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登陸作戰中國共雙方的指揮系統

1949年10月發生的金門之戰,對於當年敗退臺灣的蔣介石集團來說,實在是一次及時而又難得的勝利。在那個多事之秋,數百萬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只有臺灣一隅可以落腳,已經到了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的地步。有臺灣的學者寫文章稱,當此之時,是”離此一步便無生路”的時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境地,真個是”撫影生悲、望風泣血”、危疑震撼的時候。”古甯頭大捷(金門之戰),使我們扭轉當時惡劣的局勢,獲得了一個喘息整理的機會”。關於此戰過程,已有較多論述,本文只就雙方指揮系統談點感想。

陳誠四處調兵,佈防金門

金門之戰,國民黨軍指揮系統,主要體現在陳誠、湯恩伯、李良榮、胡璉、高魁元等人身上。這些人中,陳誠無疑是最高層級的主導者。

成立於1949年七八月份的國民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軍政長官陳誠,副長官羅卓英、林蔚等,該公署轄制福建、臺灣、浙江等東南沿海省份,直接聽命於國民黨總裁蔣介石,在廣州立足的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已無力左右陳誠用兵。原本並無國民黨軍正規部隊駐紮的金門,在陳誠佈局下(此前不久,湯恩伯在金門部署有少量兵力),於1949年8月派駐了李良榮的第二十二兵團第二十五軍的部隊,第二十五軍轄第四十師、四十五師。

1949年8月底,陳誠從臺灣本島抽調第八十軍第二○一師(該師有“青年軍”之稱)師部及六○一團、六○二團移駐金門,歸第二十五軍沈向奎指揮。同時,陳誠從臺灣抽調戰車三團一連、三連兩個連共22輛坦克、近400人駐防金門。這種裝配有37毫米口徑炮、3挺機槍的M5A1輕型坦克和國民黨軍空軍B-24型轟炸機、P-51型戰鬥機在金門作戰中,上下火力全開,給登陸的解放軍造成重大殺傷。

1949年8月至10月,是國民黨軍開始四處調兵、佈防金門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陳誠幾乎是一手運作,是主持者、主導者。正是由於他的運作,李良榮的第二十二兵團從廈門,第八十軍的第二○一師部隊和戰車連從臺灣島進駐金門。更有甚者,在廣州國民黨李宗仁政府轄區內,原本聽命於國民黨廣東省主席薛岳的胡璉第十二兵團,在老長官陳誠鼓動下,也違背薛嶽要其粵北駐防、保衛廣州的旨意,所部高魁元之第十八軍於10月上旬動身,先期開向金門。10月23日晨,胡璉第十二兵團兵團部和第十九軍亦到達金門海域。至10月25日解放軍發起登陸金門作戰時,胡璉的第十二兵團主力已經佈防金門完畢。而戰前,解放軍沒有料到胡璉兵團能夠如此迅速地馳援金門。對援敵知之不詳,這也是解放軍登陸金門戰敗的一大因素。

“我畢生追隨總統蔣公及陳長官辭公,際此艱危,寧肯違背?”胡璉坦露心跡,決意棄李宗仁、薛嶽,而追隨蔣、陳。第十八軍、十九軍都是國民黨軍正規部隊,實力頗強,而非金門第二十五軍之第四十師、四十五師那種經由空軍機場警衛部隊或地方保安隊改編而成的部隊。胡璉兵團的這兩個軍,絕對是金門島上的生力軍,成為金門島國民黨軍的中堅力量。

10月18日,陳誠在臺灣向胡璉交代金門防務的部署和人事調整,告之已決定將湯恩伯、李良榮調回臺灣,由胡本人率第十八軍、十九軍接管金門,十二兵團部和第十九軍均要駐防金門。陳誠並要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陪同胡璉同去金門,實施指揮權的交接。

“中原王”湯恩伯督戰

佈防金門之時,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軍政長官陳誠之下,還有淞滬失守後率領原京(南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逃到廈門、又竄至金門的“中原王”湯恩伯。

已經下野的國民黨總裁蔣介石有意把福建及金門這個地盤讓“落難”南逃的湯恩伯“委身”,擔任福建省主席兼福州綏靖公署主任。然而握有“官印”的廣州李宗仁國民政府並不認可,湯恩伯於是成了沒有名分的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其總部的一部分安頓在金門水頭村。此種窘境,令“湯頗感進退失據。10月2日,特電呈蔣,以李之聲明使其威信喪失,無法指揮部屬,已不能再駐廈門作戰,‘決自今日遠行’,詞極憤懣……”蔣介石特電慰勉並親赴廈門囑其要“鞏固金門、廈門,為公私爭氣,再言其他”。

1949年夏,湯恩伯在解放軍渡江戰役後逃到福建廈門,便有設防金門的舉措,不僅成立了金門要塞總台,還把從吳淞要塞撤退下來的少部分兵力、武器部署在金門,直至陳誠的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成立,接管了包括金門在內的福建全境的軍隊與佈防。

廈門失守後,湯恩伯率部退往金門。10月22日,國民黨總裁蔣介石急電湯恩伯:“金門不能再失,必須就地督戰,負責盡職,不能請辭易將。”為了保住金門,陳誠一方面令臺灣本島孫立人訓練出來的美械裝備的青年軍之二○一師增援金門,後又令胡璉十二兵團第十八軍、十九軍各部盡速佈防金門。如此兩方馳援,加上駐島李良榮之二十二兵團所部,金門島國民黨軍力量實力大增,特別是十二兵團的及時趕到,頓時使金門島國民黨軍力量倍增,遠遠超過解放軍預料。

