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內鬥30年

今年的9月11日,國民黨考核紀律委員會(以下簡稱考紀會)決定撤銷“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黨籍。一宗橫跨藍綠陣營的“司法說情案”,引爆了國民黨內的“九月政爭”, 震驚各界。島內輿論將這場政治風暴稱為“臺灣政壇9・11”。

同爭主席,馬王十年恩怨

王金平和馬英九年齡相差近10歲,代表著國民黨內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王金平成長於國民黨的傳統氛圍中,相信金錢在選舉中的力量。請客吃飯是他常見的籠絡模式,他也因此積攢了廣闊的人脈。據報道,某次“立法院長”改選前夕,他就毫無來由地安排國民黨“立委”李慶華給另一名“立委”、作家李敖的辦公室送去200萬元新臺幣,卻隻字不提要李敖做什麼事。相比之下,馬英九則被島內一些人士視為國民黨“百年老店”新希望的象徵,正直、清廉,非常厭惡請客吃飯、送禮這套國民黨傳統“文化”,希望加以改革。前民進黨“立委”朱高正曾一語道出馬、王的不同:“馬英九沒有朋友,王金平沒有敵人。”

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任期屆滿,國民黨改選党主席。同為副主席的馬英九、王金平展開激烈爭奪,這是二人第一次正面交鋒。馬英九陣營暗指王金平搞的是“黑金政治”,王金平陣營則攻擊馬英九在2004年陳水扁憑“3・19”槍擊案連任時,未和國民黨站在一起堅決反擊民進黨。互潑污水讓兩人有了深深的心結。到最後,王金平贏得了黨內元老李煥、宋時選以及百餘名骨幹黨員的歡心,馬英九則贏得了基層黨員的好感。2005年7月16日,馬英九獲得72.4%的選票,當選國民黨主席。

選舉結果出爐後,馬英九前往王金平競選總部致意。他抵達時,王金平已上車準備離開。馬英九伸手敲了一下車窗,卻沒有得到王金平的回應,場面十分尷尬。此後,馬英九一再表示,要將國民黨第一副主席的位置留給王金平,以落實自己在競選中提出的“王馬共治”的政見,但王金平始終沒有答應。

素來賞識王金平的連戰,在選舉時一直擺出“不偏不倚”的姿態。此時,考慮到馬英九強大的吸票能力能幫助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連戰開始力促“馬王和解”。在連戰、吳伯雄等人推動下,馬英九和王金平握過手、並過肩甚至喝過交杯酒,一度塑造出國民黨團結一心、共謀大事的新氣象。

2007年5月,馬英九獲得國民黨提名,準備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連戰建議馬英九儘快與王金平見面。馬英九也表示:“王金平目前是我唯一力邀的搭檔人選。”但王金平在與親朋好友吃飯時語意雙關地說,選舉時“主菜”才重要,不能“主菜”端不出來,整天圍繞著誰做副手這種“配菜”議題打轉,“與誰配根本不是重點”,“加分效果也非常有限”,以此婉拒馬英九的邀請。最終,馬英九選擇了蕭萬長做副手。

2008年,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王金平是“立法院長”。臺灣政壇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馬王心結”就會被媒體拿出來大做文章,甚至傳言民進黨要“連王治馬”,王金平只好出面解釋:“你用膝蓋都能想得出來這是不可能的。”

但兩人政見確有分歧。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簽署。但協議被送到“立法院”後,馬英九、王金平對審議方式爭執不下(根據臺灣相關規定,海基會以財團法人身份簽訂的協議,先由“行政院”核定,再送“立法院”通過,才具有法律效力)。馬英九堅持ECFA應被視為條約,不須經專門的委員會審查,直接交由“立法院”開會表決即可。王金平卻認為ECFA是兩岸協議,不是條約,應該交由專門的委員會進行實質性審查,且必須尊重民進黨意見。

2012年,馬英九連任國民黨党主席後,兩人在一些重大議案以及“立法院”運作方面經常意見相左。馬英九的一些重要議案,如“美牛案”(允許美國牛肉進口)、“郵電雙漲案”(郵電價格改革)、“證所稅案”(徵收證券交易所得稅)、“核四公投案”(就第四核電廠是否停建舉行公投)等,就經常因為民進黨“立委”鬧場,被長期拖延,難以表決。馬英九認為,碰到民進黨故意阻撓議事的情況,王金平應該動用警察權,把民進黨趕出去。但王金平說,他不希望將來史書寫到自己時,自己被描述成“第一個在臺灣‘立法院’動用警察權把反對者抬出去的人”,那樣就變成他一輩子的汙點了。

今年6月,《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王金平又是如此,一面要求實質性審查,一面放任民進黨鬧場,把協議卡在“立法院”。這不僅影響今後“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簽署,還影響未來臺灣與新加坡“經濟夥伴協議”的簽署。在經歷了此前無數次的爭議、分歧後,馬英九終於忍無可忍。為了日後能順利施政,他決定快刀斬亂麻,抓住“司法說情案”的機會,對王金平進行徹底清算。

第一次分裂:“非主流派”全面失敗

國民黨退守臺灣後,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如此嚴重的內鬥。1987年7月,臺灣當局宣佈“解除戒嚴,開放黨禁”,給予反對黨合法地位。就在民進黨崛起、從外部動搖國民黨一黨獨大局面的同時,1988年1月,蔣經國的去世又讓國民黨內部失去了控制派系鬥爭的領導力量,很快就發生了首次黨爭――“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之爭。

