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糖”時代

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遏止糖尿病的發展勢頭,未來糖尿病會在中國出現井噴式的增長,這將給醫療體系乃是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衝擊

在上海瑞金醫院的病房裏,當甯光醫生第一次見到趙逸航(化名)時,差點以為他和自己是同輩。實際上,眼前這位微胖、戴著眼鏡,頭髮稀薄已初顯謝頂的糖尿病患者,今年才33歲。再看趙逸航的潮流範兒——手腕上纏著一串黑色檀木珠,病床上擺著蘋果手機和一台Mac電腦,寧光才確信,這位患者的確是位“80後”。

51歲的寧光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趙逸航住院期間的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運動神經反應有些遲鈍,根據臨床經驗,寧光估計,他患糖尿病至少有一年的時間了,而病人卻是在今年8月因“腸痙攣”住院驗血時才偶然被查出糖尿病的。

“之前什麼感覺都沒有,確診糖尿病以後,我去翻從前的體檢報告,才發現當時的空腹血糖已經超過了正常值一點,可是首頁的提示欄裏並沒有提到。”趙逸航的經歷正反映了糖尿病的一個特點:它是一種隱匿的疾病,大部分人剛患病時毫無感覺,而一旦被它纏上,雖不至於迅速丟掉生命,卻終生無法擺脫陰影。如果病情控制不好,有的人會在5年、10年或更久以後,慢慢地失明、被截去雙腳和小腿、出現腎衰竭??它還被稱作沉默的殺手,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而死於急診室時,卻不知道真正的元兇是糖尿病。

糖從來都意味著甜蜜與幸福,加之糖尿病的病程進展緩慢,所以它不會像癌症或艾滋病那樣給人們帶來太多的恐懼感。而“富貴病”的“美稱”,更令人普遍對它抱有一種“樂觀”的心態,從而忽視了糖尿病的危害。

然而,一項最新發佈的調查結果指出,中國的糖尿病發病情況已達到“警戒水平”。這份於9月初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大型研究,由身為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的甯光和中國疾控中心(CDC)研究員趙文華共同領導。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占總人口的50.1%。也就是說,不到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兩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屬於糖尿病前期。根據這項開展於2010年的調查,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超過美國(11.3%);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14億,超過印度而成為名符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與2007年開展的前一次全國性調查相比,三年間中國新增糖尿病患者就達2200萬人,幾乎相當於澳大利亞全國人口總數。

一種病的流行和它帶動的一個專科

1993年,14歲的鄭翔度過了一個“幸福”的暑假。由於父母出差在外,沒人管束,他終於放開肚皮,痛痛快快地把自己愛吃的巧克力雪糕吃了個夠。不久,他常常感到口渴,一下課就跑出校門去買健力寶,喝完又急著上廁所。在當地的一家三甲醫院,鄭翔被診斷為“胃炎“,吊了三天葡萄糖,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卻反而出現了昏迷。當鄭翔被送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時,專家會診的結果是,他得的竟然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糖尿病,當時的嚴重病情,就是由於當地醫院根本沒想到這位少年會得糖尿病,因而誤用了葡萄糖而引起的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是以血糖濃度升高為基本特徵的一種代謝性疾病。根據發病機理的不同,它主要包括兩種類型。其中,1型糖尿病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病,必須長期注射胰島素來進行治療,也曾被稱為“兒童型糖尿病”,它是由人體免疫系統紊亂引起的,只占糖尿病患病人群的5%左右。95%的糖尿病患者都屬於2型糖尿病,主要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遺傳素質導致,可用降糖藥或胰島素來治療。一般所說的糖尿病實際上指的就是這種類型。

然而,曾經被稱為“成年型”的2型糖尿病近年來有年輕化、低齡化的趨勢。鄭翔最終就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醫生近年越來越多地遇到鄭翔這樣的情況。那些胃口好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成為搶佔成年糖尿病“地盤”的主力。

在鄭翔得病後的第二年,中日友好醫院聯合全國19個省(市)的醫療機構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當時中國的糖尿病病情開始抬頭,患病率從1980年的不足1%上升到2.5%左右。

為應付逐漸增多的糖尿病病人,很多地方醫院開始將內分泌科從大內科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科室。實際上,很多地方醫院的內分泌科幾乎等同於糖尿病科。即使像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這樣知名的大醫院,其內分泌科門診也被糖尿病占去半壁江山。中華醫學會也把“糖尿病學分會”專門從“內分泌學分會”獨立出來。

2000年以後,中國糖尿病發病的增速更加令人吃驚。2007年,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文英主持的“中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研究組”進行了又一次全國性調查,調查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9.7%,患者人數高達9240萬。

