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型經濟代表團訪華欲突破“政冷經涼”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中日關係仍面臨嚴峻局面的背景下,近180人組成的日中經濟協會大型代表團自18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7天的訪問,希望為兩國經濟尋找持續發展的生機。

這是日中經濟協會代表團自1975年來第39次訪華。訪問期間,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見了代表團,雙方就經濟結構改革、未來經濟發展展望和日中經濟合作交換了意見。

中日已持續陷入“政冷經涼”的狀態。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在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雙邊貿易中,對歐盟、美國、東盟貿易增長,唯獨對日本貿易下降。1至10月,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2559.8億美元,下降7%。

日本經濟界認為,兩國迅速恢復互信和正常外交關係迫在眉睫。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張富士夫在20日晚舉行的招待晚宴上說:“國家之間有時會產生摩擦,發展成外交問題,但是希望朋友之間的交流不要中斷,讓我們雙方為此共同努力。”

中國前駐日本大使徐敦信表示,日中經濟協會對日本政局的宏觀影響不可忽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首要任務是提振國內經濟,因此需要傾聽企業界聲音。代表團在兩國關係比較嚴峻的時候來訪,正是表明希望保持兩國經濟交往的願望。

分析人士認為,代表團選擇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之際訪華,“恰逢其時”。日本阪和興業株式會社中國副總代表菊池哲表示,此行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全面廣泛瞭解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同年,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兩者不期而遇,給雙方帶來很大機遇。35年間,雙邊貿易額由最初的50億美元發展到當前的超過3000億美元的規模。現在中國開始全面深化改革,日方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徐敦信說。

日中經濟協會11月發佈了題為《追求牢固的日中關係——在互信和結構革新的基礎上》的建議書。建議書說,兩國都在推進重大改革,無論在產業結構升級,還是節能環保和應對老齡化社會等方面,都迎來了進一步深化相補相依關係的時期。

日本經濟界人士在建議書中呼籲,為增進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兩國政治領導人之間恢復對話、重建信賴關係是必不可少的。他們希望在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的基礎上,兩國政治領導人能早日恢復對話和交流。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致辭中表示,無論是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之前、以後還是現在,經濟界都是中日友好的先鋒和壓艙石。希望日本經濟界在進一步推動中日經貿關繫上發揮獨特作用,進而推動中日政治關係的穩定和恢復。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米倉弘昌在致辭中表示,改善日中關係是經濟界的重要職責。日本經濟界將繼續致力於擴大和加強日中友好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