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石油合作台前幕後

2012年末,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兩家能源公司準備共同在臺灣海峽深水海域進行天然氣勘探。這是繼2008年中海油與臺灣中油公司在北京簽署四項合作協議後,兩岸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合作方面邁出的實質性一步。

“無論大陸的中海油還是臺灣的中國石油公司(簡稱臺灣中油),都是公營企業,雙方的合作在某種程度上解讀為兩岸政府層面的經濟合作,毫不過分。”中國社科院臺灣所專家王建民稱,油氣資源合作在兩岸政治分野背景下非常敏感,稍有動作即會成為關注的焦點。

正是顧忌於此,從1993年開始,兩岸油氣資源合作低調潛行20年,始終籠罩一層神秘面紗,諸多細節鮮為外界所知。

兩次偶遇,三度合作

在過去20多年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過程中,經濟往來基本上是民間與民營企業,很少有官方背景或公營企業之間的合作,但兩岸石油行業的往來與合作卻是一個異數,而且取得了一定進展。

兩岸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當年,中海油開放了東海的礦區,在對釣魚島海域的油氣探勘、開發進行國際招標時,主動要求臺灣中油來投標。臺灣中油獲邀後即刻函請台“經濟部”,但結果不了了之,從而錯失了首次合作的良機。

隨後,臺灣中油希望能將兩岸油氣勘探開發合作作為一個重要議題,排進汪辜會談。於是兩岸石油公司開始循著1992年“汪辜會談”的“偶遇”方式開始聯絡。1994年,中海油與臺灣中油的高管曾兩次在新加坡“偶遇”。事後,時任中海油副總經理陳炳騫回憶說,這實際上是兩岸特殊時期的精心安排。

1994年4月1日,陳炳騫與臺灣中油副總經理謝世雄在新加坡一家酒店首次“偶然碰面”,雙方避開政治議題,只談經濟事務,達成了基本意向。但在簽署合作備忘錄時,他們突然發現“兩岸尚處戰爭狀態”,怎麼可能坐在一條板凳上簽字呢。最後,雙方以交換私人信函的方式破解此難題,並確定了以副總經理為首的聯絡組,繼續溝通。

同年10月,雙方在新加坡的酒店再次“偶遇”,溝通層級亦上升至各自的“一把手”。為避開媒體,以免節外生枝,時任中海油總經理王彥與臺灣中油董事長張子源在寒暄後藉故外出,留下各自指定的談判代表繼續交換意見。

儘管這次會談相當機密,還是被臺灣《聯合報》捕捉到蛛絲馬跡,並坐實了談判地點和雙方出席談判人員的名單。會談消息很快傳回島內,兩岸石油合作曝光。受李登輝當局政策的影響,這次合作無疾而終。

但這並未令兩岸石油公司終止繼續合作的決心。臺灣中油一直希望與大陸中海油、中石化合作,謀求在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談判的優勢。儘管未能如願,但雙方人員往來、業務交流仍在繼續。臺灣中油以“技術服務社 ”的名義派出相關人員到中海油進行了長達30天的考察;大陸三巨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亦派員赴台進行技術交流。

1995年4月,中海油與臺灣中油公司達成共識,決定在臺灣海峽中線的珠江口台南盆地與潮汕凹陷區域聯合勘探。1996年7月11日,雙方簽署第一階段聯合勘探協議合約,島內極為轟動,但其後受李登輝當局政策的掣肘,合作進展緩慢。

隨後的1999年,中海油向臺灣中油提供了一個渤海灣探油的合作項目。當時礦區並沒有開放,外資公司ARCO有意出售股權,中海油就想到了臺灣中油,但是由於臺灣的行政部門過度審慎,臺灣中油再次坐失良機。兩三年之後,在這個礦區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南寶油田。

2001年,大陸珠江口盆地深水礦區的投標案中,中海油依然邀請臺灣中油來投標,結果民進黨當局強烈反對,臺灣中油原來看中的礦區被一家國外公司得到。2006年該公司宣佈在礦區發現了一個大油田,臺灣中油三度與命運女神擦肩而過。

所幸的是,“珠江口台南盆地與潮汕凹陷區域聯合勘探”作為兩岸油氣合作碩果僅存的項目,雖然屢遭政治掣肘,仍在繼續執行。截至2000年,兩岸完成了合作區塊全部數據的採集與分析,在協議區塊發現了7個具有油氣前景的構造。

2001年5月,雙方決定以在第三地成立公司的方式合作勘探“台南盆地及潮汕凹陷區”油氣。臺灣“陸委會”亦同意臺灣中油與中海油在維京群島成立合資公司,正式在臺灣海峽合作探油。

2002年5月16日,兩家公司在前後協商合作達8年後,首度合資成立名為“台南潮汕凹陷石油作業公司”的大型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份,辦公地點設在廣東深圳。雙方約定,在中海油的人當總經理的時候,臺灣中油負責財務,兩年後對調。

此後,雙方海上合作探油由“共同研究”階段邁入“共同投資鑽探”階段,但是遲遲沒有開鑽井。直到2005年,才鑽探了第一口試采井,但並未發現石油。其間,雙方曾簽署《南日島盆地探勘油田協議》,並依《台潮石油合約》模式進行,但這一協議一直未獲民進黨當局的正式批准。

