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排外情緒建人才競爭機制

陳觀生

明年度施政報告首次提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將特區人才培養的戰略部署政策化、制度化和長期化,並建立了人才培養制度框架,勾劃出精英人才、專業人才、應用人才等培養計劃的思路。筆者認為,人才培養制度框架的關鍵及必不可少內容是建立公平競爭機制,其中化解排外情緒是促進建立競爭機制一個重要環節。

政府清晰人才培養思路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明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特區政府將構建本地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包括考慮成立直屬行政長官的人才發展委員會,科學規劃人才培養長遠發展,同將增大資源投放,適度提高人才培養的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中的比例。

崔世安稱會同時完善人才資料庫,建立人才評價制度;加快專業認證;建立公平人才選拔制度、完善教育領域法律法規和各項計劃。並會進一步推動大型企業,尤其是博企提高本地僱員在管理人員的比例。

崔世安回應記者提問時稱,2014年度施政報告明確會繼續人口政策的研究,他指出有3個重點,分別是培訓本地人才、鼓勵在海外的本澳人才回流,以及加強人才培養配合本澳經濟發展需求,包括了應用人才、專業人才和精英人才;他稱,已收集了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專家學者的意見,讓本澳居民得到更好機會有知識學習、專業培訓和國際交流。

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亦強調,人力是本澳最寶貴和最重要的資源,政府把人才培訓定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基本思維邏輯是要把工作制度化,再透過具體措施落實。

政研室主任劉本立稱,本澳需要培育複合人才,包括文創、中醫藥和中高層管理人才等方面都有需求,他指出,“人才先行”即有人方能形成產業,成為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助力。

劉本立又稱,不能思維狹隘地覺得政府投放資源鼓勵居民出外培訓,將來不會回流本澳,他認同人才是有流動的特質,相信特區政府有能力創造空間讓人才回流發展。

行政長官相關的報告內容,引起本澳社會對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熱議。有議員認為,留住人才比培養人才難,倘若政府未能改變產業單一問題,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保障人才應有的發展機會,長遠而言,人才缺乏問題只會繼續,所謂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最終可能淪為口號。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舉辦施政報告座談會,澳門大學多位教授出席。會議中重點討論人才長效機制,有學者指出,人才培養必須要先抓緊基礎教育,又認為,長效機制應將教育開支變成投資。有學者認為,要吸引人才回流,首先應要有公平的升遷機會,以及健全與公義的社會制度。亦有與會學者認為適當引入競爭並非壞事,有競爭才有人才。

由此可見,特區政府計劃拋出較為清晰的人才培養思路,以回應本澳社會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訴求,為本澳產業多元化打下基礎。

排外情緒影響人才培養制度

雖然特區政府一再強調人才培養長效機制主要是針對本地人。但是,不少本澳社會人士對政府提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懷著質疑態度,主要是擔心政府因此放寬人口政策,以引進人才為由改變居留權政策。這種質疑既反映了部分澳門人害怕競爭的心態,亦觸動澳門人擔心外地人“搶飯碗”的心理。

無可否認,部分澳門人的這種心態和心理,容易引起集體的排外情緒,對人才培養特別是建立競爭機制必定會產生影響,而如何正確處理本地人的排外情緒,則考驗特區政府的施政智慧,也關係人才培養政策的成敗。

其實,排外情緒在很多地方都會發生。據內地傳媒報導,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排外話題永遠都沒有停止過。

北京的傳統文化很封閉,四合院就是典型,連窗子都不往外開。這個城市正好處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交界地帶,為了自我保護,修建城牆城門,把自己圍起來。老北京傳統文化基本上是鐵板一塊,非常頑固,甚至把外地人都同化掉。有些北京人是八旗後裔,家族沒落了,沒什麼可炫耀的了。只有北京人的虛名還可以炫耀一下,滿足一下虛榮心。在他們眼裡,只要你是外地人,不管你多有錢,就是看不起你。有學者指,北京排外不是心理情緒層面,更多是一種制度性的排外,主要通過就業、子女上學、戶籍等方面,通過提高入京門檻來排外。眾所周知,在首都傲慢、資源焦慮、城管壓力和認知狹隘下,北京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排外主義情結。

在中國的都市,外來人員被套以“盲流”、“低素質人員”的提法,不僅出現在普通市民的詞彙裡,也常常以官方口吻出現。如上海人覺得外地人老土,他們很注重外在形象,靠表面來主觀評價。好像他們內心在說,我們是上海人,我比你們外地人時尚。上海人很實際,看不起比自己層次低的人。

有廣州網民發出帖子,形容廣州在春節期間空前舒適,“車少人少賊少”,又懷念20年前的廣州,然後提出,沒有工作、無所事事長期滯留的“盲流”就應該遣返。雖然他已打上標籤說“非種族歧視”,爭議依然迎面撲來。這番感慨,激發了一場廣州人與外地人的大爭論。 “沒有這些外來人口,哪有廣州今天的繁榮昌盛?不要對外來人口來搶飯碗而不滿,要放開心胸去接納他們。”一來一往,話題由“廣州交通堵塞、治安之亂誰之過”的討論,進入“廣州人是尚不夠寬容,還是寬容過度”的紛爭。有人認為“號稱寬容的廣州也排外”,有人則提出“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廣州已經過分寬容了,有些社會問題實際上因此而來”。