蔣經國執政後期,起用了3位“重臣”,即國民黨秘書長李煥、“行政院長”俞國華和“參謀總長”郝柏村,分別執掌黨、政、軍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他去世後,卻是李登輝按照“憲法”規定,以“副總統”身份繼任“代總統”。

當時,只有接任党主席一職,才算取得實權,所以李登輝繼任“代總統”並未解決國民黨權力繼承問題。蔣家人首先跳出來,阻撓李登輝擔任党主席,李煥、俞國華等人也對李登輝接任党主席構成威脅。他們形成了“官邸派”,在1988年1月27日召開的國民黨中常會上,主張推遲党主席選舉,以爭取時間另挑滿意的人選。李登輝則拉幫結派,力主儘快選舉。

中常會開得十分膠著。雙方僵持1小時後,列席會議的國民黨副秘書長宋楚瑜突然要求發言,直陳外界對党主席繼承問題議論紛紛,如果現在不提出人選,“對黨、對國傷害一天大過一天”,“多拖一天,多對不起經國先生一天”。語畢,轉身離席而去。宋楚瑜的“臨門一腳”,扭轉了會場形勢,李登輝最終爭到了代理党主席的頭銜,他也記下了宋楚瑜的“擁戴首功”。

這次選舉將國民黨各派系的矛盾暴露無遺,看似設計周密的黨、政、軍三權平衡局面,實際上脆弱不堪。此後,伴隨著李登輝固權、集權的過程,國民黨內部開始了長達8年多的權力紛爭。

1988年7月,國民黨舉行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李登輝與李煥結盟。李煥提出“主席產生繼續採用‘起立’而非‘投票’的方式”,以維護李登輝的權威。起立表示支持李登輝的,成了“主流派”;不起立表示反對李登輝的,則是“非主流派”。結果李登輝當選主席。隨後,在選舉國民黨中央委員時,“主流派”的李煥得票高居第一,宋楚瑜居第三,而“非主流派”的“行政院長”俞國華得票數排名35位。1989年6月1日,李煥接任“行政院長”。

1990年初,李登輝“代總統”任期將滿。當時,“總統”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的。為了尋求支持,李登輝遍訪國民黨籍“國大代表”。但是,當他拜訪資深“國大代表”、李煥夫人潘香凝時,卻吃了閉門羹。此事成為李登輝、李煥決裂的信號,意味著李煥轉投“非主流派”。

1990年3月,李登輝出任臺灣“總統”,5月就職後,即調任“參謀總長”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既趕走了李煥,又趁機將軍權收歸己有。為穩住郝柏村,李登輝一度對外宣稱自己和郝柏村“肝膽相照”。然而,從1991年下半年起,二人分歧日益暴露。進入1992年後,圍繞“總統”選舉要不要採用直接選舉的形式,二人衝突全面爆發。1993年1月,郝柏村被迫辭職,標誌著國民黨“非主流派”在與李登輝的鬥爭中全面潰敗。

199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首次直接選舉開始。“非主流派”推選林洋港、郝柏村,以“公民連署”的方式參選,李登輝從中作梗,撤銷兩人國民黨黨籍。結果,“林郝配”只獲得不到15%的選票,慘敗。至此,國民黨“主流派”與“非主流派”的8年內鬥以李登輝的大獲全勝畫上句號。

第二次分裂:宋楚瑜脫党自立

在李登輝鞏固權力的過程中,頭號功臣非宋楚瑜莫屬。除1988年國民黨中常會上的“臨門一腳”外,1989年宋楚瑜接任國民黨秘書長後,又按照李登輝的意願,對黨的機器進行了重大改造,協助李登輝全盤掌控國民黨中樞權力,二人之間可謂“情同父子”。1992年底,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失利,宋楚瑜被迫引咎辭職。可不到半年,李登輝調臺灣“省主席”連戰轉任“行政院長”,將宋楚瑜推上臺灣“省主席”的位置,給了他更大的舞臺。

事後看來,宋楚瑜對李登輝這個人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一上任,他就採取了有所防範的行動,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利用“省政府” (1945年日本戰敗,臺灣光復,國民黨在臺灣設立行政長官官署,後改為省政府。1949年國民黨退守臺灣後,仍設“省政府”)擁有的財政、行政資源,掌控“省議會”的勢力。

根據國民黨與民進党達成的協定,1994年將直接選舉產生臺灣“省長”,以此作為199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選舉的前哨戰。作為最後一任官派的臺灣“省主席”,宋楚瑜也加入到臺灣“省長”的提名戰中。

在1994年7月8日召開的國民黨臺灣省代表大會上,李登輝特意做出與宋楚瑜摟腰拍背的動作,高調“挺宋”,兩人之間的關係達到頂峰。這個畫面一經電視播出,當晚,宋楚瑜的最大競爭對手吳伯雄便宣佈退選。1994年12月,宋楚瑜獲得六成支持率,順利當選臺灣“省長”。

宋楚瑜上任後,勤走基層。用他自己的話說,“任上最值得驕傲的是走遍了全省309個鄉鎮”。宋楚瑜還將人脈擴展至社會各系統,島內軍隊、外交、財經、情報、媒體等領域,都能見到他的影響力,甚至連民進黨的一些縣市長也奉他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