四項協議

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馬英九採取積極、務實與開放的大陸政策,努力改善兩岸關係,兩岸能源合作迎來新契機,重啟潛行15年的油氣勘探開發合作。

4月,臺灣中油董事長潘文炎率團訪問大陸,與中海油及其他大陸同行會商,雙方達成初步共識:兩岸石油公司分別在北京、臺北互設辦事處。同年6月在北京舉行的海協會與海基會恢復協商談判後的新聞公報中,首次正式公開表示:雙方達成共同勘探海上油氣田的共識。

臺灣《聯合報》稍後引述臺灣中油高層主管的話稱,兩岸擴大合作油氣探勘,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續約2008年年底到期的《台潮合約》;二是南日島盆地完成簽約;三是尋找海外探勘合作的機會。

在雙方推動下,這一時期兩岸石油合作一路綠燈,進展很快。先是台“陸委會”同意將《台潮石油合約》無限期延長;接著臺灣中油與中海油互換文本,計劃將《台潮石油合約》合作區由原1.54平方公里擴大到3.8萬平方公里;其後,台有關部門同意臺灣中油與中海油在基隆外海南日島海峽中線附近合作探油,“南日島盆地”合作開發區擴展至1.4萬平方公里。

12月26日,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與臺灣中油董事長潘文炎於北京共同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台南盆地和潮汕凹陷部分海域合作區石油合作修改協議》《烏丘嶼凹陷(南日島盆地)協議區聯合研究協議》以及《肯尼亞9號區塊部分權益轉讓協議》等四項協議,標誌著兩岸能源合作歷經坎坷,邁入一個新階段。

此次合作不再局限於臺灣海峽的油氣探勘,包括海外油氣田的探勘與合作,天然氣市場開發、原油代煉、原油與成品油貿易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展。

兩岸石油公司在肯尼亞的探勘合作此前已醞釀一段時間。為此,臺灣中油投資4000萬美元,成立海外石油投資公司,計劃與大陸中海油總公司合作在肯尼亞勘探石油,臺灣經濟主管部門亦核准了此項目,臺灣“行政院”亦痛快放行。

除了肯尼亞的海外合作項目外,中海油與臺灣中油雙方還討論在澳大利亞、緬甸、柬埔寨等地的礦區合作計劃,中東能源合作亦在計劃中。

2009年8月12日,中石化緊隨中海油,向臺灣中油轉讓澳大利亞海上NT/P76勘探區塊權益。協議表明,臺灣中油將從中石化獲得該區塊40%的權益。這是中石化與臺灣中油首次一對一進行海外油氣勘探合作,也是雙方在澳大利亞的第二次合作。

此前在2004年,中石化與臺灣中油先後從意大利埃尼公司受讓澳大利亞海上AC/P21勘探區塊權益,開啟了雙方在海外石油上游勘探領域的首次接觸合作。AC/P21區塊目前已經獲得良好的油氣發現,正在進行進一步勘探評價。

不過,從後續執行來看,兩岸石油合作依然受制於政治議題。2008年簽訂的四項協議進展緩慢,成效並不理想。

政治掣肘,難題待解

王建民認為,協議之所以遲遲不能落實,應該歸咎於兩岸所謂的“主權爭議”,兩岸的政治對立與軍事上的互不信任是雙方在油氣資源問題上無法有效合作的最大困境。

據臺北“中央社”的報道,臺灣“中油”曾考慮以台方控制的太平島作為兩岸合作開採南海石油的運補基地,但最終還是因擔心此區域的政治敏感度“太強”而作罷。

分析人士稱,由於兩岸迄今未能就臺灣參與南海問題作出妥善安排,在討論與制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過程中,臺灣一直被排斥在外,引起臺灣的不滿,從而影響兩岸在南海問題上合作。

更重要的是,兩岸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存在較大差異。大陸將南海爭端視為對中國國家安全與海洋安全的重要威脅,而臺灣並沒有將相關周邊國家視為對臺灣安全的重要威脅。

此外,臺灣一直與美國存在著實質上的“准軍事同盟關係”。海峽兩岸要在南海問題上合作,即使臺灣當局有意願,也要征得美國的首肯。“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兩岸在南海的合作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王建民表示。

受兩岸政治議題影響,儘管黃岩島和釣魚島爭端激化以後,兩岸民間在南海、東海議題上聯手合作的呼聲日益高漲,目前還看不到官方層面的動作。但是有跡象表明,兩岸開始尋求由退休高官主導的半官方層面的突破。

2012年9月,“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決定組成常態性理事會,推舉大陸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及台當局前“副總統”蕭萬長為共同理事長,準備在臺北及南京兩地分設秘書處,作為非官方、高層次的兩岸經濟戰略對話平臺。

隨後,學者建議兩岸儘快舉行高層經濟戰略對話,將南海、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合作與直航、三通、ECFA並列,納入兩岸經濟戰略對話,並最終納入兩岸“兩會”(海協會與海基會)的會談機制中。

在操作層面,王建民建議海協會與海基會共同成立南海、東海問題工作小組,作為一個長期性的合作機制,最後將兩岸南海、東海合作議題納入兩會(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選擇適當時機簽署海峽兩岸南海合作協定。

(席志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