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四大長效機制之二 教育長效機制應取向“漸進模式”

陳觀生

教育政策作為一種價值分配和利益表達,應該體現政府的民生為主施政理念,使教育資源能為全體居民公平地享用。筆者在“民生四大長效機制之一”中已指出,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具有平等化的功能,它能夠促使處於弱勢狀態的人們向上層流動,從而增進社會的平等,促進社會的穩定。教育政策作為政府施政方針的具體體現,其取向影響深遠,按照現時本澳實際,先實施“龍頭帶動”提升整體水準,再調整政策實現“公平競爭”的“漸進模式”是較為適宜的選擇。

教育長效機制需體現教育公平

本澳建立教育長效機制,就要發揮教育政策的保障功能,使這個機制成為教育發展與教育公平的“穩定器”。 教育政策要切實解決與百姓生活最直接、最顯性、最迫切的問題,教育政策目的是改善民生,不但要注重其價值取向,更要解決教育領域中的實際問題,也就是教育長效機制要體現民生取向。

毫無疑義,在人類的教育文明發展進程中,教育公平具有著獨立的社會文化價值,教育公平概念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對於每一個人來講,教育公平包含教育機會平等、教育權利平等、教育內容平等、教育規格平等、教育就業平等等多項內容。但對一個學校來講,它則包括教育辦學權平等、教育發展權平等等內容。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作為人類教育發展的不和諧音符,教育不公現象的出現,是一種歷史的反動,它是基於經濟功利主義、商業中心主義、金錢至上主義等庸俗的“教育效率觀”而產生的,它是以踐踏人類的人道主義原則和人性的理性精神為代價的,它是以犧牲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教育事業、國民素質和長遠利益為代價的。

關於公平的教育享受權,美國著名教育家荷來詩麥恩(Horac Mahn)的一句名言——“教育是使人類平等的道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教育使每一個學生站在同一平等的人格起跑線上的時候,這說明,我們的教育,已經使人類社會擺脫了落後教育文明的精神奴役,人們不僅從教育中看到知識和客體等它物,而且還在教育、知識和客體等它物中,看到了自己、自己的個性和作為人的主體尊嚴。

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從一個人的命運沉浮來看,最大的不公則是教育機會的不公平。在這個新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的資本,人們的能力取決於智力而不是體力,而智力無疑是要通過教育來開發的。相對貧窮的人們,只要不忍饑挨餓,只要還有通過受教育向上發展的希望,他們就不會失去夢想,就毋須妒羨別人的美飾華服,而以自己的勤勉進取去贏得自尊和成功。也就是說,教育機會的公平,對它們、對社會來說,是最大的不公平。

導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性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教育資源配置不公、教育政策和規則不公。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會加劇現實中的教育不平等;同時,相對于縮小歷史形成的發展差距而言,通過制度安排和政策調整來增進社會公平,更為容易實現。

因此,本澳教育長效機制的核心應該是如何保障及促進教育公平,強化教育政策對弱勢群體和底層精英的幫扶作用,對不利人群的救濟管道等都是教育政策對保障民生的重大貢獻。首先,要解決上得起學的問題。應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完善對貧困家庭的幫扶機制,令貧困生不用擔心入學問題;二是是加強教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特別是要傾斜向弱勢院校,讓全澳學生能有就學的良好環境。

事實上,任何一項教育政策其結果都是有限度和缺失的,不存在無限的教育政策和萬能的教育政策。特區政府未來建立的教育長效機制,應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決策,緊緊抓住“教育公平”這個“影響教育發展的決策因素”,建立一個公平的教育運行機制,促進本澳教育的規範、有序和可持續發展。首先,一項好的教育政策要充分體現“憂民之憂,恤民之恤”。因此在制訂教育政策時就不能習慣于長期形成的“精英路線”,僅以“官員意志”、“上級意志”和“專家學者意志”作為民生的代言詞,而應更多地眷顧政策對象的意志表達。其次,教育政策在執行時不能只奉行上層路線,不能僅單向式地“施恩”於政策對象,而應調動廣大“受益人”群體的參與熱情,通過廣泛的政策宣傳,強化教育政策的資訊公開度,形成教育政策的民眾基礎,利用媒體與公民社會的力量來推進教育政策的合理運行。這不但可以降低政策執行的成本,最根本的是使政策目標得以充分實現。

本澳教育發展體現多元格局

教育政策就是要關注教育領域中所發生的熱點問題,探究熱點問題的成因、表現和發展趨勢。這些熱點問題是“屬於一般性問題累積而成的,在現有制度下技術操作環節難以解決的,儘管不頻繁發生,但一出現就有可能蔓延至全域的問題”。教育領域中的熱點問題儘管屬於宏觀和中觀層面的問題,但由於教育的公益屬性及教育作為基本的民生需求的特點,這些熱點問題往往都是與人民生活高度相關的。比如教育投入不足與需求旺盛的關係問題、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問題、高等教育素質和水準亟待提升等。關注民生的教育政策就要增強政策本身的敏感性和適時性,對與百姓相關的熱點問題要有清醒的認識,對這些問題關注的本身,不但是教育政策決策科學化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政策民主化的體現,這些問題的政策解決可以體現“趁熱打鐵”的民生關懷。

