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間對話“由經入政”偏綠智庫參辦表現活躍

【中新社上海10月13日電】首屆兩岸和平論壇12日在上海圓滿落幕。這是首次有“紅”、“藍”、“綠”三方智庫共同舉辦研討,且踏入最敏感的政治議題。此間觀察家認為,其意義大不同以往。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兩岸關係“只經不政”不可持續。如果沒有更趨明晰的政治定位,僅憑包容和理解很難處理好“深水區”裡的問題。

對此,論壇特邀嘉賓,中台辦、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打了個比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要有個過程;但不溝通對話協商、不談起來,兩岸政治問題不但無法解決,三尺之冰有可能結得更厚、凍得更硬。

民間智庫先行,為兩岸官方未來正式政治對話打基礎,已足具開創性。被視為“深綠”智庫的新臺灣國策智庫及“綠營”專家深度參與,賦予論壇更廣泛的代表性。

對於雙方同時釋放對話意願,論壇主辦方之一、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有感慨。他說,研討會籌備過程中,能否邀“綠營”智庫參與,對方是否有意願,我們都沒有把握。結果,大陸願意放、綠營願意來,表明雙方有相向而行的意願。這是一個風向球。

新臺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參與協辦論壇的考慮之一,是大陸方面不能只聽到臺灣偏“藍”的聲音,那對臺灣的瞭解不完整,對兩岸和平不利。

吳榮義主持了論壇首場“兩岸政治關係”專題研討。他說,討論將結束時,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禮所長非常客氣,留出幾分鐘請他發表個人見解。先後兩次發表有關兩岸政治定位的主張,吳榮義說,論壇非常坦誠,今後類似的討論他願繼續參與。

對於吳榮義較為開放的主張、“綠營”專家蘇進強“恢復國統會”的建議,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直言,他“沒有辦法想像”、“很受震撼”。他感慨地說,會前深怕當前這60年來最好的兩岸關係會因為政治議題處理不當而出現倒退,結果發現是他自己“落伍”了。

當然,切入政治分歧的對話還是艱難的。對於論壇閉幕時首次發佈“紅”、“藍”、“綠”智庫簽署的《紀要》,周志懷描述,其協商過程衝突、激烈、曲折,子彈亂飛。吳榮義說,那麼久的爭議,要在短期內解決是蠻困難的;我們有共識,也有分歧,針對性的意見可以留到下一次討論。

對於這樣的對話場景,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評價道,臺灣內部多元的聲音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傳播,將會給兩岸關係的發展注入一股活水。

以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身份,中台辦、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聆聽論壇全程。他也說到,各種政治背景的學者都來參加,這種場合整個討論還能保持一種交流的氣氛,都認為“兩岸雙方應該交流,四大議題可以討論”,這都是比較好的現象。

臺灣方面主辦單位、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論壇開幕時即表達將此對話平臺延續下去的決心,顯然他對當前兩岸社會的開放、進步深具信心。

他在論壇上的一段話應該讓更多人聽到,即“兩岸開始以智慧、理性、專業來面對並解決最困難的政治爭議。或許我們還有一段遙遠的路要走,但我們已經勇敢面對問題,讓我們邁開大步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