就算在美國,排外情緒也長期存在。1882年,美國國會明目張膽地通過《排華法案》,禁止華人移民入境,對本土華人的歧視公開化。此後的幾十年間,所有在美華人都經歷了噩夢般的歲月,華人人口連續急劇下降,幾近銷聲匿跡。直到1965年,美國會重新通過《移民改革法案》,華人處境才得到改善,移民數量也重新回升。

據統計,當前在美華人約為240萬,占美國人口總量的1%。人數不多,動靜卻不小。政界有大名鼎鼎的趙小蘭、駱家輝,科技界有李政道、楊振寧,體育界有關穎姍……美國各大知名院校,華人學生更是名列前茅。超過1/3的華人在美國各地的經理級和專業級崗位任職,華人的年收入達到6.4萬美元,已經超過白人。有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照美國人的慣例,華人早就該成為美國人的一部分了。然而事實卻是,華人是“美國夢”的實現者,而不是 “成為美國人”。150多年來,華人在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只有一點沒有變,就是始終被當成外國人。無論什麼行業,華人中的佼佼者始終被貼上標籤,稱為華人政治家、華人科學家等等。

分析認為,社會變遷與社會流動愈演愈烈的今日,排外確乎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對於排外情緒的起因,總結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

首先,排異反應和炎症是生物體為了區分個體而必備的一種特性。排外,源於生物性的關於“生存空間”與“異己”的戒備。有最新的研究表明,哪怕是最微小的個體差別,都會迅速在一群人當中造成群體的形成與群體間的戒備,或許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排外就像恐高或者闌尾一樣,雖然給我們造成困擾,但又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既然已經作為人、作為社會的人生存,就必須面對排外的特徵。

其次, 一般來看,排外的情緒顯露,總是源於生活的刺激,這可能是一次偶然事件,如丟了錢包,抑或是一連串必然趨勢,如收入的下降與擇業壓力的增加。總之,面對挫折遭遇與生活軌跡的改變,人總要尋求一種解釋,尋求一個情緒宣洩的物件,積極的方面看,這種“社會安全閥”宣洩了不良情緒,從長遠看有利於社會心理健康,但這種尋求宣洩的方式往往走向消極面,無權無勢、形跡可疑的“外人”往往成為替罪羊。回顧歷史,大規模群體排外都有明裡暗裡的推動力量,因為政治家們先于學者發現,適度的群體外緊張是建立群體內團結的有效方式,更毋寧提各類制度性排外了。反之,如果我們不認為全球化是一場騙局的話,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排外的建立與推倒的進程。

再次,由於外來人口的增加,社會流動帶來的新行為方式與文化理念,短期內造成的常規不穩是必然的。對於因為歷史、政策與社會的原因,享有很多無形與有形的身份福利的人群來說,不必有什麼尖銳的利益衝突,就會對社會流動的增加持一種戒備與質疑的心態。

排外情緒對於建立人才培養的競爭機制是不利的。對於排外情緒,學者認為,一是可以寬容的態度與博愛的精神化解,這就像學習種種禮儀規範一樣,是人類社會對生物本性的疏導與規範。即是發揮發揮寬容與博愛的精神,解開本地人排外的心結。其次是公平競爭的環境有助消除排外情緒,因為公平公正公義是人們追求的社會形態,人們對於公平行為得到的東西都會表示尊重。如果一個地方有公平公正的人才競爭環境,相信本地人對外來人才的排外情緒必會舒緩

為人才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一個具有科學戰略領軍人才,可以振興一個學科,可以創建一個企業,甚至可以帶動一個產業,培育一個市場。國際上對一流人才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本澳應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一定抓住機遇,千方百計的彙聚人才。但光是引得進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留得下,用得好,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人才競爭機制,創造更加寬鬆和諧的人才成長環境,呈現人才輩出,生氣蓬勃的局面。

針對本澳人才稀缺的情況,有許多人提倡:應當大力培養人才。而一說“培養”,傳統的做法就是給予財和物的傾斜。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這種培養是出不了真正的人才的。人才是社會實踐造就的,體制和制度的競爭性和公平性是產生人才的根本。從人的出生來看,人的各方面的天然素質並不是差別很大,只要有一個好的制度激勵方式,任何人都會成為人才。所以,人才問題的根本不在於培養,而在於制度,培養只是一個次要的方面。

所謂公平競爭的環境,是指在人才培養、考核、評審、技術級別晉升等有關問題上,對每個人才都一視同仁,可以平等競爭,成功的機會均等。創造讓人才公平競爭的環境,需要從幾方面著手。

第一,核心遊戲規則要體現競爭性和公平性。競爭性是活力之源,公平性是秩序之源,而秩序又是品德之源。所以,一個既充滿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