謂「叫好不叫座」,台灣地區的宋楚瑜就是一個最生動的例子。想當年,宋楚瑜參加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台灣省長選舉,就一舉拿下四百七十二萬票,轟動政壇。而在一九九六年首次「總統」選舉中,宋楚瑜擔心在台灣省的行政區域內,李登輝所得選票不如自己參選省長時的所獲的選票,於是就「搏曬老命」地為李登輝助選,與選民握手握到麻木,因而就有連握手握到連自己的夫人也不認得的「笑話」,有人說是「比自己參選還要落力」。後來,李登輝在台灣省行政區域內所獲選票為四百八十九萬張,比自己多十七萬票,這才放下心來;但仍被蒙上「葉利欽效應」的陰影,再加上宋楚瑜「炮打中央」犯了大忌,因而被李登輝決定「廢省」。宋楚瑜在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中也是所向披靡;如果不是一場「興票案」,台灣地區後來的歷史將會改寫。但是,如此的一代梟雄,在二零零六年的臺北市長選舉,及二零一二年的「總統」選舉中,盡管也有許多人為之搖旗吶喊,抬轎子吹喇叭,並有幾十萬人為其連署,似是氣勢甚高,更有不少人看好他能當選;但點票下來,所得選票少得可憐,不忍卒睹。因此,後來就被研究選舉現象的學者歸納為「叫好不叫座現象」。

今次澳門立法會選舉,是否也將會發生「叫好不叫座」的情況?看來已經有這樣的苗頭在萌芽。實際上,有的候選人看到香港去年有幾位激烈行動派參選人以高票當選,就以為此經驗和實踐同樣也適用於澳門,因而在澳門使用了激烈抗爭的手段,頻頻「踢館」,到處進行「出軌」(出櫃?)演出,希望能籍此而爭取見報率,以吸引理念相近的選民的注意,甚至是成為也有偏激情緒的青年的「偶像」,並將三萬名新選民作為其基本盤,希望能將他們手中的一票盡刮囊中。

但澳門的民情與香港仍有較大的距離,香港行得通的激烈手法,在澳門就未必能收到同樣的效果。部分澳門選民盡管對政府有這麼那樣的意見,但基本上大多數人仍較為保守,未必贊同激烈的抗爭手法;參與遊行的居民未必都能將其手中的選票投給遊行的組織者。此前幾次選舉中,經常採用激烈抗爭手法的參選團體,得票並不理想,甚至是只有區區幾百張票,遊行人數並未能轉化為所獲選票數。如果實行「保證金」制度,其所繳交的保證金必會被沒收。因此,即使是曾經進行過激烈的抗爭行動的香港激烈民主派,在競選過程中也只是承諾將會繼續搞「拉布」,不會再擲蕉放氣球。也就可見,連他們也知道這種激烈的肢體語言,是「叫好不叫座」,盡管可以賺來喝彩聲,卻不一定能轉化為得票率。

實際上,連台灣、香港這樣的民主意識較為成熟的地區,也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澳門仍是社團組織網絡及博企財雄勢大的天下,遊離票難以掌握,「空氣票」更不可靠,可能「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將會更明顯。還需注意到一種逆反心理,就是一些激烈的行為,可能會連曾經的支持者也被其驅趕到對立面去,從而形成「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效應。實際上,從香港的「林老師粗口事件」中,就可窺見這種變化。當初香港的警察,由於蒙受「反英抗暴事件」的陰影,長期以來對傳統左派不存好感,反而頗為欣賞民主派的「反共」精神。但近年來民主派在遊行衝突中,往往拿執行維安任務的警察出氣,與警察發生肢體衝突,因而情緒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當那位林老師以「粗口」辱警時,就有幾千早已忍無可忍的休班警察,也走上街頭,向反對派作出維權行動。

同樣的事實,也將會發生在澳門。比如,澳門的一些警察,尤其是其中學是在天主教學校接受教育的,可能本來就對建制派不太認同,而是較為欣賞「民主青年」的反建制行為。但由於在多次遊行的衝突中,「民主青年」往往有意無意地與維安警察對抗,攪得警察們難有安寧,甚至還被「黃飛雄徒弟」飛腳衝撞,身心俱受傷害,他們手中原來還可能會投給「民主青年」的一票,就必然會轉投他人。類似的情況,還將會有很多,比如「民主青年」的一些「反政府」及侮辱前線公務員的行為,也將會流失不少本來應是其基本盤的公務員選票。

何況,還有不少普通選民,寧願看到「民主派三子」繼續連任,以凸顯實行「一國兩制」的澳門特區,具有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容忍有適量的「反對派」存在,也不願看到「長毛」式或台灣「立法院」霸佔主席臺以至是肢體衝突的歪風,引進澳門特區的立法機關,破壞澳門的穩定繁榮局面。尤其是在周邊國家地區「煙火連天」,人民流離失所之際,更加珍惜澳門的「蓮花寶地」太平盛世,及目前既能保持和諧穩定態勢,又有適度的反對抗爭,卻尚未跳逸「框架」的局面。即使是一些對政府施政不滿的選民,也將會是選票投給「民主派老面孔」。因此,某些「民主青年」「叫好不叫座」的結局,應是可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