本澳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或者說特點有哪些?首先,澳門作為東西文化交匯之城,教育發展也呈現多元化格局,顯得“五彩繽紛”。眾多學校有公立的,更多是私立的。私立學校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組織、社會團體及個人創辦的,甚至教會學校也有不同教派之分。澳門的學校教育理念、教材、課程甚至每節課的時間都不盡相同,各有特色。

其次,澳門也許是世界上學校密度最高的地區。在二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中小學八十所,不少學校還設有分校;高等院校十所,校園可謂星羅棋佈。澳門學校多、規模小有其歷史原因。以前由於澳葡政府對平民教育不重視,設立的學校少,澳門各宗教組織、社會團體及熱心人士紛紛開辦學校,條件參差不齊。不少學校設在樓房裡,沒有操場,學生活動場所十分缺乏。另外由於澳門寸土寸金,即便大學也很“袖珍”,難怪不少內地學生感慨澳門的大學還不如自己就讀的中學大。

還有,澳門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實現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地區。二00七年,澳門完成了由十年免費教育向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升級”,即從幼稚園到高中教育完全免費。澳門政府對納入公共教育網的學校(包括不牟利並實行本地學制的私校)實行推行十五年由幼稚教育至高中的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包括學生免繳學費、補充服務費及其他與報名、就讀、證書有關的費用。回歸以來,澳門教育伴隨特區的快速發展也取得驕人成績,十五年免費教育可以說是澳門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

但是,一方面澳門教育“多元辦學,多元發展”的格局,加上不少學校幼稚園、小學、中學“一條龍”辦學,使學生減少了升學和應試教育壓力,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除了社會“功利主義”抬頭,及資訊發達帶來的負面資訊增多,對青少年不良誘惑加大等共性問題外,澳門還面臨博彩業快速發展對青少年價值觀的衝擊,學生升學壓力和生活壓力不大,容易為“讀書無用論”提供土壤。

此外,坊間有意見認為,一是特區政府成立後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但人才產出仍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教育界及全社會包括政府反思,找出教育質量存在哪些缺點。政府不應認為使用大量公帑投入教育,就是政府已經負上責任,可以萬事大吉;教育界亦不應將責任推給政府、社會及家長。二是也應該看到,儘管澳門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數在不斷增加,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仍然遠低於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經費佔GDP百分之六左右較為合理。澳門回歸以來,教育經費佔GDP比率卻逐步下降,由以前的百分之三點一下降至近年的百分之二點三(香港、台灣和內地,分別佔百分之五、百分之六和百分之四)。澳門教育資源佔政府總支出的比重也是偏低的,香港比例是百分之廿二,澳門只有百分之十四,可見澳門的教育資源投入仍有改善的空間。三是特區政府過去對教育的投入,在發揮效益方面存在不平衡。這些錢大部分用到解決減輕家長負擔,提升基礎設施等去了,對提升教學質素幫助不大。

教育長效機制應有競爭

教育政策要把握教育領域中所發生的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難點問題,並尋找這些難點問題的歷史、難點的癥結所在、難點破解的方案等。除了與其他地方相似的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教育機會不均等、學生升學壓力大、課程改革中的評價改革問題、擇校問題、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等,筆者認為,本澳教育政策的最大難點在於如何實現人力素質的提升上,其中的關鍵又在於高等教育水準的提升。

據媒體報導,有本澳學者(澳門理工學院社工課程主任關志輝博士)指出,本澳高等教育的問題主要在幾個方面。

一是優良師資不足。澳門高等教育短時間高速發展,第一個出現問題的地方是師資。高校聘任教師,自然希望招攬無數大學問家,組成強大的師資隊伍。然而澳門彈丸之地卻高校林立,碩學鴻儒卻不多,就算尋覓高學歷又具實學、還有教學熱誠的學者也難。澳門不單出現區內院校之間的招攬競賽,還要與鄰近地區例如香港等進行高級人才爭奪戰。必須承認,澳門院校的待遇不高,要吸引第一流的學術人才並無優勢。有本澳高等教育界人士稱,目前本澳高校近二千名教學人員當中,不難發現一些徒具高等學歷但缺乏教學熱誠的人,他們視教書只是一項換取報酬的工作,而非一份終身的事業。另一方面,縱使懷有教育誠意,但學歷不高的全職教師亦大有人在。時至今日,不單沒有博士學位,就連最基本的碩士學歷也欠奉,卻可任教澳門高校,某些甚至竟然可以披掛教授名稱,亦並非罕見。

二是本地生源緊張。根據官方資料,2009/10年度本澳高校學生人數超過三萬二千人,本地學生佔51.4%,數目達一萬六千六百人。這個龐大的學生數目,