這一結果發表之後,當時的衛生部一些官員覺得“難以接受”。還有人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信提出,這次調查主要集中於城市地區,質疑調查數據能否代表中國糖尿病的真實情況。此前,衛生部曾調查得出“中國有2000萬糖尿病患者”的結論,但很多專家認為這個數字偏低。後來,國際糖尿病聯盟又做過一次估算,認為這一數字應是3980萬。而楊文英主持的調查結果,卻比這兩者都高出許多。

寧光解釋說,由於大部分人都是像趙逸航那樣,因其他問題就診時才發現糖尿病的,當被確診時,他們往往已患病一段時間甚至數年,無法確認病人真正的“發病”時間。因此,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更多使用“患病率”而非“發病率”來統計。

實際上,楊文英等人得出的9.7%的患病率,後來一直是一個被廣泛引用的數字。

你並不知道,你可能在闖糖尿病的“黃燈”

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佈了最新的診療指南,重新規定了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標準。甯光等人于同年展開的這項全國性調查,就採用了ADA的最新標準。近10萬人的樣本總量使之成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這些樣本抽自國家CDC的慢病監控網點,綜合考慮了地區、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年齡段等要素,使之能夠更真實地代表中國人口的組成。還有一點重要的是,國內過去的幾次糖尿病調查,大都是問卷式的。而此次調查對被調查者都做了抽血測試,這就更加保證了調查結果的真實性。

如果你到醫院去查糖尿病,醫生一般會為你檢查兩個項目:一是空腹血糖,二是口服葡萄糖(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如果這兩項檢測值高於規定的數值,就會被診斷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ADA最新的診斷指南則下調了對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指標門檻。同時,在對糖尿病的診斷中,又增加了一項被稱為“糖化血紅蛋白”的標準。該指標反映的是兩三個月中人體血糖的平均值。

不要小看這些細微的變動,它是經由醫學界多年的大量研究才確定的。這些變動意味著糖尿病前期的門檻被降低了,篩選病人的網格更細,因而也會有更多的人被認定為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甯光研究團隊成員、上海瑞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衛慶解釋說,“這次調查的結論尤其是糖尿病前期的數據看起來比較驚人,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採用了新的標準,這樣既有利於與國際上同類的調查相比較,也可以更大程度地喚起國人對糖尿病的關注。”

事實上,由於糖尿病的起病隱匿,就連醫學界也曾對糖尿病發生的起點究竟劃在哪里有過爭論。但醫生們的一個共識是,對糖尿病的控制措施開始得越早,病人今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就越小,因此提出了“糖尿病前期”這一概念。這個階段的血糖水平介於正常人與糖尿病患者之間,類似於在交通“紅綠燈”之間設置的“黃燈”。

根據過往的研究,如果一個人的血糖水平已經亮起“黃燈”,卻仍不採取預防措施,那麼,他幾乎百分之百會發展成為顯性糖尿病。這份調查報告分析道,“中國欠發達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低於發達地區,但糖尿病前期的發生率高於發達地區。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還不很清楚,但它提示,糖尿病的預防措施需要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全面展開。”

作為一種典型的老年病,糖尿病的患病率會隨年齡而顯著增加,因而中國糖尿病增長的勢頭顯然和整個社會的加速老齡化有關。但是早在2007年的那次調查中就已經發現,糖尿病在青年人群中的增長更為迅猛,比如,與1994年的全國性調查相比,25?34歲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8倍,而在55?64歲的人群增加了3倍。

哈佛大學營養與流行病學教授胡丙長是頗有成就的糖尿病流行病學家,他說,在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急遽轉變的刺激下,全球糖尿病的“震中”正在向亞洲轉移。和西方人相比,亞洲人糖尿病發病的一個特點就是,發病年齡更年輕,而且是在肥胖程度並不嚴重的情況下就發生糖尿病。

最後一張“骨牌”,你看不到不等於它不倒下

醫學界一般認為,如果父母有一方有糖尿病,則子女患糖尿病的風險就增加約30%。身為一所中學的教導主任,趙逸航的父親在不到50歲時,體檢就發現血糖超標。但他並未在意,也從未去醫院看過。趙逸航記得,父親當時只是問了患糖尿病的同事在吃什麼藥,自己也去開了一些,並斷斷續續服藥,就這樣過了好幾年。

糖尿病讓人們大意,很大程度是因為在早期發病時,患者並無明顯不適的感覺。“如果患者感到手腳發麻,那起碼發病有一兩年了;如果出現所謂糖尿病的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那起碼得病有5年了。”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專業首席專家李光偉說,如果不定期體檢,一般很難及時發現自己有糖尿病。正是由於病程漫長,很多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也不以為意,照吃照喝,與正常人無異。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會“殺人”。

在中國,有很多像趙逸航父親這樣的病人。根據寧光的調查,中國患糖尿病的人群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0.1%)的人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