一逃到金門,湯恩伯就開始發號施令。10月22日,湯恩伯下令:“所有金門島部隊在十二兵團胡司令官到達以前,均歸二十二兵團李司令官統一指揮。”

陳誠重在佈防,湯恩伯重在督戰。在國民黨陸軍中,湯恩伯原本在蔣的嫡系中與陳誠、胡宗南呈三足鼎立。現在湯敗落後,已失去在蔣介石心中的分量,同時亦遭陳誠排擠,因而遊離於臺灣外島。

臺灣研究金門戰史的學者田立仁指出:“湯恩伯戰前最大貢獻,乃依參謀建議及自己沙場經驗,正確預測共軍攻金登陸地區:匪不登陸則已,如登陸金門則必在東西一點紅之間。”此言系指1949年10月24日早上,金門國民黨軍高層作戰會議上,湯恩伯指出:共軍不攻金則已,若攻金門必在金門西方壟口至西一點紅間沙灘搶灘登陸。湯並要求戰車部隊於該處加強與步兵二○一師的協同演練。湯恩伯的這一分析,戰後亦被臺灣不少人認為是有“先見之明”,成為湯的一大“功績”。

承上啟下,協調與海空軍管道,聯繫作戰;迎來送往,與臺灣來的要人和總部將領相往還,湯恩伯在金門之戰中已經不是京滬杭地盤上一言九鼎的“湯總”了,在這裏“督戰”,更像是臺面上被幕後的陳誠牽制的木偶。金門戰後,已無地自容的湯恩伯又被外派至舟山群島作孤島防衛,旋又被改派任臺灣“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漂泊異鄉,1954年客死於日本。

國民黨軍兩個兵團級司令官擔任了一線指揮

在陳誠、湯恩伯之下,金門島上國民黨軍先後有兩個兵團司令官擔任了一線指揮,那就是第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和第十二兵團司令胡璉。

李良榮,福建同安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孫中山曾拍其肩頭,嘉許為“小老弟”。1948年9月以後,國民黨政權已是岌岌可危,李良榮先任福建省主席,後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6月出任第二十二兵團司令,中將軍銜,所轄第五軍、第二十五軍駐廈門,9月移駐大、小金門。

李良榮兵團是金門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支衛戍力量。無論是佈防還是10月26日中午胡璉接掌金門島作戰指揮權之前,李良榮都是金門島上國民黨軍首屈一指的軍事指揮官。國民黨軍金門要塞總台台長周書庠說:“李司令官以勤勞刻苦的精神,日夜奔走於島之周邊,督導防務之設施、碉堡之構築,雖一射孔、一槍座及炮兵陣地之選擇,必躬親檢定……李將軍每於會報中,或談論間,無不表露其剛毅意志,與金門共存亡之決心。因金門在軍事上是一死地,如不死裏求生,則死無葬身之地矣。”

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于10月26日11時登陸金門。在此之前,李良榮統轄著自己的兩個軍和第十二兵團已先期抵達金門的第十八軍、十九軍共4個軍的部隊。除第五軍駐防小金門外,大金門李良榮的手中共有3個軍、8個師番號的部隊、4萬人的兵力,迎戰登陸的解放軍3個團又1個營,連同第二波登陸的4個連,共計登陸5個團中的11個營的兵力、8736人(另有船工、民夫350人)。陸戰,金門島上國民黨軍兵力已占4倍多的優勢,何況還有戰艦、戰機、坦克的火力支持。而登島之解放軍,除每人攜帶的200發子彈、12枚手榴彈外,並無人員與彈藥的補給,更無重武器(坦克、火炮、戰機)的掩護。李良榮可謂是手握重兵,擁有絕對的地空火力優勢。即便如此,登陸的解放軍仍然在灘頭站住了腳跟,只是沒有後續兵力的增援,未能擴大戰果。

胡璉系於10月26日11時登陸金門、接掌全島指揮權的。此時,金門島上解放軍大部或戰亡或被俘,26日淩晨第二批登陸的4個連杯水車薪,已無法左右大勢已去的戰局。國民黨軍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指揮所部已佔領林厝,只有少部分解放軍在古寧頭仍然頑強抵抗,且當日下午即與對岸解放軍第二十八軍指揮所失去聯繫。勝負已定,胡璉才登島“接班”,因此臺灣學者田立仁評價:“故國軍達3個軍番號的步兵及戰車第三團第一營,在李良榮司令官指揮下,已為金門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戰果,奠定戰役勝局。”

李良榮故舊陶恒生在《我所認識的李良榮將軍》一文中稱:“黃埔一期學生、前福建省政府主席、國軍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將軍,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八至十月指揮金門保衛戰大獲全勝的名將之一。”

國民黨指揮層級高,以兵團為主

金門之戰,陳誠、湯恩伯、李良榮、胡璉、高魁元這幾名國民黨軍高級指揮官,在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退踞臺灣後,陳誠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警備總司令、東南軍政長官、國民黨副總裁等職,後又成為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是蔣介石派去全盤掌握臺灣的國民黨第一要人,又是地位僅次於蔣介石的臺灣當局第二號人物。1964年10月,陳誠被確診為肝癌,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時年67歲。

李良榮、胡璉,二人同為1907年出生,同在黃埔軍校畢業,前者一期,後者四期。1953年李良榮以中將軍銜退役,兩年後赴南洋考察工業,在馬來西亞與閩籍華僑籌辦水泥廠,被聘為廠長。1967年6月2日,李良榮駕車一頭撞上廠門口水泥柱,身亡,時年60歲。

胡璉,原名從祿,又名俊儒,字伯玉,名字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